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市场的周期理论和发展趋势预测

时间:2022-09-05 10:41:47

航运市场的周期理论和发展趋势预测

【摘 要】 为把握和理解航运业具有的周期性特征,运用经济周期理论,梳理全球航运市场发展历史的周期轨迹,得出航运市场周期的基本运行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供需平衡理论和航运周期分布规律,对21世纪初开始的航运周期发展趋势进行模拟分析,从理论上预测未来航运市场复苏的时间拐点。

【关键词】 航运市场;经济周期;航运周期;航运供需

在近代300多年的世界航运发展史中,航运市场几乎一直演绎着繁荣与衰退交替循环的变化,即所谓的周期性。航运业出现这种交替循环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世界经济的繁荣和萧条引起的,也可能是伴随着战争、科学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而产生的。每次繁荣与衰退的交替都有相似之处。数百年来,航运业这种繁荣与衰退的循环平均每隔10年发生一次,周而复始,呈现出极其相似的运行轨迹。

1 周期理论概述

1.1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一般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过程一般分复苏、繁荣(顶峰)、衰退、萧条(谷底) 4个阶段,也可对应分为扩张期(上升)和收缩期(下降)两个阶段。根据经济学理论,按照周期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短周期,即基钦(Kitchen)周期,平均3~4年;中周期,即朱格拉(Juglar)周期,平均9~10年;长周期,即库兹涅茨(Kuznets)周期,平均20年左右;还有更长的康德拉季耶夫(Kondratieff)周期,周期长度在50年以上。

1.2 航运周期

航运需求是全球经济贸易的派生需求,航运市场的发展与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航运周期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或者可以说,在全球航运发展史中,剔除一些不可预测的历史事件影响因素,航运周期实际是全球经济周期在航运市场上的反映。但是,航运市场的供给具有自身的特征,比如,沉淀成本大、船舶建造周期长等,从而导致航运市场船舶供给的价格弹性较弱,船舶供给的增减(新造船、拆解船)具有较为明显的滞后性。因此,航运供给的这些特征使得航运市场周期和经济发展周期又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根据经济学对经济周期阶段划分,航运周期可分为复苏、繁荣、衰退、萧条4个阶段。根据周期的长短分类,航运周期还可以分为短周期、中周期和长周期3个主要的类型。航运市场长周期和经济发展长周期基本吻合,一般为20~30年左右,甚至更长一些;中周期则不固定,可能为7~8年,也可能为9~10年,还可能为10~15年;而短周期一般则只有3~4年,或者更短一些。短周期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影响未来预判的因素相对较少,因而可预见性相对较强,企业相对较容易驾驭。航运市场的中周期和长周期持续的时间较长,影响市场走势的因素在长时期内具有很多的可变性,企业很难把握市场的走势和未来的发展状况,一些企业经过20年、30年甚至更长的周期已经消亡或者早已退出市场。因此,一般来说,对航运市场中长周期的把握和预判比较困难。[1]

2 航运周期的历史轨迹和规律

2.1 全球航运市场周期的历史轨迹

关于市场周期理论的研究有很多,但在航运理论界,来自英国的马丁匪雇衅崭L兀Martin Stopford)博士是对航运周期理论研究颇为深入的专家之一。在其出版的《海运经济学》一书中,回顾了全球干散货海运市场260多年的历程(1741D2008年),并将这段时期划分为3个时代:帆船时代(1741D1871年)、不定期时代(1873D1939年)、散货船时代(1947D2008年)[2];同时,马丁匪雇衅崭L亟舛问逼诘娜蚝T朔⒄够治?2个繁荣高峰期。

在这段发展历史中,剔除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战争等)的影响,对这段时期每个航运周期的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阶段进行整理和修正后得出:全球航运市场在26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21个完整周期,22个繁荣高峰期;从完整周期的时间长度来看,大于20年的0次,16~20年的3次(库兹涅茨周期),5~15年的16次(朱格拉周期),3~4年的2次(基钦周期)。因此,从总体上看,全球航运周期长度一般集中在5~15年。

2.2 航运周期的规律

根据马丁匪雇衅崭L囟越皆朔⒄怪芷诘哪甏趾褪菡恚梢缘贸龊皆酥芷诘墓媛伞?

(1)1741D2008年,全球航运市场的波动周期平均长度为10.3年,属于朱格拉周期(中周期)。

(2)除战争时期之外,全球航运市场的周期变化一般都比较平稳,从波峰到谷底一般要经历衰退、萧条期,从波谷到波峰一般要经历复苏、繁荣期。

(3)航运市场的繁荣期比衰退期要短得多,大多数情况下衰退期持续的时间约为繁荣期的2~3倍。

(4)一般相对较长的周期(12~15年)会出现在连续几个相对较短周期(4~9年)之后。

3 航运市场未来展望

3.1 航运市场未来走向预测方法的提出

进入21世纪,自2003年开始的航运周期,在2008年达到周期波峰,之后步入衰退、萧条期,但目前市场还未完全见底,至少在2015年尚未明确出现到达周期波谷(理论上的市场萧条和复苏时间临界时间点)的迹象。因此,本轮航运周期历时已超过13年,至少属于朱格拉中周期,还可能属于时间更长一些的库兹涅茨长周期。

航运市场变幻莫测,影响航运的因素众多,且具有不确定性和无序性特征。影响海运需求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全球经济、海运商品贸易、航线布局、运输成本以及金融环境等;影响海运供给的因素也非常复杂,主要包括全球商船队规模、船舶使用效率、新造船交付量、新造船拆解量、船运收入等;除此之外,航运市场还会受到政治、战争和科技等因素的影响,而短期性的市场波动甚至还会受到市场心理、汇率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因此,准确预测航运市场走向难度较大。

但是,并非一切活动都是无规律运行的,航运产业链间的因果关系、市场供需特征、历史周期轨迹都是有序可循的。比如,运费的上涨必定推高船舶价格,同时刺激新造船订单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新船大量交付,使运力供给增加并挤压运费;运费下跌后,接踵而来的就是船舶价格的回调。这种航运产业链间的因果关系清晰可见。又如,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全球航运需求激增,随之出现船舶供不应求、运费上涨的现象,但紧随其后带来的影响便是大量新造船下水、供给过剩、运费下跌。由此可见,市场供需似乎始终围绕着市场均衡价格左右波动。从航运历史周期分布看,周期长短、周期的波动性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规律。因此,从供需理论、周期理论两方面重点研究,分析关于未来航运市场的走向,判断当前航运市场所处的周期阶段,或者初步预测出周期性拐点可能出现的年代范围。

3.2 具体预测方法

3.2.1 基于市场供需理论的预测

供需失衡可能是导致任何一个航运周期繁荣与衰退交替出现的最直接原因,但这种失衡的诱因可能千差万别。因此,分析供需状况是研究航运周期何时出现拐点的最好方法。比如,本轮周期从2003年开始,在2008年开始衰退,但供需失衡的状况早在2005年就已显现端倪。当时市场具有上升惯性,加之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海运需求国且动能充足,行业内外更是一哄而上,势不可挡,直到2008年这个失衡的现象才显现出来。之后,市场需求增长率几乎一直处于运力增长率下方运行,只在2010年出现昙花一现的跳升(见图1)。

从理论上分析,供需逆差如果出现反转且可持续,就可理解为市场已经开始修复,并慢慢消化前期累计的过剩运力,复苏之日指日可待。但是,通过假设参数和建立数据模型预测当前航运市场供需走势和周期拐点发现,不确定因素太多,准确性难以保证。如果直接分析航运市场的某单一要素,或许可以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例如,从船舶载货航行效率指标看:当市场悄然复苏时,船舶出现“多拉快跑”现象,市场供需逆差状况很快得以改善,市场最糟的周期性“波谷”可能即将过去;当市场衰退时,船舶出现“有货就装、降速降本”现象,市场周期性“波峰”可能已成为“明日黄花”,危机即将降临。因此,“多拉快跑”指标可以作为判断航运市场走势和周期拐点的一个风向标。

假设,全球船舶的历年平均载货航行效率是 %^,海运周转量公式为

Q=(DaiLi)

式中:Q为海运周转量,tn mile; D为船舶载质量(近似代替船舶满载装货量),t; %i为船舶航次装货率,%; Li为航次载货航行距离,n mile; n为全年载货航次数,航次。

那么 %^=Q/D=(aiLi)

显然,载货航行的速度越快,全年能装载的航次越多,全年装货航行里程数就越长, %^值就越大;同理,航次的装载率越高, %^的值也会越大。

2016D2018年,在运力供给方面,根据相关机构统计的船舶订单量数据和拆解船厂现有生产能力估算,年均新增运力约7 000万t;在海运需求方面,假设全球航运市场年均增长率为3%,根据目前的航运市场发展形势,未来几年全球航运需求超过3%的可能性不大。结合历年数据,得出全球船舶历年载货航行效率指数发展趋势(见图2)。

从历年船舶载货航行效率上看,2003年出现的航运周期运行轨迹与本轮航运周期的走势基本吻合,甚至在2005年就已出现市场供需失衡的迹象,相比于运费市场的运行轨迹更具先导性和敏感性;同时,2018年前后极有可能出现周期拐点(波谷)。换言之,航运市场仍将面临2~4年的萧条期,之后市场将迎来缓慢复苏阶段。

3.2.2 基于航运周期分布规律的预测

(1)航运周期的长度分布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全球航运周期长度最长尚未超过20年,基本处于一个有序的区间运行。尤其是在蒸汽机发明后的轮船时代,航运市场的周期长度基本维持在3~15年。基于航运周期长度分布规律(见图3),可以基本判断出本轮航运周期的波谷应该出现在未来的2~5年。

(2)通过对每个航运周期的再细分(即细分扩张期和收缩期的时间跨度),同时剔除8年以下的较短周期,再对每个周期的扩张期长度和整个周期长度数据进行散点分析,可以得出5年左右的扩张期对应的整个周期长度大约为15年。鉴于此,本世纪初出现的航运周期长度可能为15年左右,对应的周期波谷年份则为2018年。

4 结 语

基于一些假设数据和参数,从全球航运市场的历史周期运行轨迹和规律出发,结合考虑航运市场的供需状况,对21世纪初开始的航运周期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可得出几乎相同的判断。尽管假设数据和未来情景发展极有可能发生变化,且任何微小的细节变化都有可能导致截然相反的结果,但至少提供了一种预判航运周期走势的理论方法,供业界参考。

参考文献:

[1] 马硕.航运市场周期理论与当今干散货航运市场变化[J].水运管理,2009(11):1-5.

[2] Martin.Maritime Economics[M].3rd ed.London:Routledge,2009:104-107.

上一篇:春风又绿镇江山 下一篇:MotionView及HyperStudy在全地形车前悬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