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与反思

时间:2022-09-04 09:34:17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与反思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以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从各个方面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休闲娱乐的方式。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我们正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及教与学的方式、评价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结构,有效地进行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要将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地整合起来。这十多年来,我就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方面作了一些肤浅的探讨,现在结合自己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谈一些浅见和体会。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前提

(一)转变观念,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把人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样的观点已经提了许多年,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始终还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真正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还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过程,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尊重学生的生理需要、情感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当教育教学真正跳出了急功近利的藩篱,真正跳出了应试教育的狭隘圈子,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生存时,我们对教育教学资源的处理才能真正走向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让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构建信息,终身发展

建构主义学派强调,每个学习者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的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和赋予这些经验的意义,去积极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一味消极地等待他人知识或经验的传递。教师作为文明的接受者和传承者,理应努力钻研,积极探究,创立新型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分析、加工、提炼、筛选信息的能力,以此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有效前提是:以“以人为本”及“建构主义”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的操作要点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是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的最主要方面。

(一)巧借课件,激发兴趣

语文课堂,首要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此时,课件作用甚大。如我在教学鲁迅的《雪》时,就先选取了江南的雪景和北方的雪景图,同时伴着殷秀梅那深情款款的演唱《我爱你,塞北的雪》,引领学生进入比教材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使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兴奋点,使他们对课文的学习也跃跃欲试了。

(二)巧借课件,营造氛围

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几乎都是文质兼美的,其间闪现着人性的光辉。但是,对于读图时代长大的90后学生们,只靠文字,这样的感染力毕竟是有限的,还得寻找多种表现形式,多媒体课件就是很好的选择。此时教师若能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课件设置相关的氛围,让学生在或慷慨、或壮美、或幽默、或讽刺、或宁静、或凄婉、或忧伤、或沉重、或喜悦的氛围中朗诵涵咏,用心咀嚼,那必定会使学生突破一马平川式的泛读,必然熏陶渐染,设身处地地融入文中景、文中情,更好地领悟作者的情感。比如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弥漫全文的是对侵略者的愤懑,对故土家园之思,捍卫家园的决心、信心和勇气,学生们单单靠字面朗读,有时并不能恰如其分地传达出作者心中的痛与伤。若是借助多媒体技术,用幽怨哀婉的的曲子配上如泣如诉的朗诵,更衬以东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的背景,相信学生一定会沉浸在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愁绪里、伤痛里,对课文的领悟也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三)巧借课件,突破难点

语文课本中遇到有些比较复杂的推理细节,疑难问题时,心欲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特别需要教师及时而有效地启发、点拨。而有些难点问题,即使教师费尽唇舌,学生也会懵懂无知,此时若借助多媒体课件就可以有效突破课文难点。比如,教学《斑羚飞渡》一文,学生对斑羚“飞渡”过程始终不甚了解。如果我们用多媒体手段制成动画,形象地展示斑羚如何飞渡自救,如何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老斑羚如何像火箭般可悲地坠落,我相信学生对这个悲壮场面一定会终生难忘。

(四)巧借课件,化静为动

因为多媒体课件具有集文字、动画、声音、图像于一体且可同时进行展示的优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动静或方位的转换,变不易理解和观察为容易理解和观察,变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扩大学生的认知空间,缩短学生的认识过程,减少学生想象的困难,为学生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飞跃提供了有力支持,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反思

当然,凡事总有个度,我上文所指的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种种益处,目的是进行情境创设,是为了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已有图式或背景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为学习新的知识作好准备。这就是新课程标准强调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目的,但并不是说信息技术使用越多越好。事实上,教学实践中,使用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课件使用过多过滥,导致一些负面作用,这样的报到已经屡见不鲜。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种新兴科技,正如所有的科学技术一样,是一把双刃剑,可以造福教学,也可以影响甚至阻碍教学。作为当代教师,既不能对高新科技退避三舍,敬而远之,消极对抗;也不能凑热闹,过分依赖,表演些精致而虚空的东西,甚至“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让语文学科沦为一种没有标准的学科,成为那些新兴技术的附属品、试验品。这就是新课改中最不愿看到的结局了。要做到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水融的整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以开放的心态和能动的胸襟接受新知识、新的教学手段,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适时、适量、适度,让计算机课件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百法百例》

[3]《教学反思》

上一篇: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浅析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课件教学存在的误区及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