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与新生儿围产因素的关系探讨

时间:2022-09-05 07:24:22

新生儿黄疸与新生儿围产因素的关系探讨

【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0)12-0154-01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一种最常见的临床症状,80%的新生宝宝生后2-3天会出现生理性黄疸,以后自行消退。生理性黄疸不会对新生宝宝的身体造成影响,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宝宝的黄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或黄疸浓度太高,超过生理黄疸的水平;或黄疸浓度上升速度太快那就是病理性黄疸了。有资料显示,围生因素近年来已为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本文就这个结果进行一定的临床分析。

2008年4月~2010年9月我科共收治60例新生儿黄疸病人,现就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60例患儿中其中50例 系我院产科出生,10例系外院出生后发现黄疸来我院治疗,年龄1天~28天,其中男39例,女21例;早产儿5例,足月儿55例;剖宫产出生的42例,自然分娩的18例。

2 检查方法

入院后均予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能(包括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糖、C-反应蛋白、电解质,根据情况予血培养、胸片、肝胆B超、TORCH全套、溶血全套等相关检查。

3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

(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2)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257μmol/L(15mg/dl),或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5mg/dl);(3)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4)黄疸退而复现;(5)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l)。具备其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4 黄疸的病因

围产因素22例(36.6%)占第1位,包括窒息、缺氧、低血糖、头颅血肿、红细胞增多症、胎膜早破、早产等;感染因素16例(26.6%)占第2位,包括肺炎、脐炎、尿布皮炎、败血症、脓疱疮、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多因素混合(感染+围产因素或其他)8例(13.3%)占第3位; 母乳性黄疸6例(10.0%)占第4位;原因不明4例(6.6%)占第5位;新生儿溶血病2例(33%)占第6位。22例围产因素及2例溶血因素发病日龄均7d。

5 治疗

入院后除了相应的抗感染等对因治疗外,主要采取综合退黄治疗,包括口服妈咪爱、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蓝光照射必要时加以白蛋白等生物制品及相关原发病的治疗。48例治愈,12例好转出院。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由多种因素引起,在感染已控制的今天非感染因素已占首位。本组资料显示,围产因素22例占首位(36.6%),其次依次为感染因素26.6%,多因素混合133%,母乳性黄疸,原因不明,溶血占19.0%。早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以围产因素及溶血因素为主,晚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以感染因素及为母乳性黄疸为主。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为细胞破坏增多,出生时窒息、缺氧或生后胎粪排出延迟者,黄疸往往重。 窒息缺氧可抑制肝酶活性,同时使肝细胞摄取及结合胆红素能力下降,从而使血浆中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加重黄疸。窒息时的消化道功能紊乱,摄入不足,排便延迟,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增加,摄入不足且导致葡萄糖不足,缺乏与胆红素结合的葡萄糖醛酸,均可致黄疸程度加重。剖宫产可能是引起新生儿高胆的高危因素之一。剖宫产致高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剖宫产术中通过胎盘进入血液循环,胎儿肠蠕动减弱,胎便排出减少,使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增加,而且引起红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以及剖宫产本身使胎儿首次呼吸功能建立不完善,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胆红素增加有关。手术后感染预防使用抗生素,新生儿吮乳后,抗生素随乳汁进入肠道。母乳中的抗生素可直接杀灭肠道内已存在的双歧杆菌等专性厌氧菌,影响新生儿肠道菌群建立,导致未结合胆红素由肠道吸收,加重肠肝循环,黄疸加重。

因此,应积极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人为的催产素及镇定剂使用,积极喂养,及时处理新生儿期的并发症。可以大大减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早期治疗可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主编.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2] 吕善跟.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处理.中国全科医学.

作者单位:415500 湖南省澧县第三人民医院

上一篇:试述免疫与衰老的关系 下一篇:乳腺癌MCF-7细胞对5-氟尿嘧啶敏感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