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道德问题成因分析

时间:2022-10-06 09:25:00

“90后”大学生道德问题成因分析

摘要:“90后”成为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体,他们的道德状况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因此对于这一群体的道德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通过问卷形式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家庭、学校、社会正确审视这一群体。

关键词:道德问题 成因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90后”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本文共设计了26道题,以求真实反映大学生道德状况,实事求是地分析存在的道德问题。

调查时间:2014年1月初

调查单位: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东莞理工学院

调查方法:调查问卷法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1200人。其中,男生占63%,文、理科生各占50%,农村大学生占38%(回收有效问卷1182份,问卷有效率98.5%)

通过对1200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道德状况整体良好,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

1 “90后”大学生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90后”大学生道德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通过调查发现,由于这一群体价值取向多元与自我意识增强,易导致感恩意识弱化、诚信意识淡薄、自律意识缺乏等。

1.1 诚信意识弱化

大学生诚信意识包括思想上礼貌尊重,行为上言而有信,价值观上有责任意识,法律上注重公平正义。[1]调查发现,认为“90后”大学生整体诚信意识很好的占26%,一般的占40%,较差的占34%。具体主要表现在求职就业中虚构简历、考试中作弊等。

虚构简历,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填写虚假信息,蒙骗用人单位,企图以假乱真的行为。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虚构简历占55%,有数据显示,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开始伪造简历。在对广东七所高校的1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中,当问及“大学生是否会因就业而造假”时,84.3%的大学生选择“会”。在一次招聘会中,在84份简历中,有8位简历中显示自己为同一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6名简历中显示自己为同一班班长。而深圳的大型人才招聘市场,通过验证发现每天至少有10%属于造假。[2]

考试作弊,是一种对教育制度的消极抵抗,是大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用各种欺骗的方式,做不合法或者不合理的事情。调查发现,考试有作弊的占68%。“90后”大学生相对于前几代大学生来说,作弊呈现出更加严重的现象,并且考试作弊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代特征。

1.2 自律意识欠缺

自律意识是个体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进行自我约束和调控的意识。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自律精神的道德主体,通过个体自律,内化为自己的高尚品德,指导外在的行为。与“90后”大学生相比,前几代大学生价值观较为坚定,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作风,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自律意识较强。而“90后”大学生自律意识较为欠缺,主要从沉迷网络游戏、无人监考环境下考试等方面表现出来。

调查发现,沉迷于网络游戏占36%;在无人监督的环境下考试,62%选择翻书或者查阅资料;对于用过的电池,72%选择当成普通垃圾扔掉;有65%大学生有过迟到、早退或者旷课的经历。

1.3 感恩意识淡化

感恩意识是个体接受他人或社会帮助后,对是否给予他人或社会以回报的一种意识。“90后”大学生多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缺乏对社会、集体的感恩意识,尤其在回报社会、学校与家庭方面,感恩意识逐渐淡化。

调查发现,关于国家、社会的培养问题,7%大学生认为是国家的义务,42%认为应该回报社会,而51%认为做好本分。可见,对于国家、社会的感恩而言,他们更多的是趋向于做好自己的本分,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认为这样便是对于国家社会最大的回报。关于感谢帮助过自己的老师问题,6%认为这是老师的责任,12%会经常看望,35%心里表示感谢但没有表达出来,47%会在节假日的时候送去祝福。可见,大学生对于老师的感恩之情占据大部分,但是大都停留在认识的层面,缺乏实践的活动。关于在家帮助父母的问题,55%有帮助过,44%较少,而1%选择了没有。可见,大学生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下,他们存在着对家庭的强烈依赖心理,希望家庭以他们为中心,得到家庭的宠爱,从而渐渐缺少对家庭父母的理解,缺乏独立意识,认为家庭对自己的照顾是一种义务和责任,而缺少对家庭父母的感恩之情。

有研究显示,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曾经报道了深圳一位歌手用义演的300多万元钱资助178名贫困学生,而自己因患胃癌晚期欠下17万元债务,患病期间受他资助现已在深圳工作的那些大学生,没有一个去看望他。[3]

2 “90后”大学生道德问题成因分析

通过调查,试从社会环境、高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自身因素四个方面进行成因分析。

2.1 社会道德环境的影响

第一,市场经济多元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建立到现在已有20多年。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科教文卫体等事业已取得伟大成绩,综合国力稳步提升,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呈现出繁荣稳定局面。这是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市场经济道路的巨大成果。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市场经济带来的不足之处。在价值多元化影响下,大学生将“金钱至上”作为人生追求的价值基础,注重个人享乐,缺乏积极进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第二,个别现象放大性。个别现象是相对大批现象而言,当前许多媒体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或者以追求经济物质利益为目的,频繁将社会少数大学生的道德失范行为作为大批现象,进行广泛宣传和报道,使社会对于大学生的道德现状产生怀疑和忧虑。一方面,由于放大“道德危机”,增大不良行为的群体范围,使社会出现夸大性的结论,从而对大学生整体主流的积极健康趋势产生错误认识,对于当前大学生的集体健康状况产生担忧,对他们缺乏信任感和信赖意识。另一方面,由于放大个别不道德行为,从而对社会产生错误引导,不利于大学生积极健康的道德行为形成。第三,网络文化双重性。一方面,网络具有信息查询、资源共享、信息处理等多方面功能,大学生通过网络能够获取网上大量信息,丰富知识。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文化的世界传播性,许多不良道德思想,通过网络的形式进入大学生的思维,对大学生的发展产生错误的引导。

2.2 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

高校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本文主要从隐性载体的重要性、课程结构的设置和教师的道德状况进行成因分析[4]。

第一,隐性载体教育被忽视。隐性道德教育载体,具有不表现在外面的现象,一般是借助显性道德教育载体以外的环境、氛围和活动,对受教育者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5]现阶段,高校较为忽视隐性载体存在的重要性,误认为道德教育工作仅仅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不能够将道德教育广义化。第二,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德育课程展开。首先,重视政治教育轻视品德教育。大学生德育课程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这种课程设置方式,存在着许多不合理性。杜威说:“道德即生活”,当前许多高校道德教育课程均以灌输国家意识形态为主,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种方式不但收效不明显,会使大学生产生抵抗情绪。正如科尔伯格所说:“为了教育,教师不得不相信,某些道德价值是正确的,而不管大学生是否愿意接受。”[6]第三,教师的道德存在失衡。首先,部分教育工作者理论水平低下,缺乏教学经验、照本宣科,不能很好的传授道德知识,不能在课堂上给大学生以收获。其次,部分教育工作者道德素质低下,缺乏奉献精神,不尊重大学生人格,利欲熏心,,或者追求“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损害了大学教师在大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再次,道德教育工作者人员不足,且地位低、待遇差,导致他们不能全身心的开展工作,队伍建设存在不稳定性。

2.3 家庭道德教育的影响

第一,家庭理念失当,即家庭教育子女的方法失当。首先,过分溺爱。由于多数家庭属于独生子女,父母过分疼爱与呵护,导致爱而失教。导致子女缺乏足够的自我认识和独立性,渐渐以自我为中心。其次,盲目要求。父母希望子女能够朝着自己打造的方向发展,成为政治名人、经济领袖、数学、哲学家等,严格管教,不考虑他们的兴趣,导致子女逐渐产生抵触心理。再次,错误引导。第二,家庭功能弱化,即家庭功能弱化主要体现在距离弱化与心灵弱化。首先,距离弱化是指缺乏交流。父母因为工作原因,早出晚归,与子女缺乏必要交流,不能了解子女的境况,不利于子女良好道德观的形成。其次,心灵弱化指具有代沟。由于年龄差异,父母与子女的价值观不同,当两者在同一问题上存在思想观点不一致时,子女倾向于与同辈交流,主动的疏远与父母的距离。第三,家庭伦理失范,主要表现在父母因不良道德行为对子女产生的不利影响。父母的言行,对子女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许多家长要求子女刻苦学习、诚信考试、勤劳简朴、脚踏实地、懂得感恩,但自身却缺乏自律,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生活安逸、铺张浪费,甚至参与、偷盗等犯罪行为。第四,家庭结构变化,主要指家庭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子女教育缺乏完整性。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对于子女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部分家庭不和谐、家庭暴力、父母离婚或者家庭重组,给子女心灵造成严重创伤。据了解,某区法庭一年审理的青少年案件中,来自单亲家庭的犯罪占26.4%,重组家庭占6.3%,婚姻动荡家庭占25.2%。[7]家庭结构的变化,让子女难以接受与亲人形同陌路的感觉,易产生感情脆弱、价值观扭曲、怯弱、多疑、逆反等心理现象。

2.4 自身道德因素的影响

第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是大学生对于未来的期望与追求,是激发大学生实现自我超越的剂。大学生因为有了理想才激发出无限的动力和灵感,感受生活,体验社会。现实与理想相对,是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大学生总是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且两者永远不可调和,理想伴随着现实而存在,现实能够激发大学生实现理想。第二,成熟与幼稚并存。成熟一般理解为人的思想观念之转变,从幼稚向更高一级的转变,对事对物的看法更加理智,并且这一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也包括其他人的影响。而幼稚一般理解为思想不成熟,见识不够开阔,看问题难以洞悉实质,总是喜欢主观想象。当前,成熟与幼稚并存,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方面,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具有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却拒绝成长,存在对父母家庭的强烈依赖性,希望得到家庭、社会的宠爱与迁就,独立意识缺乏。

参考文献:

[1]许辉.大学生诚信缺失及其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2]安少华,周巍.珠江三角洲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特点调查报告[J].高教探索,2008(4).

[3]叶望新.大学生感恩教育浅议[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

[4]徐庆阳,刘淑云.大学生道德现状及加强德育教育的途径[J].中国轻工教育,2006(3).

[5]杨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6]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74.

[7]刘建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阳光雨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3).

作者简介:唐跃旺(1984-),男,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教师,哲学硕士,主要从事伦理道德研究。

上一篇:谈教师服饰礼仪对课堂教学的作用 下一篇: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