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对待数学学习中的“撒谎”现象

时间:2022-09-05 03:51:37

理性对待数学学习中的“撒谎”现象

摘要: 反思数学课堂,不难发现在数学学习中存在“撒谎”现象,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进行理性对待。从课堂问答、问题解决、数学实践等多个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真正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关键词:数学学习;“撒谎”现象;课堂问答;问题解决;数学实践

曾经看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中国青年报》在一项社会调查中发现,有83.3%的人承认自己在上学期间编过“撒谎”作文。于是又一次引起了许多人对作文教育的广泛关注。其实,反思笔者听过、执教过的课堂,发现数学学习的“撒谎”现象也时有发生。那么,对于不该出现的“撒谎”现象,作为教师又该如何理性对待呢?下面笔者结合案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问答:假例子掩盖真事实

现象:有位教师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课中,让学生用100以内的数结合生活实际说一句话。学生纷纷踊跃发言:“我的爸爸今年36岁。”“我们班有45位同学。”“我买了一个书包53元。”……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眼看能说的素材已经不多了,这时一名学生A打破冷场:“我爷爷养了40头羊。”老师一愣,随即面带微笑说道:“看来你爷爷是养羊专业户啊。”听课老师则小声嘀咕起来。而受此启发,课堂又再次掀起发言的热潮:“我妈妈养了35只鸡。”“我奶奶养了50只兔子。”……课后,我有意询问了学生A答案的真实性,他不好意思地坦言:“因为自己喜欢看喜羊羊,再加上自己想说的很多内容别人都已经说过了,所以灵机一动就编了一个。”

反思:科学评价,合理引导,给学生真实课堂。

在上述案例中,面对天真无邪的小朋友,直接揭穿显然是不妥的。老师不妨这样问:“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动物。那么,你是很希望你爷爷养40头羊,还是他真的养了40头羊呢?”当学生说出事实后,老师再启发学生:“那么我们还是用这些数来说说真实的事情吧。”类似这样的现象,在日常教学中也不胜枚举。特别在涉及联系生活实际举例时,课堂上许多学生的回答往往出现想当然、不严谨等现象。此时,老师不宜装糊涂,应把握时机询问清楚,给学生真实的评价和引导,让学生真正地参与数学课堂。此外,老师要树立“教育在先,教学在后”的观念,教育如果不成功,就谈不上教学。从学生的“不好意思”中不难发现学生对此做法也是有些不安的,但如果每次借此方法都可得到肯定和表扬,那么学生心中的不安感会慢慢消失,视此方法为理所当然,那才是最令人担忧的。

二、问题解决:假方法取代真思考

现象:在教学《因数和倍数》这一单元时,我出示了这样的练习:①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要把它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则剪出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②城市建筑公司用长8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地砖在广场的中央铺一个正方形场地。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多少分米?教学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反馈,比较两道题的异同点。在巡视时,我发现有两名学生很快就交流完了。与他们交谈后,才得知他们已得到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法宝”:在本单元习题中,如果看到问题中有“最大”一词就一定是求最大公因数,反之,如果有“至少”一词就肯定是求最小公倍数……

反思:适当变式,克服思维惰性,让学生真正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呈现的数学习题为了使语言简洁、精准、易懂,常常剔除具体的情境语言,在表述上显得模式化。但这样一来,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上,往往会产生思维定势,有时并不根据具体问题来具体分析,而是借助解题经验,把习题进行分类,从而确定哪种类型的题目对应何种解法。如:有的学生总结出在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句中找单位“1”的量,只要看 “是”“为”“占”“比”“相当于”等词的后面那个量,就是单位“1”的量。教师就有意识地出示:“白菜重量的1/3是花菜”,找出这句话的单位“1”的量。学生按以往的经验把“花菜的重量”看成单位“1”。这时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发现原来方法的错误所在。

再如:有的学生在解答“一种规格的棉线,花4元钱可以买2.5米,这种棉线的单价是多少元?花1元钱可以买多少米?”这一类的应用题中,总结出被除数是什么作单位,求出来的量就是该单位的量。(如4÷2.5,求出来的量单位就一定是元,也就是求出“每米几元”。)我就有意识地出示:100千克的海水晒出3千克的盐,那么每千克海水能晒多少千克盐?晒1千克盐需要多少千克的海水?这样前后两个量的单位是一样的,“假方法”行不通了,“逼”得学生真正地进行分析思考。

类似的例子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总是有意无意地根据经验,总结一些小技巧,并在应用中达到很高的正确率。教师如果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就会被表面现象所蒙蔽,错过了训练思维的大好机会,滋长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强化了他们错误的认识。此时,教师要关注此类现象,根据需要设计针对性练习,适当变式,从而有效避免学生用非本质特征取代本质的理解。

三、数学实践:假数据代替真活动

现象:当前,数学实践活动课还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一则实践课不好上,二则测试中也很少涉及。因此,教学中学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老师看到练习中相关习题,觉得十分麻烦,可是不做又不行,便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也有的老师布置学生做调查,但调查的过程和结果并没有真正落实,常常不了了之;还有的老师有这方面的教学,又怕学生探究失败了,徒劳无功,于是在课堂上干预过多,没有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

反思:舍得失败,大胆放手,让学生真实体验。

陆游有句诗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实践活动课能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或生活经验,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有效培养数学能力。因此,老师要重视数学实践活动课,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实践中“真感悟”,在操作中“真体验”,在过程中“真发现”,真正地积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例如,苏教版五年级《球的反弹高度》一课,课后有“你知道吗?”涉及关于球反弹的一些常识。如果让他们看书,再通过教师演示,学生们也会对结论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但这仅仅是让学生记住数学知识,数学能力的培养无从谈起。因此,我课前先让学生了解实验内容,布置准备材料。课始先让学生猜猜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然后和学生一同设计实验方案,合理分配任务,做好记录。通过思考交流,规定活动中注意事项:如下落和反弹时都看球的下方,自由下落不用力,测量时取整厘米……经过周密的策划后,我把活动权利交给学生。教室的墙边瞬间被学生占满了,活动井然有序,神情专注,俨然小科学家。虽然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且实验本身比较稚嫩,但是当一组一组的数据在他们手中诞生,他们仍然欣喜万分。这些粗糙的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活动刚一结束,学生们便迫不及待地回到座位上计算,再和其他组同一球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观察思考发现:篮球的反弹高度一般是下落高度的2/3。“如果使用不同的球,结论还会一样吗?”新的问题又在学生的思考中产生……正是这些稚嫩的活动、粗糙的数据,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实验虽然总会存在误差,但大量的数据却能看出整体的趋势。

数学家M・克莱因曾深刻地指出:“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亦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因此,好的数学教学首先要是好的数学教育。“撒谎”现象显然是与此“背道而驰”。我们在教学中要及时关注“撒谎”现象,科学对待,理性施教。

上一篇:“借题发挥”让高中地理课堂更精彩 下一篇:鲜活历史演绎精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