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情感,提高教学效果

时间:2022-09-05 02:39:08

关注学生情感,提高教学效果

摘 要:情感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对客观事物抱有不同好恶而产生的内心变化的外部表现,它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新课程提出“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因此,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营造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情感 课堂效果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91-01

1 情感因素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成功,80%取决于非智力因素── 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情感因素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因素。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学习者的个别因素,包括焦虑、抑制、性格的内向与外向、学习动机等,第二类是学习者与学习者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间的情感因素,包括课堂交流、跨文化意识等。新课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语言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美国语言教育学家Krashen(1985)也认为情感因素直接影响第二语言习得。因为英语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它首先要有足够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并为学习者所理解和接受,同时要有大量的实践机会供学习者应用英语。在这一过程中,情感态度在很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语言学习。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参加语言学习的活动,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实践的精神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克服外语学习中的困难。相反,很多消极的情感态度则影响语言学习。比如,过度害羞心理和过于内向的性格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过度的焦虑和胆怯心理不利于学生大胆地用外语与别人交流。

2 引感,提高兴趣

孔子将学习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知学、好学、乐学。由此可见,学生只有对学习有了强烈的热情,才能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探索新的知识,顽强地克服各种困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语言学习本身是枯燥的,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大胆探索英语教法,让课堂充满生机,使课堂成为乐园,用课堂吸引学生,让学生轻松的学习,愉快的参与,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2.1 巧妙导入,诱感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课堂导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数字1、2、3、4、5时,呈现给学生一只由这几个数字拼成的小鸭子图片,启发学生发现其中的奥妙,当他们发现这只鸭子是由数字拼成时,个个都睁大了眼睛,好奇的看着,兴趣一下子提高了很多,而课堂也自然过渡到了语言知识的新授环节。

2.2 亲身体验,激感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将体验教学融于英语教学之中,体验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可以取得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薯条(French fries)以及I like salt on French fries.等句型时,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制作薯条带到班上,教师带盐及其他调味品(糖,辣椒粉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调味品并练说:“I like salt on French fries.”通过这样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其他积极情感因素。再如,在学习Christmas节日话题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了搜集中西方传统节日的作业,在课堂上,学生们相互交流图片、照片及资料,从中国的饺子到美国的复活节、圣诞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师生一起了解了国内外的节日民俗风情。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文化体验中增强对原汁原味英语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兴趣。

3 尊重差异,培养情感

教育心理学提出:“不同的学生在接受能力,发育早晚以及智力水平上都有差异,不同的学生又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既要鼓励和关注那些畏于开口的同学,还要充分调动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总有一些学生不敢开口,在课堂上谨言慎行,扮演着听众的角色。于是他们得到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缺乏单独发言的勇气与胆量,害怕回答错误,从而造成越发的不敢再回答问题的恶性循环。一次,在与一个表现很一般的、上课极少举手发言的学生的谈话中,了解到他之所以很少回答问题是因为怕自己说错,其他同学笑话他,而有时是因为还没等他想出来有些同学就已经举手了。我鼓励他大胆举手,说错了也没关系,不要担心别人的看法,并尽可能多的让他与其他同学共同学习,逐渐培养起情感,建立自信心。

4 以情寓教,渗透情感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一经化为活生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师生间情感交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教授:“My pencil is broken.May I use your pencil,please?”我告诉学生要给他们画一幅画,并现场演示“用铅笔画画不小心铅笔断了”的情景,从而引导学生自然想到用借东西的句型,这样的演示给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后我用借到的铅笔完成了那幅画―― 海面上的太阳,随后我问学生:“你们说了老师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呢?”当时想到的这一席话真的是发自内心,曾经说过:“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你们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了朝气和活力。”老师把的这番话送给大家,你们的未来一片光明,你们充满朝气。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从掌声中听到了感动,听到了欣喜,听到了学生对我的喜爱。像这种情感共鸣经常会出现在我的课堂中以及与学生的交谈中,而我与学生之间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默契与依靠,我会期待课堂,学生会期待课堂,课堂精彩时常来自于我们的情感共鸣,课堂效果也随之提高了,我教的这几个班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每次考试的平均分也都在区里名列前茅。

愉快、和谐的情感交流是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挚的肯定性评价,也是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认可、教育艺术的赞赏,乃至情感的依赖,是师生间最高的褒奖。情感是打动心灵的秘诀,是打开人的心灵的一把金钥匙。“教贵情深”,有感情就会增加教学的魅力,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浅究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下一篇:高考数学如何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