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脱石散减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60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05 09:49:07

蒙脱石散减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60例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减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观察2007年10月~20010年12月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其中30例加用蒙脱石散口服为观察组,另30例不加蒙脱石散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对照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4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1,P<0.05)。观察组轻度不良反应2例,重度不良反应1例,因不良反应停药1例,停药率3.33%;对照组轻度不良反应6例,重度不良反应4例,因不良反应停药4例,停药率13.33%结论:蒙脱石散具有较好的减轻阿奇霉素静滴过程中胃肠道反应的作用。

关键词 阿奇霉素 蒙脱石散 胃肠道 不良反应

阿奇霉素为新一代半合成的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红霉素相比,它具有抗菌谱广、感染组织中的浓度高于非感染组织,半衰期长、每天只需1次给药、疗效确切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治疗感染的一线药物[1]。但因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而不能耐受,尤其是儿科患者。近3年来,儿科患者采用口服蒙脱石散防治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过程中产生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8月~2010年12月应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患儿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0个月~14岁。60例患儿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原发疾病,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2]。细菌感染的指标:血象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60例患儿均无胃肠病史及药物过敏史,也未使用其他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患儿对疼痛、恶心等主观症状能清楚表达。两组之间年龄、性别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10mg/(kg・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释浓度1.0mg/ml后静脉滴注,时间2小时左右,用药3~5天。观察组于输液前30分钟加用蒙脱石散3g,用50ml温开水冲服,疗程3~5天。

观察指标:于注射时及注射后1小时观察患儿,询问有何感觉,由患儿及家长陈述。主要观察指标有恶心、呕吐、腹痛;阿奇霉素输液结束后观察有无腹泻,腹泻诊断标准为粪便次数增多(≥3次)或性状异常。不良反应的分度[3]:轻度:症状较轻,能忍受并坚持完成治疗;重度:症状较重,无法忍受,不能坚持用药而被迫停药。

结 果

两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后不良反应比较见表2。

讨 论

阿奇霉素为氮质类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50S亚基结合,阻碍细菌转肽过程,抑制依赖于RNA的蛋白质的合成而达到抗菌作用。由于阿奇霉素独特的药动学特性,因此用来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均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阿奇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发生机制与胃动素受体有关[4],阿奇霉素与胃动素结合后,可使血浆中胃动力水平升高,使胃肠平滑肌产生强烈的收缩,引起胃肠道反应。阿奇霉素的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影响了其广泛使用和患者的依从性。

蒙脱石散是由双四面体氧化硅八面体氧化铝组成的多层结构,并有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黏膜有覆盖能力,并能通过与黏膜糖蛋白相互结合,从质和量两方面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蒙脱石散入胃后,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均匀保护膜,加强了胃黏膜屏障[5],从而缓解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反应。蒙脱石散是纯天然制剂,服后不被吸收,不进入血液循环。本组病例对照观察结果表明,蒙脱石散具有较好的减轻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过程中胃肠道反应的作用,且蒙脱石散味香甜,患儿容易接受。

表2

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1,P<0.05)。

参考文献

1 房建国,胡凯.阿奇霉素临床应用特性与安全性[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70-71.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 赵丽萍,黄步兰,花海鹰.不同方法减少红霉素静滴副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6,9(8):660-661.

4 张申亮.蒙脱石散剂用于治疗儿科消化系统疾病的新进展[J].中国药房,2008,19(26):2066-2068.

5 杨志莲,赵风琴,李世莲.应用思密达减少红霉素副作用的临床观察[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7,29(2):194.

上一篇:双腔支气管插管行单肺通气麻醉技术在胸科手术... 下一篇:初治涂阳老年肺结核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