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诗歌教学 提高学生读写素养

时间:2022-09-05 06:58:51

优化诗歌教学 提高学生读写素养

【摘要】传统的诗歌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日久生厌,渐失去学习诗歌的兴趣。通过个性化的吟诵、感悟诗歌画面、研习诗歌手法、结合生活中的诗歌,回归诗歌的本真,寻求一条诗情相融、读写相济的教学思路,给学生更多对话文本的空间,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诗歌读写 教学优化 提高 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73-02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来十分重视“诗教”。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就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可以“兴、观、群、怨”。诗歌或睿智哲理,或含蓄隽永,以独特的魅力,无数次闯入我们的心田,编织过美丽的梦境。而李杜、苏辛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熠熠生辉的诗句,曾装点了我们无比绚丽的文学之梦。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诗歌潜移默化的,培养着人们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诗歌却陷入一种尴尬境地。语文考试不提倡诗歌创作,教材为数不多的课内经典篇目,也大多囿于诗歌的记忆和对记忆的考试。诗歌那陶冶性情的灵动、洒脱、真诚隽永,也常被支离破碎的赏析所戟害,让我们忽略了诗歌完整的境界感知,忽视了诗本传递的理想与信念。诗歌在今天,能不能发挥更好的功效?创新诗歌教学方式,切实的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我认为,优化诗歌教学,要力求做到以下四方面:

一、以诵促情,回归诗歌的本真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集中的反映社会生活,饱含强烈的情感,诗歌的本质就是抒情。别林斯基指出:“情感是诗的天性中的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没有诗人”。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文字的音乐。而吟诵则能直接体悟这种音乐感,进而有兴味的去品味诗中的感情。

读诗歌重在表现韵律之美,并非单纯的划分节奏就能够达成,还有停顿、语流、韵味等多种因素。读时应讲究字音的响沉强弱、声调轻重缓急;在密咏恬吟之中,把握住音乐美,读出诗人的情感变化,从而进入“美读”的境界。笔者提倡个性化朗读,方式一,教师的引读,这就是教者本身对文本的明确诠释,用本身来对文本做诠释,感染和引领学生进入诗歌境界。以邬建芳老师的《再别康桥》一课为例,他在课堂之初,在柔和舒缓、充满怀旧情调的音乐之中,声情并茂的吟诵了《再别康桥》,让学生顿时沉浸在诗歌美好的意境之中。以诗意去解读文本,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其效果不言而喻。方式二,个性化的朗读不必完全拘泥于节奏的划分,随着情感的深入,多次吟诵的学生有可能有更多更个性化的处理方式,像《沁园春・雪》中,“北―国―风―光”相较于“北国/风光”,更有荡气回肠之感,应当予以肯定和鼓励。方式三,同类别进行比较的读。比如《卜算子・咏梅》,与杜牧的同题诗词,采用分组逐句交错朗读,学生更容易就读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豪迈与南宋志士的沉郁,进而能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去,理解诗的内涵。此外,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例如学生个人配乐朗读,学生乐于在课前完成,课上展示。显然,个性化的表达,能培养更多的诗歌兴趣,带来更美的享受和独特体验。

二、因境而悟,寻趣诗歌的画面

诗歌自身的魅力足以吸引学生, “着一字而境界全出”,诗歌语言高度凝练,充分展示诗人的灵性。在吟诵之后,应着力引导学生去体会诗歌的凝练。诗人多用动词和形容词,把景物精炼成美的画面,营造独特的意境。让学生领悟诗眼、秀句,对完整把握情境无疑是十分有效的。古诗品读,以王维的《使至塞上》为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沙漠中的典型景物描写,字表浅显易解,却意境雄浑。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概括以浩瀚无边的“大”,荒凉之中,烽火台的孤烟,构成单调却坚毅的美,落日的伤感被“圆”轻轻化解,没有山峦树木,只见黄河横贯其间,一个“长”字何等确切!孤寂的情绪在广阔之中融化。在此结合沙漠和落日的图片,配以苍茫的音乐,让学生顿时缩小了地域上的遥远陌生,在与现实景物的对比中产生奇特的美感体验,从而实现诗文相衬、互为补充的目标。

诗歌之美,美在画面的想象。我鼓励学生把感兴趣的画面描绘出来,抓住诸如明显意象色彩或情感的字词,用彩笔呈现成画作,或者尝试把感悟写出来,通过联想和想象,再扩写成为一篇充满趣味的描写片段,或者是短小的散文。比如一句看似简单的“驿外断桥边”,便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引导得当,学生就做出很多丰富的扩展,将诗人的以梅自况的落寞之情充分挥洒。在尝试之初,学生的词语表现力和文本有差距,用时也较多,但坚持下来,他们逐渐懂得摆脱古诗译文的旧框或者现代诗文的表义,能结合作者的经历与写作背景,去自主品读中挖掘诗歌的细致动人之处,在再创作中感受到浓厚的诗情诗境。相信终有一天,他们能够准确的描绘头脑中形成的美的画面,感受到每首诗独特的意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情境美的发现能力,达到情境与写作能力的相互促进。

三、理章循法,品味诗歌的意蕴

诗歌,是一种高雅的文字艺术,是一种深厚的文化素养。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应以切实提高语文素养为最终目标。诗歌采用的艺术手法则是一个重要的素养教育的切入点。诗歌几乎可以用到所有的艺术手法,如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借景抒怀、托物言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从小的角度,还有比喻、拟人、夸张、顶真等多种修辞方法。理解诗歌的手法,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蕴含的思想内容。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想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正是通过这些手法,才达到铺陈诗歌情节,营造诗歌意境,品咂出诗歌意蕴的目的。诗歌同文章一样,忌讳一览无余,贵在波澜起伏,应杜绝零散的割断内在联系的字词分析,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引导。把握住诗人的情感起伏推动的情节发展与写作中的心情变化相联系互通,如“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以动衬静,从“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以景衬情,“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以虚写实,把眷恋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艺术手法在不同体裁中往往是相通的,即便学生短时间不能写出理想的诗歌来,但是熟悉诗歌手法,对促进写作能力,无疑有良好作用。让诗歌教学与写作相互沟通,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由点到面,拓展诗歌的视野

深化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就是要课堂内外结合,使诗歌不局限于课本,跳出“背过会默”的圈圈,适度的增加阅读,能让学生增加感性方面的认识。现在我们学校专门设立阅读课,教师完全可以选择较好的诗歌推荐学生去赏读。

在诗歌教学中,应让学生切实感到诗歌的效能,我从趣味性和实用性两方面入手进行引导。首先是从学生喜爱的人和物上面入手,学生都喜欢流行歌曲和动画片,那么就其互相融合的精妙点,来增强诗歌艺术的亲和力。让学生去找流行歌曲中引用或化用诗的歌曲,展开讨论。例如在教授《木兰诗》时,并列多种艺术形式中的木兰形象,因熟知的动画片《花木兰》,引起学生对诗中“巾帼”更多的共鸣,并能做到同中有异的情节讨论,使学生对木兰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更立体的理解。在实用性上,主要以名人引用做范例。例如,总理具备极高的文学修养,所以他引用诗句恰当,他曾说过“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脑子里总是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他在抵达纽约与华侨华人见面时,则用了“你的眼睛里为什么总是饱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学生会懂得,诗句这种表达方式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完全可以更好地倾诉自己的感情。只有在拓展中加强学生诗歌的应用能力,才能真正让学生在乐趣中丰厚文化底蕴,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语文教学的功能。

诗歌的教学还要善于引入生活中的活水,这是拓展诗歌视野的另一条有效途径。“文章合为事而著,歌时合为时而作”,关注现实生活,不提倡无病式的写作。我将打工诗人屏子的诗《送水工》介绍给初二学生,让他们关注社会:“我走的路/总是在爬坡/喉咙里冒着烟/嘴唇边生着火/纯净水是城里人喝的/我怎能用苦来的钱/去买水喝?”收获最少而奉献很多,诗歌之中不仅有贴切的叙说,更有感恩的情怀,使学生深受感染和教育。触类旁通,学生的欣赏力和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只要我们能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诗歌教学,多角度对它进行钻研,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整合,就一定能赋予诗歌新时代意义。其中势必有不断进取的创新、敢于超越的勇气。通过教师的不懈努力,相信一定能为初中诗歌教学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洪俊《用诗情召唤诗情――从江苏青年名师邬建芳老师《再别康桥》一课说起》,《好课是这样炼成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

[2]蒋启进《让学生亲近现代诗歌》,《中学语文教学》2011.11

[3]孔岚《用诗歌吹响写作的号角》, 《苏州教育研究与实践》2011.4

上一篇:关注教学过程、提高课堂实效 下一篇:地学专业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