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时间:2022-09-05 10:49:52

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具体内容是体现在四种技能上,即听、说、读、写。小学英语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在小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听和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英语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一 视听模仿,加强口语训练

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听说训练内容,从视听入门,通过听听、说说、唱唱、做做,先培养语感,培 养兴趣,然后进入字母教学。新教材把第一册前两个单元作为视听说入门部分。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采用实物、图片、挂图、录音机 、录像机、投影机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进行视听模仿。小学生视、听觉敏锐,标准的语音、语调,特别是 一段声情并茂的情景会话录音会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视听,学生会积极模仿。通过模仿、听说,再 进行一些内容相近的大量口头练习,促使学生提高听说能力。

二 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

用英语组织教学,可以烘托英语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 ,是学生练习听力的良好机会,也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途径之一。坚持用英语讲课要从最简单的日常英语开始,然后逐步加深。开始应配以动作、表情或适当的解释说明, 尽量避免用汉语讲述。逐步使学生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气氛之中,通过英语交流,提高听说能力。

三 坚持值日生汇报制度

每次上课前由值日生用英语报告。开始练习时,可用最简单的日常用语,以后逐渐加深。可让值日生提前 准备,写在笔记本上。老师提前批阅、修改。尽量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内容运用到值日汇报的内容中去。无论 是谈论天气、谈论家庭,还是谈论学校、班集体,或是自己的好朋友等等,这些都是训练听说能力及语言表达 能力的好素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由看着材料到不看材料讲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完 成好值日汇报的任务,准备一下,写一写、说一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

四 用直观教具,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听说环境

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片等是英语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具。除教师制作直观教具外,还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制作教具。如刚开始学字母时,就可让学生作字母卡片,以 便进行同桌、分组、找朋友等多种形式的听说训练。音标教学、单词教学、对话教学、课文教学等都可以让学 生自己做一下教具。这样安排不仅有利于我们进行听说训练,而且也能促使学生动脑动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效果会更好。

五 扮演角色,进行会话表演

把表演带进课堂或经常在课堂上把句型、对话、课文编成短剧,让学生表演,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是演 员,教师是导演,或师生共同表演。尽量让学生把所学内容,按设定的情景结构演出来,做到声情结合,使学 生得到大量的听说机会。

六 加强语言实践,开展课外兴趣活动

进行听说训练的另一个途径是开展课外语言交际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为此,我们要根据学生语言水 平和年龄特点,建立课外活动小组并加强对课外活动的辅导。象学唱英语歌曲,讲英语故事,朗读比赛,表演话剧,小游戏;猜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 长知识。

七 改革测试方法,增加听力、口试检测

除平时对学生加强听说训练外,还应对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一个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测试方法。考试既然是 了解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一种手段,那么增加听力、口试检测并且合理安排好分数比例,可以进一步强化 学生的听说意识,提高听说水平。

总之,教师必须针对儿童的年龄及心理特点,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创设各种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导学生的多种器官参与,使学生爱学英语,乐学英语,从而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

上一篇:英语语言测试的信度与效度 下一篇: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学常规管理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