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下的通识教育模式探索

时间:2022-09-04 07:08:41

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下的通识教育模式探索

摘要: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对于学生来讲是有着现实意义的。大学英语课程与通识教育的目标存在着相当大的相容,也是大学整体教育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容忽视。本文针对国内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加强人文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英语综合能力、完善教学体制和教学评估体系等一系列举措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相信在通识教育的不断完善发展中,会有更多的大学生从中受益。

关键词:通识教育;英语教学;现状;改革

一、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可是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80年代中期,中文“通识教育”一词由台湾学者根据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education的思想翻译转换而来。翻译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通”和“识”的解释。在此之前,有人把general education译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通才教育”,将liberal education译作“自由教育”、“博雅教育”。

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易经》中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淮南子》中说“通智得而不劳”。通识教育可产生通人,或者称之为全人。《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读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扬雅言,审定文牍,以教授为师者,通人也”,“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权达变,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

国学”是西学背景下对民族学术文化的总称;西学在经历现代化之后出现了严重分化,中国文化又在不断地西化中被外来范畴所割裂。作为对中国教育体系过于西化的反弹,“国学”恰恰代表着中国通识教育本身。尽管这种意义上的“国学”与眼下太过西化的教育体制格格不入,我们还是必须澄清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当中华文明还像是个正常文明的时候,通识教育原本正是其教育的主要内容。的确,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之初,不管中华文明缺乏什么,也绝不缺乏通识教育。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说道:“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也就是说,至少是按照严复的判断,相对于具有专业钻研精神的西方人而言,当时的中国人,反而是更偏向于通识、通才和通人。不过,除了像严复那样的留洋学生,当时的中国学者,非但不会觉得这种“中国夸多识”有什么不好,反而会以此种通识为荣,因为历史上的大儒,从孔夫子到朱熹,从王夫之到顾炎武,早就为他们树立了这方面的榜样。即使到了今天,我们还能从钱穆当年的文章中听到这样的历史回声:“中国学问经史子集四部,欧阳修已一人兼之。其实中国大学者尽如此。中国学问主通不主专,故中国学术界贵通人,不贵专家。苟其专在一门上,则其地位即若次一等。

可见,我们的文明在权衡价值与效率时,宁愿要通儒的人格,也不要专家的机心。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说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好;事实上,反观全世界任何延续至今的正常的古代文明,也一定是以通识教育为先的。因为任何文明需要自我赓续,一定要让已有的文明成果被广泛接受,否则它们就无法进行大体不走样的自我复制,其教育目的就会谬以千里,其文明就会日趋式微,也就很难被后人所知了。

三、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和通识教育

教育部2000年初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这一规定突出了听说能力的培养,而综合运用能力指的是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运用能力的总体水平。可以说,从1985至2001年这段时间。高校英语的教学要求主要侧重强调语言的本质是交际工具,要求学生要掌握好这个工具,能够运用它进行有效的交流。2002年,通识教育成为国内高等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到了2007年,高校的通识教育研究在质和量上都有了重大的进步。

2003年和2007年国家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涵盖以下内容:大学英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育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学要求中明确了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技能的教学,而且将语言所附着的文化本体也列入了教学的范畴之内。可以看到,大学英语教育的教学目标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渐行渐近,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通识教育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起到的传播文化、提升人文素养的作用将是不可替代和意义巨大的。

四、大学英语通识化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通识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通识教育存在的合理性。而现今教育制度的漠视通识教育及其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愈发表明了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所在。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全球化趋势所带来的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碰撞,迫切需要大学的通识教育。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整个世界日趋一体化。在此一体化的过程中,首先即会碰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便是不同文化之间冲突碰撞的问题。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社会里,我们必须要相互尊重各种不同的文化,必须要学会欣赏其他文化的长处,而不能以自己的文化固步自封,当然,同时不能去闭着眼睛一味盲目崇拜。当代教育的日趋专业化,不仅使人变成了单向度的,而且知识也变成单向度的。知识与人的基本情感、道德伦理开始划清“楚河汉界”,使整个社会日趋冷漠、无情甚至是残暴。面对这种问题,我们不能不承认,正是我们大学对于通识教育的不够重视,才引发了这一系列问题。

2、我国高校长期实行的专业化教育模式迫切呼唤大学通识教育的出现。

专业化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定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中的选择。这个选择尽管在当时有合理性,对我国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缺陷也是明显的。过分强调专业划分,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一个狭窄知识领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社会生产的发展日新月异,旧工作岗位不断消失,新工作岗位不断出现。而高等教育中专业的变化,已经无法跟上社会职业的变化。过去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专业对口”已经不再是一个目标了。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做得越好,学生就越难适应变换了的工作,情况可能越糟糕。应对工作岗位的变化,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似乎比专业化更为有效。而当前的产业升级和建立创新型和谐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培养深人了解人性、市场和社会的人才。

五、目前国内大学英语教学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惊醒交际,同时争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1.英语教学功利化、粗陋化、厚黑化

通识教育的课程,第一是非常有趣也非常有用的,第二是对一个人将来的发展非常重要。我们常常听到企业界的人抱怨现在的学生没有创新能力,没有领导能力,没有口才,没有幽默感等等。这是对的,为什么没有?因为他们没有受到很好的通识教育。这里面包含了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通识教育跟专业教育冲突,抢时间、抢地盘,但其实你只要多读一些书,你就会知道,学问之间是相通的,而通识教育能帮助你接触到这些方面。胡适先生有过两句话,为学要如金字塔,又能广大又能高。其实后面还有一句,才能历久不朽。

通识教育的课程,第一是非常有趣也非常有用的,第二是对一个人将来的发展非常重要。我们常常听到企业界的人抱怨现在的学生没有创新能力,没有领导能力,没有口才,没有幽默感等等。这是对的,为什么没有?因为他们没有受到很好的通识教育。这里面包含了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通识教育跟专业教育冲突,抢时间、抢地盘,但其实你只要多读一些书,你就会知道,学问之间是相通的,而通识教育能帮助你接触到这些方面。胡适先生有过两句话,为学要如金字塔,又能广大又能高。其实后面还有一句,才能历久不朽。教授格非直言,“高校不见得比社会更纯洁”。这十多年来,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学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更多年轻人有机会上大学,这是巨大的成就。但是,从多数大学目前的情况看,前进中也出现新的问题,原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长年久居高校,深谙其中之道,痛批大学五种“重病”。我国高等教育当前的办学现状,如果不推进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都成为贩卖的商品,最终走向“粗陋化”、“厚黑化”已不可避免大学问题是体制问题。

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的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和心理素养。

2.英语应试教育,淡化专业,难以就业

如何处理好通识教育和专业化教育之间的关系?这是在讨论中大家不约而同提到的最大阻力。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甘阳说:“相当多地方的通识教育一开始很有声势,但是最后无疾而终,就其本性而言是非就业趋向的教育,大学本科生必然要考虑就业问题,这里存在张力。”“实施通识教育首先要破除观念上的障碍。”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的观点是:“专业化不等于职业化。在不少大学里,职业化变成了一个主要的行为,大家都要考虑培养的人是否适合职业的需求。而职业化的教育背离了通识教育的目标。”许智宏也指出淡化专业受到院系的阻力:“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习惯于按照专业来培养学生,我们每个院系希望扩大本系的规模,其实应该把全校的学生作为你的学生,而不仅是你的系的学生才是你的学生,但是这一点并不是每个教师都理解。”在这一点上,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也曾撰文指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完全对立的关系,通识教育所排斥的,只是当前被高度片面化和极端化的专业教育。贯彻着博雅精神的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精神并不二致。

而甘阳则认为本科就应该淡化专业,目前各大学专业本科就业去向统计,都表明除了自然科学类以外的各类专业毕业生,真正从事本专业工作所占的比例并不大。研究生才需注重专业教育。

3.教学内容和模式陈旧,教师队伍通识化程度不高,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

传统英语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学过程比较机械,教学内容往往会脱离真实的语言环境,枯燥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板书过多,相对减少了教学的信息量,增加了教师的劳动量并花费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传统教学过分注重语言表达形式,而忽视语言表达功能。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一般遵循“单词—课文—语法—练习”这一教学程序。这种程序可以帮助学生打下比较扎实的语言基础,但是我们的学生背了许多语法规则,记了许多单词,却不知道如何运用。

目前,多数高校在英语教学中仍采取单一的“统一式”授课方式。课堂上,教师控制一切,呈现一种“单向交流”、“满堂灌”的授课形式,学生“全场听”;教师写,学生抄。以这种方式进行大班化英语教学,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只有消极的知识输入,很少有积极的知识运用和输出。教学内容陈旧,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常情况下,多数大学英语教师都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统一英语教材逐课讲学,很少考虑到所学内容是否实用,很少给学生补充一些新鲜的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英语材料,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和积极主动性。

六、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要求我们培养多元复合型人才,同时要求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发展,也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目标要求。因此。加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适应通识教育的发展和需要,是当前大学教育首要完成的任务,也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如何更好、更快地达到这些、目标,本人作者提出了针对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1.英语教学注入通识教育部分,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

在高等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上个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经历了从“试点”进而到全面推进的过程,借用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的观点,就是经过了从“三注”、“三提高”到“三结合”的过程。他曾经指出,这一改革对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从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按照我国高等教育当前的办学现状,如果不推进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都成为贩卖的商品,最终走向“粗陋化”、“厚黑化”已不可避免。复旦学院着力推进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力求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单纯的“知识视域”,从培养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一代新人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能够帮助其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课程。

通识教育理念已经逐渐转化为丰富多彩的实践。通识教育,与一般的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很不一样,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一种养成教育。因此,通识教育的实施,就不能靠一些硬性的办法。高等学校的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认为需要下面三个方面措施的配合。首先,建立一个好的课程体系。其次,要求在每一门文化素质课程中贯彻文化素质教育的精神。最后,通过第二课堂和学校校园环境来达到文化素质养成的目的。

综上所述,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是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在认识上逐步深化的结果,也是源于实践的总结。尤其可贵的是,他们以教育工作者高度的历史责任感、饱满的热情积极从事着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不仅提出了众多价值的实践模式,而且通过实践使得通识教育的理论不断得到充实、丰富。文化素质教育不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成为一个实践问题。它能够成为全社会参与的探索过程,应该是最可喜、也是最有价值的成果。

2.提倡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通识化

从宏观上讲,十年来加强大学通识教育的系列课程与教学改革,重新奠定了通识教育在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并且做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从战略的高度对实施通识教育的意义、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有了清晰的认识,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确立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即:我们的高等教育是“育人”,而绝非“制器”;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而远非只是训练技能;是把培养学生如何正确地做人与如何正确地做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受到西方实用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当前国内大学英语课程过度地重视语言的工具性对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倍加推崇和强调,而对英语课程的实质性知识内容反而却相当忽视,由此造成的后果显而易见——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手段。首先,学生兴趣索然,学习效率低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学首先应该与不同专业的知识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熟悉感兴趣。另外,教师也要竭力提升和扩充自身的知识结构,不能除了语言之外别无所长,导致自己的课堂沉闷缺乏文化内涵和吸引力。同时,教师还应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内容、多媒体辅助、师生角色互换自由讨、模拟辩论等形式都可以积极尝试。

3.培养多元复合型的人才,需要具有多元素质的教师队伍

从应试教育的篱笆中走出来,较强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形成科学的关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哲学观和方法论。伴随着认识的深化尤其是经济社会的变革,我们逐渐突破了就教育论教育的思维框架,不再把文化素质教育简单地看作是对50年代以来过分专业化的“纠偏”或者“修正”,而是把通识教育逐渐地理解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内在要求而确立的一种符合规律的教育模式,认识到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实施通识教育的根本依据之一。

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师在综合英语类课程的教学中除了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外,还有更多可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就是说,除了开设基础英语课程外,还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开设其他选修课程,可根据学生的喜好,以及强弱优势来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样可以从多方位开发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但是,要达到这些目标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批经过了通识教育洗礼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同时还要在多个领域里有所建树,是个名副其实的素质教育者。这些无疑是对现在的英语教师们听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培养这样的教师队伍的学院提出了新的目标,新的课题。

4.加强和完善教学体制和教学评估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方面,采取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作为课程教学的指挥棒。评价体系对教学起到决定性的指导作用,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要充分体现大学英语教学作为通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需要改革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估可以采用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记录、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多种形式,以便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价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终结性评估是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时进行的总结性评估。终结性评估主要包括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这种考试应以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不仅要对学生的读写译能力进行考核而且要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考核。此外,还应丰富评价标准,综合考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非割裂地评估学生的词汇量、语法知识、阅读、听力和写作能力。考试命题应更富有时代性和实用性,适当地缩小客观题的比例,加强对语言运用技能的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完善其评估职能。此外,很多高校吧学生的四、六级考试成绩与学位挂钩,没有四、六级考试的合格证书就不允许毕业,就不给办法学位证书,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英语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从而阻碍了学生自身英语综合能力水平的提高。这样的作法,学生最终学习的都是一些“哑巴英”或“聋子英语”。

尽管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可是对于具有不同文化和母语的人群而言,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去编写同一种通识教本。短期来看,作为我们相对可控的迫切目标,首先必须在中文世界里,设计出既符合文化传统、又符合世界潮流的通识课程。——需要小心平衡的是,在这种设计工作中,既需要尽力恢复国学的地位,以便激活民族文化的活力,又必须在内心中跟世界对话,而不能让那些被激活的传统跟我们从理性上可以接受的世界潮流,表现出或潜藏着不可化解的冲突。

七、结束语

当前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新一轮改革的重点是实现从教学形式到教学内容的根本转变,而用以英语为载体的通识类课程替代以语言教学为主体的大学英语课程,从而实现从语言技能培养到通识教育的转变势必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美国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历史悠久、体系完善,其成功的通识教育教学模式给我国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诸多启示。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关系着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在访谈中,李昕表示,“现在学校里的学生读人文书读的非常少,很多哪怕是读经济学,读法律学的学生,也不读人文书,这样就把自己的知识面搞得太窄,而且自己的人文素养、人文背景就太单薄了。所以现在大家都在感叹,年轻一代的知识分子已经不再是人文知识分子了,现在的知识分子叫技术知识分子。而对于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培养真正的“人文知识分子”,李昕认为:“学校要大力地提倡通识教育,就是现在大学分科太细了,文理不通,应该有一些通识教育的选修课,让学生自由地去选择,便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兴趣。”

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对于学生来讲是有着现实意义的。相信在通识教育的不断完善发展中,会有更多的大学生从中受益。通识教育为大学整体教育重要的一环,其旨在于培养学生作为知识份子,具备思维能力和意向,以理解人类及现代社会所关心的问题.通识教育目标在引导学生拓展全面的、综合的能力,同时,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长远来看,作为全球共同努力的目标,则需要在持续的文明对话中,经由艰苦而平等的商量与研讨,共同制订出多元一体的、全球化时代的人类通识,那通识必须建立在各民族的国学(包括西学)之上,而保证它们既相互重叠、又各有侧重。而且相互重叠的核心部分,必须具有足够的确定性,以确保人类的和平共处;那各有侧重的部分,又必须具有足够的浓度,以确保每一种宝贵文化的原生态与生命力。这当然是一个相当遥远的目标,然而却是惟一可欲的目标。也就是说,只有等思想奥林帕斯山巅的诸神们逐渐相互信任并达成共识,全人类才有可能沿着这种共同理念的指引,展开真正有效的当代通识教育。(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龚好玲.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英语教育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2008(1):7-11.

[2]范琳.认知方式差异与外语的因材施教[J].外语教学,

[3]朱清郝再李文通识教育理念下的生命科学教育[J].教育艺术,2009,(1)

[4]李曼丽.通识教育——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2(3):83-88.

[5]章黉.从通识教育视角探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D].上海交通.101-104.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赵强.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发展历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

[7]李曼丽通识教育——种大学教育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8]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台北:台湾师范大学书苑有限公司,1995:58.

[9]大学校长与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哈佛大学的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1993.

上一篇:基于任务导向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改革 下一篇:再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