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构筑师生互动的桥梁

时间:2022-09-04 08:13:07

用心构筑师生互动的桥梁

内容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可以说多数阅读课堂就是靠问题的设置而层层推进的。阅读教学能否有实效,取决于问题的有效性。达到有效应做到两点:设计问题要有明确的指向性;问题要指向哪些要素才是有价值的。

关键词:阅读教学 问题设置 有效性

有位教育家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可以说多数阅读课堂就是靠问题的设置而层层推进的。问答,是阅读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一种主要方式,阅读教学能否有实效,取决于问题的有效性。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是有效的呢?我认为,指向明确且有价值的问题是真正有效的问题,它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一.设计问题要有明确的指向性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有时候会很享受那种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喜欢问“是不是啊?”“好不好啊?”“是什么呀?”学生也习惯了老师问这些问题,闹哄哄地答着,到底有多少同学是认真阅读认真思考后回答的,就不得而知了。这些假问题除了使课堂热热闹闹之外,还有什么益处呢?

而有些问题用词过于宽泛,指向性模糊,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领会提问的意图,思考起来有些困难,怎么也答不到点子上,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打击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施。如教学高尔斯华绥的作品《品质》时,教师想要引导学生对格斯拉的形象进行分析,如果抛出“格斯拉有着怎样的品质,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这样的问题就比较宽泛,学生不容易回答。如果换成“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格斯拉?我们能从中感觉出格斯拉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身上有着哪些光辉的品质”,这样的问题就比较具体,能促使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并进行思考。

在课堂提问中,用词要简洁扼要,尽量不要出现同一语句的重复、口头禅和语气词的重复,要尽量少使用“你认为这篇文章好在哪里”“请同学们谈谈读这篇文章后的感受”之类的笼统的语句,而应该进一步向学生指明从哪些方面来谈文章的优点和读后的感受。

总之,用词具体明确,能给学生迅速指明思考方向的问题才是指向性明确的问题。

二.问题要指向哪些要素才是有价值的

1、问题设计要有“语文味”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问题设计也应该充分体现这一特点,立足文本,问出语文的情趣意味来。现在为了追求语文课堂的丰富和热闹,大量非语文的因素涌进了语文课堂,语文课仿佛成为了综合课,承载了太多本不应该承载的内容,课堂问题的设计似乎也失去了语文的味道。有位老师执教周国平的《直面苦难》,在简单地分析苦难的涵义后,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苦难,你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随后就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总结了我们面对困难应该采取的几种态度。课堂气氛非常好,学生发言非常积极,但回答主要涉及平时的生活经验,已经远离了文本,更像是一堂进行思想教育的班会课。如果能从语文的角度入手,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有哲理性的语句,体会其语言上的特点,再联系生活谈自己的感受,也许会更好一些,更能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的味道,体现在对文中词句的积累和理解上,体现在对文本语段的体会和生发上,体现在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上,而我们设计问题也应该紧扣这些要素,让语文课堂真正有语文的味道。

2、问题设计要指向教学的重难点

结合教学目标,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可以从教材的思路、教学重点、学生学习的难点出发,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关键,也就是说,通过提问,促进学生思考,把全文的精华呼唤出来。如学习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1)题目“一个人的遭遇”中“一个人”是谁?(2)这是怎样的一个人,有怎样的遭遇?(3)为什么会有如此悲惨的遭遇?(4)作者写《一个人的遭遇》只是为了表现特定的某一个人的遭遇吗?(5)这样写是为了揭示怎样的主题?(6)最后一节中,“我”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几个问题显示了课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把学生的注意力牵引到课文的重难点上来。问题弄清楚了,课文的重难点也解决了,课堂教学效率也提高了。

3、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中提出课堂问题包含六个水平: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这既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思维过程,又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问题设计要有梯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的规律。如有一位老师执教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先提问“这篇散文的抒情主人公是谁”,在明确“他”是抒情主人公后,问“同学们能不能把文中‘他’的信息提取出来?‘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提取信息是个相对简单的工作,而要概括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就显得有些宽泛,这位老师特意设计了一道填空题“‘他’是一位 的游子”,这就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联系找出来的信息,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他”是一位思乡的游子。随后这位老师要求学生阅读文本,并且拓展引用了蒋捷、李清照、元好问的词曲,瑞典汉学家马悦然的《另一种乡愁》,余光中的《珍妮的辫子》,再次提问:“他”是一位 的游子?(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水到渠成地得出:“他”是一位思乡、眷恋祖国文化的游子。这样的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容易接受。

4、问题设计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

美国学者大卫·博金斯说:“我们并不欠缺知识,我们非常欠缺的是运用知识,欠缺的是思考性学习。”优化课堂提问,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是我们每位教师都要力争做到的。提问要有思考性,问题设计宜曲不宜直,要有一定的思维“坡度”,就像爬坡一样,得用点劲,经过一番思考进行推理、判断才能回答出来。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内三五秒钟就有多数人‘刷’地举起手来,这是不值得称道的”。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对教学是毫无作用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领悟能力。

但是,思考起来过于艰涩的问题,学生又会因畏难情绪而放弃,所以设计问题既要指向学生的思维训练,也要指向学生的兴趣点,从而吸引学生去深入思考。通常的策略是,于无疑处设疑,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障碍,让学生有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以前教学鲁迅的《药》时,我特意提示学生注意容易忽视的三个“好”——康大叔的“包好”、花白胡子的“全好”、小栓娘的“便好”,问:这三个“好”是否可以互换?让学生在这原本会忽略过去的“无疑处”作进一步的思考,更好地理解了小说的主题。另外还可以给出一些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比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对“人间如梦”的理解,比如《沂水春风》中对孔子为什么赞成曾点的理解,因为这些问题学者也没有最终答案,所以学生兴趣大增,思考后回答起来也信心百倍。这样的问题也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激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在提问后还得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不能太快给出答案,或者立即肯定或纠正学生的回答,否则,学生就会失去思路趋于完善的机会,进而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提问是一门艺术,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上述提到的要素也不是截然分开的,一个指向性明确而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既是有语文味的,也是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并且能促进学生思维训练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勤思考、多分析,用心构筑“提问”这座师生互动的桥梁,走过“山穷水复疑无路”,到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想境界。

王春,教师,现居浙江绍兴。

上一篇:对广告谐音词的思考 下一篇:高考语文备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