中医药对黄褐斑的治疗

时间:2022-09-05 04:58:26

中医药对黄褐斑的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药对黄褐斑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98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养颜消斑丸治疗,对照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色斑面积评分(1.02±0.74)、颜色评分(1.04±0.5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养颜消斑丸能调节面部皮肤内外平衡,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淡化色斑颜色、减少色斑面积的目的。

关键词:黄褐斑;养颜消斑丸;还原型谷胱甘肽片

黄褐斑好发于育龄期女,是皮肤科常见且难治性皮肤病之一,好发部位在鼻背两侧、唇周围以及两颊等常受日光照射部位,且存在季节变化,一般夏季颜色较深,到了冬季则会变浅。虽然该病无局部不适,但影响美观,使患者承受一定的精神负担,对患者工作及身心健康均造成较大影响。我院对收治的黄褐斑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皮肤科门诊2013年1月~12月就诊的98例黄褐斑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50岁,平均年龄(38.2±5.6)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病程(2.4±0.7)年。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线各49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按照2003年12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颁布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1]:①面部对称性分布界限清楚的、由淡褐色至深褐色的斑片,且临床无鳞屑及炎症表现;②好发于女性,尤其是青春期后女性;③无明显自觉症状;④病情可存在季节性,一般为夏重冬轻;⑤排除由于其他色素而导致的色素沉着,如色素性光滑性扁平苔藓、Riehl黑变病等。

中医诊断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①好发于女性,且患者起病存在慢性过程;②面部皮损为黑斑,色如尘垢,淡褐或淡黑,平于皮肤,无痒痛;③一般发生部位为额、眉、频、鼻背、唇等颜面部。

1.3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中医辩证属于气滞血瘀、肝肾亏虚证型;②符合黄褐斑临床诊断标准;③就诊前至少1个月内患者未采用其他黄褐斑药物治疗;④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者,且自愿接受中医治疗的女性患者。排除标准:①近1个月内采取过其他药物进行治疗者;②皮损与月经周期存在明确相关者;③孕妇合并肝肾功能及心血管疾病者;④分娩后时间小于6个月者;⑤治疗期间自行更换药物、方法或终止治疗者;⑥停服避孕药小于6个月者;⑦存在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

1.4方法 观察组采用养颜消斑丸口服治疗,(该药制备是由当归、黄精各50g;黄芪、凌霄花各30g;生地20g;红花、赤芍、川穹、白芍、茯苓、白术、防风、羌活,各15g;桃仁、白芷、柴胡、白附子、生甘草,各10g,多种中药材共同炮制而成),服用剂量:9g/次,3次/d。对照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重庆药友制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667)口服治疗,400mg/次,3次/d。所有患者均经3个月的治疗。

1.5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①基本治愈:色斑颜色基本消失,面积消退≥90%,下降指数≥0.8;②显效:色斑颜色明显变淡,面积消退60%~90%,下降指数≥0.5;③有效:色斑颜色变淡,面积消退30%~60%,下降指数≥0.3;④无效:色斑颜色无明显变化,面积消退

1.6统计学处理 色斑面积、颜色评分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SPSS16.0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检验标准:P

2结果

2.1治疗效果 观察组基本治愈13例,显效18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色斑面积及颜色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色斑面积及颜色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色斑面积及颜色评分均明显减少,观察组色斑面积评分、颜色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

3讨论

黄褐斑属于色素增生性疾病,目前对于该病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并未完全清楚。中医认为黄褐斑致病机制为以下几点:①气血痰瘀积滞于皮下,而致色素沉着;②肝郁气滞、灼伤阴血、郁久化热造成颜面气血失和;③湿热蕴结、脾虚生湿而上蒸于面,从而引起该病。虽然该病并无不适症状,但由于对美观的影响,而导致患者工作、生活质量、精神压力增大。

养颜消斑丸组方中,①当归、黄精具有补益肝肾、养血活血之功效,共为君药,当归辛温,具有润肤祛斑、补血活血、养血以及调经止痛之功效;黄精甘平,具有补气养阴益肾之功效;二者相辅相成,益肝肾、补血养血,可以使肝肾亏虚症状从根本上得以调节,并使患者体质得以增强。②黄芪、桃仁、红花、赤芍、凌霄花、生地、川穹,七味药共凑臣药之功效,黄芪性温,具有升阳气、固表、补肾肺气之功效;桃仁具有润肤去皱、破血行瘀、悦泽人面之功效;红花辛温,具有活血祛瘀、消斑之功效;赤芍味苦、微寒,具有散瘀止痛、清热凉血之功效;凌霄花具有行血、破瘀、凉血祛风、散症瘕之功效;生地具有止痛润肠、补血活血之功效;川穹为血中之气药,具有活血行气双重功效。③柴胡、白芍、白术、茯苓、白附子、羌活、防风、白芷,八味中药共为佐使药,柴胡具有升阳举陷、疏肝解郁之功效;白芍具有柔肝养血之功效;白术具有健脾医学之功效;茯苓具有健脾宁心安神之功效;白附子具有逐寒湿、祛风痰、定惊、且能够治面部黔黯;羌活具有上行头面、宣散外邪之功效;防风具有散邪发郁之功效;白芷具有润泽肌肤、祛风止痒、消斑之功效。组方中的所有中药共同协作对黄褐斑治疗能够起到有效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促黑色素分解,清除氧自由基,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的作用[4]。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色斑面积及颜色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黄褐斑采用养颜消斑丸进行治疗,不仅能够通过对面部皮肤内外环境平衡的调节、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起到使色斑颜色淡化、面积减少,同时能够改善患者虚弱体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及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J].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1):6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0-31.

[3]魏千程,祁元刚,燕忠生,等.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0):1655-1658.

[4]周黎霞,张恩虎.黄褐斑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3):4360-4362.

上一篇:七叶皂甙钠治疗肛肠患者术后肿痛的疗效分析 下一篇: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2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