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时间:2022-09-05 03:27:13

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摘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大学生道德缺失现状的分析,使大家对这一问题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能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本研究力求为解决道德缺失这一问题出一份力,从而使大学生在学业成绩发展的同时,身心也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道德缺失 因素 教育 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222-01

由于我国大学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群体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自身的道德水平也影响着当前社会的道德水平线。如何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德育教育,总结先进经验,形成系统的、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来引领大学生道德品行的正确轨道,是当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课题。本文拟在简单分析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为进一步研究解决策略打下理论基础。

一、家庭因素

我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举止、言行、品德及处事方式将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父母举止粗暴,家庭氛围不和谐,父母行为不端,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忽视,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行为约束,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以后的行为准则。

二、学校因素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正值人思想成长成熟阶段,对学生确立远大理想抱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的学校教育存在着些许不足,简单论述如下。

(一)学校规章制度不完善

学校主要制度是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规定,只是规定什么事情不许做,做了会有什么样的处罚,只是确定了道德下线和底线,而没有细则去引导学生怎么去更好的做。

(二)学校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大学教育更多的是监督式教育,大学辅导员作为最终的执行者,按照国家配比比例,一个辅导员要负责200名学生,有的学校甚至更多。这样的主观条件,客观上就满足不了对每个学生全面的监督和检查力度。而大学没有道德评级,只有学习评等,这样没有道德目标,自然缺乏道德前进动力。

(三)学校道德教育目标过高、内容脱节、方法单一

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宏观描绘高级的思想动态,内容与现实社会基本道德内容脱节,教育方式单一,教育目标是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目标过高,无法在现实社会的社会活动中起到切实的指导作用。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不重视

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贯穿着大学教育的前两年,看似重要,不过除了理论课程讲述之外,没有拓展性的实践性教学,学生更多的是被灌输。我们知道,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浮萍。

(五)素质教育实施不彻底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口号这么多年一直在强调,怎么算是有素质的大学生?怎么去培养有素质的大学生?高谈阔论终究要在实践中去检验,而最终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还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相辅相成。

三、社会因素

我们都知道,人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随波逐流。我们都说真理要靠实践去检验,而社会就是实践的大舞台,社会因素是一切问题必须考虑的问题,无关好与坏,对与错,只是实践结果罢了,对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

(一)首要目标要是追求经济利益,还是追求更高的理想

目前,有些人片面地把道德和金钱放在对立面。不可否认,有些时候,把金钱放在首要位置,就会对自己的道德行为打折。但所有的事情我们不能看的片面,辩证地去看我们就会更明白。市场经济形势下,大学生是否能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洁身自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二)社会大环境的不良风气的影响

现实社会有过这样的言论,寒门再无出贵子,出身的高低贵贱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发展。官二代、富二代富足,潇洒的生活让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羡慕不已。其实,这个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更多人是羡慕不起,努力奋斗也未必追赶得上。至少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改变,变得比现在更好,何必让自己心胸里充满不平和辛酸。

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让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嗤之以鼻,我们是该洁身自好,还是随波逐流。当然现实问题现实分析,保持最根本的道德底线,适应社会环境是有一定必要的。不良风气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被摒弃,是时间问题,更是道德升华问题。

(三)网络的完全自由化

现今社会网络高度发达,网络是把双刃剑,更多的是我们在网上能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为精神、生活、工作所需提供便利。但网络也为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土壤,这样使网络接触者在分辨这些信息的时候自然或多或少摄入些不良信息。如何分辨和剔除不良影响,正确使用网络的自由化福利,是需要正确引导和规范的问题。

四、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自身因素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学生主观的意向和自我要求远比客观影响要更为重要。现在大学生客观存在一些道德问题,不能有效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积极主动的接受好的知识,就不能在道德方面有所提升,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傅建明.教育原理案例教材[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01.

[2]伊・亚・伊林.法律意识的实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下一篇:生活技能和生活情趣培养纳入学校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