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湿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09-05 11:44:10

水土保湿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

摘要:水土流失严重影响着水利工程建设,文章中就水土流失原因为出发点进行了简要分析阐述,并提出相关保护措施,意在更好地完善水利工程项目的开发研究,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流失;措施

Abstract: soil erosion seriously aff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the article on the causes of soil and water loss is analyzed briefly described as a starting point,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protective measures, in order to better improve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bring better economic benefits for people.

Keywords: hydraulic engineering; soil eros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水土流失的特点以及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1.水土流失的特点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主要发生在施工的建设期,在运行期往往很少会引起水土流失。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其具有开挖面多而分散、弃渣量大的施工特点,就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的强弱取决于水利工程的施工特点和施工区域,这就要求水利工程的设计人员与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应该以施工区域本身的特点来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提前预防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

2.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造成水利工程项目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很多。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对工程进行开挖而引起地表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固有地表土与植被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了,使表土层本身具备的抗蚀能力减弱,这时,雨滴的打击和水流冲刷以及风蚀作用都会造成水土流失;在水利工程的大挖方段施工过程中,通常情况下,路段内挖方量都会大于填方量,那么多余的土石方就会受到地形和运输条件的约束,不便运往填方段,不得不进行弃渣处理,从而可能导致新的水土流失;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作业面土石渣料处理不得当,也很有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水利工程施工结束后,取土坑、弃渣场等后续工作如果处理不当,也很大程度上会引起新的水土流失。

施工临时占地防治区水土保持措施

施工临时占地防治区在施工结束后要进行全面恢复,所以,首先应对表土进行分层剥离,集中堆放并进行苫盖和挡护。其次,施工准备期场地平整后,应先在场地周围布置排水沟,拦截附近地面来水及收集施工布置区内降雨,将其排入附近河道中,以便于后期恢复。

工程施工开始,对施工生活区内的空闲地进行绿化,绿化措施主要为植草和种植花卉。草种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水利工程项目所在地的气候、土壤性质、水文条件、生物种类等各种因素,对施工临建区的临时排水,主要包括施工道路、施工生产堆料区及剥离表土堆存区的临时排水三部分。在临时道路两侧应设临时排水沟,在成品堆料场、成品料平台和施工骨料堆放场应设置临时排水。

三、弃渣场防治区水土保持措施

水利工程洞室的开挖、大坝基础及坝肩削坡、渠道开挖等,均要产生一定量的弃渣,因此,弃渣场的水土流失也是不容忽视的。弃渣场防治区的工程措施一般有:挡渣墙、排水工程(边沟、马道截水沟、纵向排水沟、排洪涵洞、消力池、护坦)、边坡防护(削坡开级)、覆土及土地平整。

1.挡渣墙是水利工程项目弃渣场防治区水土保持的先行保障措施,是遵循“先拦后弃”原则的工程措施之一。它的建设可以有效控制弃渣场防治区的水土流失。

2.防洪排水措施一般采用边沟、排水沟、马道截水沟、排洪涵洞、消力池、护坦等工程设施。为排泄上游来水,在弃渣场的底部应设排洪涵洞;为避免周边洪水的汇入,在弃渣场的护坡与周边地形接壤处应设排水边沟;在马道上设马道截水沟;在弃渣场的坡面设纵向排水沟。边沟、截水沟、排水沟形成一个完整的坡面排水系统,汇流后与排洪涵洞的泄水一并进入排洪涵洞的渐变段,最终进入消力池,经消力池消能后,由护坦排入下游沟道。

3.边坡防护措施主要包括弃渣场上游边坡防护和下游边坡防护两部分。上游边坡防护一般采用在排洪涵洞的入口处设干砌石护坡。弃渣采用分层碾压,从沟口逐渐向沟内延伸,当堆渣达到挡渣墙的顶部时,随堆渣升高下游坡面按1:3 进行削坡,且坡面每升高5m 设置一条2m 宽的马道,马道内侧设截水沟。下游边坡形成后进行覆土,以利于植被的恢复建设。

在弃渣场施工过程中,先将石渣堆存于弃渣场的底部,将土方覆于石渣的上方,当堆渣达到设计标高后,平整渣顶,以利于绿化。在弃渣堆存过程中,同时应对弃渣场的坡面进行削坡开级,对坡面进行整治以利于绿化。

四、料场防治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水利工程的材料,随着工程类型的不同,其料场也有所不同,例如土坝采用的是土料场,堆石坝采用的是石料场。土料场应采取的措施有:表土剥离、削坡开级、土料场顶部的截水沟、施工结束后的土地平整、开采平台的覆土、表土保存区的临时防护等。砂砾料场应采取的措施有:表土剥离、开采过程中对临时堆料区及表土保存区的临时防护、开采结束后的表土回填、土地平整。堆石料场采取的措施有:表土剥离、削坡开级、石料场顶部截水沟,施工结束后的土地平整、坡脚的浆砌石挡护、削坡开级后开采的平台覆土、绿化等。

无论土料场、砂砾料场还是石料场,施工开始均应进行表土剥离。表土剥离的目的,从工程质量的角度来说,覆盖层不能用于工程,从水土保持措施的角度来说,表土具有土壤的肥力,利于工程结束后的植被恢复。所以,施工开始均应进行表土分层剥离和保存。

五、弃渣场和料场防治区的植物措施

水利工程改变了项目建设区的原始地貌,在工程结束后,必须对原地貌进行植被或耕地的恢复,从而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如果弃渣场原来是耕地,要对占用的耕地进行平整、复耕。如果弃渣场或料场是林地或未利用地,则考虑进行选择树种,恢复植被。

植被的恢复,可以拦截和吸收地表径流,涵养水分,减少土壤遭受侵蚀。植被恢复,必须根据保持水土的目的和水利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特点,以树种的适用性、树种的类型、树冠须根等特性为原则,兼顾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来选择树种。

六、水利工程施工中对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措施

1.选择适宜的水土保持方式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水土流失类型根据地形的不同也有各自的形态,一般以点状和线状为主,因此,在水利工程项目可能发生水土流失的区域内,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块,通过对土地性质的评估,依据评估的结果选择相应的解决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不能互相取代,这是因为它们具有各自独特的功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开挖区、回填区、弃碴场、临时生活区等采用工程、可生物措施,增加地面植被覆盖,提高土壤抗蚀力,防治水土流失,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

2.综合治理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蓄水、引水、堤防等的施工工程会破坏地表的植被,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变坡形、沟床的形态,在实际的施工中往往因施工工程的进展而忽视了一些潜在隐患的因素。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挖方区,设置截流沟、排水渠等工程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坡地水土流失,此外,设置挡土墙和抗滑桩也可以防止可能引起的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的发生。

此外,施工人员还应该注意坡形整理,并辅以林草措施,可以减轻或抑制施工期间可能引起的风蚀、水蚀等对土地的侵蚀。在水利工程施工征占耕地、林地上,对临时占用的耕地、林地,在施工期间应该注重对水土流失的防护;对水利工程中的弃碴,应尽可能供应水土保护的设施。在沟道内筑建淤地坝、谷坊等治沟工

程,在施工导流临时工程中应尽可能根据当地水文条件设置,防止对边坡引起的淘涮。在临时生活区,应该加强管理,提高环保意识,防止生活污水的排放而污染农田。

七、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项目具有设跨越多种地貌条件的施工特点,对于地面的干扰和破坏较大,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防治水土流失对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来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相关的工作单位必须对水土流失的防治予以足够的重视,把开发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这就要求从法制上加强依法防治水土流失的宣传教育,从技术上严把质量关,从管理上加强业务培训和监督执法工作。只有这样,水利工程建设中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才能得到有效遏制。

参考文献:

[1]王礼先.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水土保持分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赵永军.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7.

[3]解新芳,赵发云.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00(1):35-37.

上一篇:浅析高层建筑节能设计 下一篇:某一元素不在某一位置上的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