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老人“好胃口”

时间:2022-09-05 02:16:40

关心老人“好胃口”

让老年人都有好胃口,保持旺盛的食欲,对加强老年人的营养、增强免疫与抗病能力、预防疾病、延缓衰老都有重要意义。对此,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影响老人食欲的各种原因。

老年人食欲减退的主要原因

人过中年,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各组织器官机能下降,胃肠功能减弱也是必然的。这种生理性的食欲减退,虽然是不可逆转的,但是有一定限度的。研究认为,50~59岁所摄入的热量比青壮年减少10%,60~69岁减少20%,70岁以上减少30%,均属正常范围,不必进行治疗干预。如超过上述指标,食量减少过大,就应视为病态而需采取积极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一般而言,导致老人食欲减退主要有以下原因。

牙齿病变。牙齿松动、脱落,会严重影响对食物的咀嚼,难以激发正常的食欲。

老人的口腔组织和身体其它组织一样,随年龄增加而变化。其变化特点之一就是味觉的差异。人到老年,舌的味蕾大约要比年轻人减少1/3~2/3,使舌头辨别味道的能力明显减退,其中对咸味的辨别能力减弱最早,甜味次之。但对苦味的辨别能力则一直可以保存下去。研究表明,锌与核黄素缺乏是影响老人味觉最常见的因素。其中锌具有参加味蕾素合成、增强味蕾机能、营养味蕾以及促进食欲的作用;而核黄素缺乏的老人,由于舌面会出现黄色上皮细胞堆积而形成的隆起,不利于食物与味蕾的接触,所以味觉功能会下降。

劳动和活动量减少。由于老年人活动量少,能量消耗小,其胃肠常处于饱满状态,不易出现饥饿感,也会导致食欲减退。

开朗乐观、轻松愉快的良好情绪会使人有较好的食欲。然而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家庭中夫妻、儿女之间事务纷繁,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波及老年人的生活,他们往往会因此而产生焦虑、郁怒、悲愁、伤感等情绪。并因此而导致食欲不振与情绪波动的恶性循环。

一些全身性疾病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老人的味觉功能,应该引起重视。如长期发热的病人,舌头会出现草莓样改变;缺铁性贫血或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人易出现舌头萎缩、舌面光滑如镜面的改变等,影响食欲。

食品质量和食物色、香、味对老人食欲的影响亦很大。凡油腻、黏滞、坚硬、生冷、产气过多的食品,都会影响老人的食欲。

增强老人食欲的对策

1、治疗口腔与牙齿疾患。牙齿损坏缺失者,要积极采取镶牙、补牙措施,以促进咀嚼时的味觉感受。

2、重视保护味觉。戒除长期刮舌的不良习惯,以减少对舌面的机械性刺激和损伤;提倡使用软毛牙刷,轻轻地由里向外刷牙齿和舌的表面,以清除污物和细菌,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适当增加含锌(核桃、松子、豆类、蘑菇和鱼、肉、家禽等)、含核黄素(酵母、糙米、绿色蔬菜、蛋黄、牛奶、肝脏等)丰富的食品,提高味觉功能。

3、重视对贫血、萎缩性胃炎、中风等全身疾病,以及白色念珠菌病(俗称鹅口疮)等局部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4、老年人在体力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要重视身体锻炼,适当增加活动量,既有利于保持正常体重,也可促进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食欲也会相对增加。

5、老年人应保持平和乐观的心境。恬淡虚无,泰然处世,净化心灵,是保持老人良好食欲的有效方法。

6、尽量为老人提供优质和新鲜的食品;重视提高食品的色、香、味;多与家人共同进餐,增强老人对各种食物的兴趣,对提高老人的食欲大有裨益。

7、老人宜“杂食”,要多品种多变化,做到粗细粮、主副食、荤与素的合理搭配,适当多吃蔬菜、水果;每天宜吃奶类与豆类食品。

8、老人饮食宜清淡。应少吃肥肉、动物油脂等油腻食品,少吃辛辣、香燥等刺激性食品,少吃煎炸、黏滞与产气过多的食品,以减少对肠胃黏膜的损伤。

9、限制食盐和酒精的摄入。因为过成的食品是诱发高血压、胃癌等疾病的重要因素。过量饮酒会损肝、害胃、伤心、败性,增加酒精性肝硬化、心脑血管疾病、中风、胃肠疾病、胰腺炎、精神障碍等的发病率,对老人有百害而无一利。喜欢饮酒者可少量饮些葡萄酒。

10、重视食品的清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霉变食品,防止“病从口入”。

11、老人饮食宜温、宜软,富营养而易消化。过食生冷会损牙、伤胃,易引起牙痛、腹痛腹泻等疾病;过烫食品是诱发食道癌、胃癌的重要诱因;而坚硬食品则难于消化,加重肠胃的负担。一般而言,多采取蒸、煮、煨、炖的烹调方法,对提高老人食欲、保证健康、延年益寿最有利。

12、适当节食,尤其是晚餐不宜多吃。这样不但有利于减轻肠胃负担,保持旺盛的食欲,减少疾病发生,也有利于延年益寿。

上一篇:洛阳美食不离汤 下一篇:冬季进补有牛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