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康复护理

时间:2022-09-05 05:58:32

浅谈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探索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措施,为临床治疗骨性关节炎和恢复关节运动功能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方法:将2012年1月1日至4月1日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78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运用传统治疗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我科特有的肌力训练,关节灵活性训练等新型康复治疗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科特色训练,病员在出院时其康复效果,骨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讨论:在已有的传统治疗方法上,科学合理地运用新一代的的康复治疗手段有利于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恢复。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 肌力训练 关节灵活性训练

【中图分类号】R4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012-02

骨性关节炎,又称增生性骨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多发于老年人,关节损伤后、过度运动等。骨关节炎不等同于关节炎,关节炎是风湿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但有关节炎不一定有风湿病,且风湿病患者不一定出现关节炎[1]。国内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患有OA的人数占总人口的3%,其中大部分为膝OA,55岁以上的人群X线有膝OA表现者约60%,65岁以上老年人OA的发病率可达85%,7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人都有至少一个关节有OA变化。面临着如此巨大的人群,探索骨关节炎新型治疗方法刻不容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在我科住院治疗的78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均符合OA的临床诊断标准:①前一个月大多数日子有关节疼痛;②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③晨僵小于30分钟;④年龄≥40岁;⑤X线检查示关节边缘骨赘;⑥关节炎实验室检查符合骨关节炎。根据住院号单双号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实验组男17人,女12人,年龄为43-87岁,平均年龄65岁,对照组男15人,女14人,年龄为47-89岁,平均年龄68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调查对象。为2012年1月1日至4月1日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78例患者(不包括病房原有的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所住床位号单双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

1.2.2 对照组。运用传统治疗护理方法,包括:中药内服、中药熏蒸中药外敷、离子透入、手法与针灸、西药内服疗法、关节腔内用药。

1.2.3 实验组。在传统的治疗护理方法上,应用肌力训练和关节灵活性训练。

1.2.3.1 肌力训练。平卧于床上,一侧腿伸直再抬高,使足跟离开床面10cm,持续10秒,休息3秒,10-20次为一组,每天做3-4组,以出现酸胀感为度。

坐位将一侧腿抬高伸直,持续10秒,休息3秒,10-20次为一组,每天做2-3组,以出现肌肉酸胀感为度。

静蹲:上身挺直,靠墙站立,双足与肩同宽,足尖与膝关节正向前方。

左右腿均匀分配体重,缓慢下蹲至无痛角度,调整脚离墙的距离,使膝与足尖连线垂直于地面,下蹲角度≤90°,即下蹲角度小时离墙近,下蹲角度大时离墙远。在膝屈至90°内无痛及可控制的最大角度保持一定时间为1次。

1.2.3.2 关节灵活性训练。平卧,双腿抬起,在空中模拟骑自行车动作,动作要缓慢而用力。必要时可于踝关节处加沙袋等为负荷。一般一天练习20-30次为一组,2-4组每日。

1.3 观察指标。①治疗前和治疗满八周后平均每天疼痛时间。②治疗满八周后实验室检查骨赘情况。③治疗满八周后出现晨僵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其余用X2检验(NemanKeuls法)。

2 结果(见表1,2,图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和满八周后平均

表2 治疗八周前后出现晨僵的患者例数

3 讨论

骨性关节炎,亦称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一个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核心,累计骨质并包括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其它结构的慢性炎症;它亦不同于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及肿瘤等在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关节炎的表现。因该类关节炎多为非侵蚀性关节炎,在原发疾病控制后部分关节炎可缓解,多不遗留关节功能障碍。[2,3]

3.1 骨性关节炎其主要的临床特征之一就是疼痛,由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得知: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患者在疼痛时间上无明显差异,通过八周的康复治疗,实验组≤1时/日的患者例数由17例上升到了27例,增长率为58.82%,而对照组的增长率仅为22.22%,说明肌力训练和关节灵活性训练在治疗骨关节炎上具有显著的疗效。

3.2 实验组在治疗前实验室检查存在骨赘的患者例数为37例,对照组

为35例,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八周的治疗存在骨赘的患者例数分别下降到15、19例,实验组降低率为59.46%,对照组降低率为45.71%。实验组降低率大于对照组。

3.3 本实验中,参考标准为:实验室检查患者存在骨关节炎的病理改变,且临床表现出晨僵的现象。表2显示,通过两个月的综合治疗,实验组患者存在晨僵的例数减少率为71.43%,对照组晨僵患者例数减少率为40.91%,结合上面分析,康复锻炼对减轻患者临床表现有显著意义。

由以上统计表格及数据,我们可以得知,在实施中药、离子疗法、手法针灸、西药疗法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应用康复肌力训练和关节灵活性训练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少患者出现骨赘的情况,从而减轻患者疼痛和晨僵的临床表现,促进患者疾病的转归,减少残疾率,减少后遗症,帮助患者重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5(01)

[2] 袁淑娟,梁英,徐勇.心理干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的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12)

[3] 沈海丽,夏亚一,王翠芳,朱琴,汉华,汪静.骨关节炎的疼痛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11)

上一篇:中小企业信息化要找到最佳切合点 下一篇:谁说下个女人会更好安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