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上市公司治理风险预警模型研究

时间:2022-09-05 08:35:02

制造业上市公司治理风险预警模型研究

基金项目:2013年河北联合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项目编号:X2014136)

摘 要: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制造业上市公司风险治理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发展状况,建立对应的风险预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风险治理存在一定的漏洞,建立相应的预警管理机制尤为必要。

关键词:风险治理;多级模糊评价;预警模型

公司治理风险是指公司治理制度设计不合理或运行机制不健全给公司持续经营带来的不稳定性及对公司总价值的影响。但是单纯某一个风险往往有一定的潜伏期,产生的威胁有限甚至不被察觉,但众多风险的相互作用逐步积累,最终可能导致危机的总爆发,使企业陷入治理困境。对于正处于发展磨合期的我国市场经济,尤其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制造业,公司治理机制“失灵”时常发生,对公司治理风险的事前预警、完善治理机制迫在眉睫。

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公司治理风险设计指标体系, 以制造行业为例运用实证分析法,综合考虑影响公司治理风险的各种因素,构建衡量公司治理风险的数量指标体系,然后构建公司治理风险预警模型,运用多级模糊评价法和AHP法,建立预警模型使分析结果更加地准确可靠。最后提出识别、控制或规避该类风险的政策建议,降低我国制造行业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风险,使其能够可持续发展。

一、运用多级模糊评价法和AHP运算建立风险预警模型

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指标体系是进行风险评价的关键,由于公司治理风险因素众多,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十分复杂,制造业上市公司治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有多方面,本文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主要从股东风险、董事会风险、监事会风险、经理层风险、员工风险、财务信息风险六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如下图所示:

2.制造业上市公司治理风险的综合评价

(1)确定各因素的指标权重

通过组织行业的专家对制造业上市公司治理的风险因素所占的比重进行打分,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W,构造出如下判断矩阵,计算各级因素相对重要度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并求出最大特征值及权重向量。根据制造业上市公司治理风险的指标体系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级因素相对重要度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以上各矩阵的CR

(2)多级模糊评价

③单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确定评价矩阵,按照已制定的评价尺度,请专家们就各评价因素相对于评价尺度给出评价,并由此确定各隶属度矩阵R。本例中,将聘请10名专家对本课题该公司治理中的各项因素,在前面设置的5级评语集下进行打分。

例如,对指标体系A因素(C11)的研究打分中,有0位专家认为风险高,有3位专家认为风险较高,5位专家认为风险中等,2位专家认为风险较低,0位专家认为风险低,为此计算各因素在对应评语集下的值,得到:r11=0/10=0, r12=3/10=0.3, r13=5/10=0.5, r14=2/10=0.2, r15=0/10=0

同理可计算其它各因素的对应值。得到R1,R2,R3,R4,R5,R6的矩阵如下:

④确定各层的综合评价

B1=W1・R1=(0.16095,0.23495, 0.48901, 0.11509, 0)

B2=W2・R2=(0.07668,0.29113,0.44042,0.19177,0)

B3=W3・R3=(0.05499,0.179,0.36899,0.39692,0)

B4=W4・R4=(0.11826,0.43916,0.31826,0.12432,0)

B5=W5・R5=(0.134,0.29302,0.16901,0.40387,0)

B6=W6・R6=(0.27971,0.30594,0.18063,0.19085,0)

⑤进行综合评价。

B=W・R=(0.141701,0.280262,0.286549,0.187122,0)

由评价结果可得,本例中的制造业上市公司在目前的方法治理下呈现“中等风险”状态,根据AHP算法软件计算结果中各项二级指标因素对于总目标的权重值,对该公司来说,影响其治理风险占比高的因素依次是:员工参与公司治理的程度、非公允关联交易及担保、经理层的执行保障、监事会运作、财务信息是否为内部人控制以及经理层激励与约束。

三、结论

影响制造业上市公司风险治理的因素普遍存在,要想控制风险,首先分析公司治理的风险因素,接着一个重要的步骤是建立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本文运用多级模糊评价法和 AHP的综合评价模型,合理地利用模糊数学、风险管理科学和信息系统科学的理论和知识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治理风险进行预警,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识别和管理的方案,以便尽早识别出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上减少由于风险给公司带来的损失,从而增加企业的价值。其具体作用表现在:①尽早发现治理偏差,提出警告;②诊断出风险预警偏差的原因,及时提出预防的措施;③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的影响范围,寻求危机解决办法,减少损失;④避免相似或相同的风险重复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小燕.我国公司治理风险预警研究――以制造行业为例[D].南昌大学,2012.

[2]严若森.公司治理风险预警模型构建及其效果检验[J].人文杂志,2012:45-52.

[3]孙奕驰,畅晓宇.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0(1):83-85.

[4]江晏时,周莉.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探析[J].现代商业.2014(24):257-268.

[5]蒋红桥,郑石桥.公司治理与企业风险组合类型关系研究[J].新会计,2011(1):9-11.

作者简介:朱建明(1992- ),女,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本科在读;通讯作者:吴红霞(1978- ),女族,汉,河北石家庄人,讲师,硕士,河北联合大学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公司治理

上一篇:西安市细分行业竞争能力比较研究 下一篇: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