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9-04 10:17:21

云南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摘 要: 本文从云南实际出发,提出云南应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优势带动云南体育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合理定位,为大力提高云南体育产业的经营开发力度,扩大体育产业的经营容量,塑造云南体育产业形象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云南体育产业发展 经营模式 资源优势

1.云南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999年在云南省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之后,旅游产业已名副其实地成了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较大的支柱产业。少数民族旅游特色产业的发展,以健身娱乐、参与和观赏为主的体育消费已成为云南新的消费热点,群众对健身娱乐、竞技观赏、民族体育参与和体育服务、体育用品、产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在体育旅游产品方面,云南的体育旅游发展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民族体育资源与探险娱乐运动等良好的资源配置条件,如:休闲娱乐、体育探险、运动竞赛与训练、登山、自驾游等多种体育旅游产品。

1.1健身娱乐俱乐部的调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较大变化,对健身娱乐、竞技观赏、民族体育参与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以健身娱乐为主的行业迅速发展,现已注册综合娱乐场所及健身娱乐场所也有不小的规模。职业性的俱乐部就有红河奔牛篮球俱乐部、红河排球职业俱乐部、红河雄风汽车俱乐部和曲靖立得女子篮球俱乐部等。

1.2体育用品市场的调查:体育用品生产供给与消费之间的反差相当明显。体育用品具有生产能力企业少,即规模小、数量小、技术差、竞争弱。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厂家只有云南围棋厂的品牌“云子围棋”及昆明市体育电子设备研究所的“体育电子设备”。

1.3体育训练基地调查:云南特殊的高原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对耐久力有氧运动项目的训练效果显著,是体能训练和耐力训练的最佳基地,对国内外运动队及体育休闲康体的消费者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如:昆明海埂训练基地、呈贡体育训练基地、昆明松茂水库水上训练基地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各类训练和比赛的场馆适合田径、篮球、足球、网球、水上项目、自行车等项目的训练。

2.云南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

2.1注重体育产业信息市场的开发:产业的结构是决定一个产业发展的效率,对云南的体育产业进行整合,不断调整和规范体育产业结构十分必要,加强传统体育赛事经营,拓展体育产业发展的领域,以规范化的运作理念展开体育经营工作,与国内电视网合作,深入体育媒体经营领域,海埂训练基地的品牌效应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电视媒体的信息广泛传播,所以使得国内外的许多运动团体到云南来训练和竞赛。

2.2加大健身娱乐和竞赛表演的开发力度:云南加强竞赛表演业的发展,将会带动云南诸多产业的发展,通过人们观赏体育比赛,提高人们参与和体验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自愿地从事健身活动。云南大众健身娱乐市场及城市社区健身娱乐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应加大对竞技体育的投入力度,改善体育场馆的配套设施,逐渐培育不同层次的体育消费群体,更好地组织一些商业性、民族性的体育赛事,促进健身娱乐业和竞赛表演业不断发展。

2.3以高原训练服务业为主,带动体育产业的开发:运动训练服务业是体育需求中的一个行业,高原训练主要解决运动员的耐力问题,即在高原缺氧条件下,使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心肺等缺氧,有助于耐力的提高。而一个优秀的高原训练基地,必须具备适度的海拔、良好的气候与健全的体育设施,昆明作为高原训练基地无疑则有其明显的资源优势。云南昆明的海埂训练基地、红塔体育训练基地、呈贡体育训练基地是国内著名公认的最为理想的高原训练基地,也是亚洲一流的体育训练基地,特别是它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耐久力有氧运动项目的训练效果明显。云南体育产业的发展要通过大规模的集中性商业性开发,并融入大量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以体育市场需求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开发,力争实现体育产业结构的多样化,提升云南高原训练基地的社会效应和经济价值,打造全国乃至世界水平的具有高原特色和民族特色相融合的“高原训练之都”。

2.4利用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云南有26个民族,占全国的46.4%,各民族生活的环境不同,造成民族习惯、兴趣爱好有较大的差别,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也呈现出一种多元素的特点。在全省少数民族中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近几百种,而每一种相同名字的项目,在不同的民族中又有不同的称呼、娱乐方式和规则。近年来,云南文化产业凭借独特的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资源优势,在体制与机制创新和发展运作上有重大的历史性突破,使云南文化产业发展走在全国的前面。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具有代表性及强大的影响力的大型少数民族体育广场,举办有特色和有影响力的大型节目,如:“体育团结盛会”、“国际民族体育狂欢节”,较著名的节日还有: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纳西族的三朵节、藏族的赛马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节等。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节目丰富多彩,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游客,促进了民族体育文化的国内外交流,又促进了云南民族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

3.云南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

3.1体育市场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给体育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是决定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实力和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针对云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情况,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就必须开拓第三产业的发展领域,促进第三产业总量的迅速增长,从而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从云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应从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是思路调整,紧紧抓住云南省调整产业结构展契机,积极主动提高体育产业的整体素质,使之成为第三产业中有潜力的新兴产业。二是突出重点和特色,在运动训练方面,建立平原—中高原—高高原的多功能、系统化、全方位的训练基地,利用少数民族的特色来带动产业发展。

3.2促进云南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转变观念,制定体育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方针和政策,履行指导和规划的职能,把扶持体育产业作为云南经济发展的长期大战略,合理调整体育产业结构和重要的体育产品结构。云南体育产业目前存在政府职能定位不够,宏观管理不足,微观市场运行零散等问题。加强改进和完善,加强政策制定程序,制定分类指导或分类扶持的有关措施,以保证体育产业政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促进云南体育产业发展,首先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服务产品同其他劳动产品一样,用于交换时就成为商品。体育服务产品能够用于交换,因为它具有可消费性和实用性,能够满足人们的健康、娱乐、享受等需求。利用云南的体育资源,加强市场要素合理有效的资源组合,充分借助昆明、红河、玉溪、等经济发达地区良好的场馆条件,承办国内外综合的大型比赛,以及精彩的体育表演。其次要了解人力投资的重要性。发展经济人口质量问题是比土地、人口数量更为重要的问题,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

总之,云南要想发展体育产业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快云南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大力培养懂经济、懂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有计划地培养体育产业的专门人才,加强职业培训,建立完善的体育产业方面的资质认证制度,促进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开放云南体育产业市场,建立健全的市场制度,减轻企业的负担,政府部门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体育市场管理法规,提高体育产业的经营水平,扩大经营容量,创造一个有序的竞争市场环境,吸引社会外资企业的融入和投资。云南体育产业发展应不断挖掘和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和配置,使云南体育产业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李宗浩.体育经济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2-26.

[2]鲍明晓.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2-23.

[3]伍少利.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3,5(3).

[4]饶远,张云钢,田世昌.云南体育产业发展模式探索[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3).

上一篇:论高中英语的新教学与新问题 下一篇:舞韵瑜伽:全新的舞蹈健身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