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05 12:18:40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基础性设施建设水平也在逐渐提升,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也获得了较快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不仅可以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也能够高效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利用。在目前的形势下,水利工程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产生了比较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水利工程建设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安全管理方面。本文通过对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提高和完善水利工程质量和增强水利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旨在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进步。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在相应的发展和改革中得到了一定水平的提高和进步。近年来,我国每年开工建设的水利工程项目多、资金大,特别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使我国的水利事业达到了一个全新发展阶段。水利工程行业的建设特点主要表现在技术繁琐、资金投入大、项目施工循环周期较长、规模巨大等特点。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模式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建设的项目质量和安全,对项目质量和评估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力度,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指标的基础之上,有效地维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进步,对实现水利工程社会及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督控制水平,对水利事业的发展和业内评价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和民族责任,值得重视。

1、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问题

1.1设计人员工作能力和水平不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竞争压力的加剧,在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某些施工企业为提高收益,聘用缺乏专业技能、技术知识和应对能力较差的设计人员,使工程项目的设计效率降低,影响了整体项目的设计水平和档次,降低了项目的层次。从整体上进一步影响了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监督结果,他们只能降低衡量标准,导致管理失衡。如果水利工程责任单位没有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整体布局设计不合理,以及不确定施工建设的环境因素,都会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工程质量有严重的影响。

1.2水利工程任务施工不规范,大大降低项目的评价质量

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的建设主要包含阶段和层次两方面的评价。不同评价水平的阶段和层次,象征了不同的收费价格和包装等级,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到资金的收支平衡。而且,有的施工企业鉴于资金周转困难或对蝇头小利的贪婪,越过工程责任的规范性操作标准,劣质开工,从而使工程质量大打折扣。所以,在缺乏规范、合理的施工操作条件和环境时,鉴于工程质量不能有效得以控制,施工方应该认识到这样做将会导致的一系列工程质量问题。

1.3不完善的水利工程监督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贯彻执行监督管理制度的力度还不够,落实法律法规不够全面。而且,现场施工工作中的工程质量检验、工程任务操作标准执行力度和工程质量指标控制等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得到最理想水平的发挥。这就在某些方面降低了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评价,降低了客观权威性和可行性,对企业的诚信造成了威胁。另一方面,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与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在专业水平和思想认识上还缺乏能力,在某些程度上妨碍了整体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形成和进步。

2、提高和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的对策

2.1提高工程施工管理力度,完善施工设计工作质量

近几年我国先后陆续开工建设了一大批重点骨干水利工程。大批工程陆续上马建设,使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工程施工管理力度和施工设计工作质量是关系到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完善工程设计质量、增进质量管理,能够改善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效果。所以为了改善工程效果,对设计责任单位通过市场竞争、公平招标的模式进行选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设计责任单位的质量水平。另外,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管理能力也要相应提高,尽量减少工程事故等问题的发生,逐渐创新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管理方式,规范施工设计图纸的质量标准,完善施工操作和技术的条理性、科学性、全面性和安全性等。确保领导层、设计工作组、质量监督工作组等人员在专业上实行持证上岗。贯彻国家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在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不断自我约束和检查,保证水利工程设施、器材、操作流程、工作环境、工作人员等的相关质量监督和控制,保障这些方面的因素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起到积极稳固的作用。

2.2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工程质量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同样适用于水利工程建设行业中。引进、重视和推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提高工程质量上具有显著效应。在先进的科技质量管理模式下,科学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使水利工程工作中接触和应用到了更为科学和先进的工程操作和工艺路线,从而大大提高和完善了在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从而使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得到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更多的先进技术、工程施工工艺路线、生产和检验设备和材料得到应用,给检测监督水平的优化和工程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新天地。另外,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所建立起来的新的法律法规的约束性,对新型水利工程的施工行为和质量产生合理性、规范性的制约标准,具有显著的约束力和调控能力。为了提高工程质量监管力度,要求施工方不断的吸纳科学性、先进性、优势性技术,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长远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2.3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的行为规范

工程项目法人的言行举止在水利工程领导中,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严格控制项目法人的行为,要求他们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指挥施工,按时完成资金的引用力度,切实把关工程的实际质量。其次,规范要求高质量的工程操作计划、工程执行方案,工程进行工期和进度、原材料和相应设备的采购标准和质量标准,杜绝盲目压价,严格规范法律法规,提高员工的质量控制和法律规范意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4监督管理的进一步强化控制

质量管理的控制措施对调节质量检测水平来说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先进设备和材料的引进,对质量检测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加强监督管理人员的职责,严格依据监督管理规范条例进行控制,对工程的质量定位和资金投入进行检测和监督,结合相应的仪器检测数据进行质量报告出具,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的统计学分析,尽最大力度避免工程质量中错误的产生。

3、增强水利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

3.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存在的重要前提,直接关系到监督管理系统的有效性、规范性和执行力度。从国际水平来衡量我国质量安全监督体系,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需要严格的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管理和控制,落实监管体系的法律约束性。其次,通过配合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现状,制定和完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3.2协调监理与施工间的平衡

相关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在一定基础上,能够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和施工环节具有一定的协调关系。施工前监理工程师需要审核和检测施工方案的合理性,确保安保系统的安全性,同时还要进行定期巡视、抽查、检测等,提高工程的全方位监管力度。

3.3控制关键的施工步骤和施工对象

重要的施工路线和对象,主要是指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监督管理、严格控制等重要环节,这对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3.4提高安全监督管理力度

提高对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和相关事故的重视程度,对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降低工程隐患具有重要作用。安全设施建设,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影响重大,对工程的整体安全影响显著。安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安全设施建设、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环境、工程事故的发生等。所以把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统筹安排到整体项目的建设中,通过安全设施的资金预算提高管理力度。

结束语:所以说,水利工程的建设承载了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对协调水资源的利用率,控制水资源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工程周期、施工质量、资金压力,以及安全生产问题十分重要,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走向。因此,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力度,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乃至于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杜长生.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5).

[2]张少勇.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16).

[3]何方针.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14(13).

上一篇:洁净室洁净度检测与计算机中的运算 下一篇:浅议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