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职教育下军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时间:2022-09-05 09:08:21

浅谈任职教育下军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摘要:从把握岗位任职教育的内涵及特征出发,从现有的办馆理念、信息服务、馆员素质等方面全面分析了任职教育院校图书馆建设面临的挑战,探讨如何改善图书馆服务以适应任职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任职教育;军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013-02

随着任职教育院校为主体的新型院校体系的建立,教员和学员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综合性和时效性等特点。军校图书馆作为院校教学、科研的文献信息中心,教育情报信息的集源地,应与时俱进,开拓思路,迎接挑战,正视不足,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信息服务职能,更好地为任职教育院校教学改革和培养高素质军事信息人才服务。

一、任职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1.任职教育的内涵。军队任职教育是指我军军(士)官在完成高(中)等学历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首次岗位任职和逐级晋升职务的需要而进行的进修、培训或专业学位的继续教育[1]。其实质是通过专向培训,有目的的分层次、分类培养适应部队要求、高信息素质的当代军事优秀人才,从而满足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需要。

2.任职教育的特点。军事任职教育不是一种全面教育,与重基础教育、通识教育的学历教育相比,它具有岗位指向性、分类阶段性和内容适时性等特点。任职教育具有特定的职业需求和岗位特征,强调职业任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由于任职教育培养对象不同,除了需要考虑职业的多样性以外,还要考虑地区差异、层次差异、军兵种差异、学员自身能力水平差异等多种情况,安排和设置较为适宜的教学体系,分类、分层次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要把握任职需要,追踪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根据我军跨越式发展和信息化军事斗争准备对人才的需要不断调整,具有培训周期短、培训内容时效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

二、图书馆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自2011年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之后,军事院校教育模式转型已全面展开,但实践表明,大部分图书馆原有的工作内容和服务方式已经不适应院校转型的发展需求。更好地适应任职教育需求,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服务,已经成为军校图书馆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目前已有部分院校通过尝试和借鉴国外和地方院校的成功方法,例如地方院校的学科服务、图书馆联盟等,试图改善当前军校图书馆面临的困境,但毕竟军校与地方院校存在很大差异,在信息安全保密和网络信息服务上受到很大限制,同时这种转型建设可供借鉴的现成经验和模式少之又少,任务异常艰巨复杂,图书馆现有的办馆理念、运行机制、馆藏结构、信息技术和人才建设等诸多方面受到强烈冲击,面临严峻挑战。

1.更新办馆理念。在学历教育为主体向任职教育为主体转型后,任职教育院校图书馆的任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成适应任职教育信息需求,由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学科专业信息资源体系和教学信息资源体系组成的任职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体系,创设信息化教学服务环境,创建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全军院校一个馆”的目标[2]。目前,大部分军队院校已经开始着手建设,改变以往的保守办馆和封闭单一的被动服务形式,但网络信息环境建设还有待改善,使“全军院校一个馆”和“共建共享”难以实现甚至无法实现。因此,在保障信息安全保密的情形下,加强院校间合作,畅通特色资源服务,实现共建共享,成为当前军事院校图书馆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军校图书馆脱胎换骨,寻求更好发展空间的良好机遇。

2.拓宽图书馆服务渠道,提高用馆率。当前,任职教育学员主要是接受岗前(岗位)培训,学习的知识往往操作性比理论性强,加之培训周期短,课程安排较丰富,时间上的矛盾导致学员下课或休息时想去图书馆学习,却无能无力。因此,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从馆内借阅模式为主发展成为图书馆―办公室―宿舍―家庭等相结合的模式。加强网上信息资源建设,加快馆藏数字化建设,使读者可以通过网络在办公室和宿舍等场所登录图书馆网站进行检索、阅览,并获得充分的信息。此外,图书馆也可以针对不同的任职学员在入学之时印发各种手册比如《图书馆科技导刊》、《信息利用手册》、《信息导航手册》等,能第一时间得知本校图书馆的服务设施、可获信息资源、服务时间、学校的网络服务环境和信息利用方法;或者是编写当前热点问题的文摘、索引、提纲或各类研究综述等;或者利用多媒体、数据库等数字化技术将信息资源制作成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数字化资料,通过网络、光盘等手段送到教室、宿舍,便于培训学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时间安排和学习习惯,在合适的时间、地点进行信息“充电”。变被动为主动,主动为学员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资料,增强信息意识,熟悉信息环境、掌握信息技术,从而提高用馆率。

3.创信息素质教育。从文献检索教育到信息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军事信息变革和我军信息化建设赋予军队院校图书馆的历史使命,是图书馆服务职能和教育职能创新拓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图书馆面临的重大挑战和艰巨任务[3]。但是,军事信息素养教育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且绝大多数还停留在“文献信息检索”或“信息检索”的层面上,有的院校图书馆由于培训时间短,甚至撤换了原来的文献信息检索课,改为简单的用户教育课,将信息素养教育看作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课程。近年来,外军已经纷纷加强了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而美军更是明确提出要培养官兵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三大要素在内的信息素质[4]。我军任职培训对象是部队各级各类岗位上的指战员以及即将走上国防岗位的青年士官生,他们大都未曾接受过系统的信息素养教育,而信息素养对于准备建设信息化军队的军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军队院校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必须突破单一的文献信息检索的教育理念,全面理解当代军人信息素质的构成,丰富教育的内涵,突出军事特色包括军事信息、信息作战、信息安全、信息保障等教学内容,从一般的信息技术教育转向信息作战能力培养,为未来的信息指战员学习信息作战特征,掌握信息化武器装备,锻炼培养信息攻击能力、信息防御能力和信息抗干扰能力提供信息和知识的支持。

4.适应馆员队伍素质能力提高的新要求。军校教育转型对图书馆信息服务保障的高要求,迫使我们必须重视当前图书馆员的各项能力。院校体制编制调整后,图书馆失去了部分专业人才,新招聘的文职人员虽然在年龄结构、学历水平、知识层次等方面有了较大提高,但从业务水平上看约有四分之三的文职人员来自非图书情报信息管理专业,图书情报、信息管理的知识比较欠缺,其业务技能与军校图书馆的岗位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加强馆员的继续教育,提高馆员的素质、技术和岗位能力,不仅是院校转型对图书馆员的外在要求,更是文职人员谋求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使图书馆向学习型图书馆发展,向高层次信息服务转变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胜田.新军事变革进程中院校任职教育探析[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5,(2):82.

[2]朱丹君.加速任职教育院校图书馆建设的战略思考[J].情报杂志,2011,(30).

[3]葛敏.任职培训背景下军队院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创新[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1,(10).

[4]杨丽文.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之我见[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

上一篇:关于巧家县、夏县、安定区农村留守儿童卫生服... 下一篇: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