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吴哥艺术

时间:2022-09-04 06:19:30

浅谈吴哥艺术

2013年1月18日至22日,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和《雕塑》杂志社的组织下,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些雕塑家和相关人员,前往被誉为东方世界“四大奇观”之一的吴哥窟观光学习。一行人在5天内跑马观花走了吴哥国家博物馆和吴哥城内外大小十几处遗址,造访者无不对吴哥的巨大建筑奇观和精美的雕刻艺术深感震撼。而今,那片神奇的土地已恍如隔梦般远去,但一连串的疑窦,仍在笔者脑海中盘旋:在那座至今仍令人难以置信的神秘城市里,曾经发生过什么?那些依附在各种建筑上的众多雕刻图像,表达的是什么内容和宗教思想?其艺术渊源来自哪里?如何区分和认识这些看上去繁纷复杂的艺术样式和风格?本文仅就平日所习及参观所得,粗述如下:

一、对“吴哥窟”释义的理解。

去了吴哥,才知道“吴哥(Angkor)”,为“城市”之意,并有大吴哥、小吴哥之分;大吴哥是指吴哥城,小吴哥是指吴哥寺。“吴哥窟”一般多指吴哥城中的吴哥寺。依笔者原有理解,所谓“窟”,是“洞窟”之意,它可能是天然的,也可能是人工开凿的,但一定是依附于天然固有的石质性山体,略加雕凿或完全雕凿而成的。可吴哥地区的所有古建筑,全都用砖块或石块垒砌,再行雕刻而成。据说,吴哥地区现存的古建筑所用的石块,比古埃及金字塔的还多;城市占地面积,比现代的巴黎还大。这样看来,“吴哥窟”之译名,应作别一番意义理解了。

二、吴哥历史

世界关于柬埔寨的文字记录,以我国史书中的扶南国最早,其原始居民为高棉人(Khmers)。扶南,意为“圣山”。扶南国(即水真腊)是公元3世纪柬埔寨境内出现的有组织的国家之一,在今交趾支那地区。另一国家为真腊(陆真腊),位于今老挝一带。6世纪中叶,陆真腊取得霸权,开始建立柬埔寨古代历史上的大帝国。9世纪初,真腊王国的政治中心确定在洞里萨湖(Tonl-e-sap)地区。9世纪末迁往吴哥城,直至13世纪初,吴哥城是高棉帝国的首都,统治着印支半岛南端至中国的云南、越南和孟加拉湾之间的大片土地。此间,他们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兴造建筑,以为国都增色。13世纪初,帝国国势渐衰。1431年,泰族军队洗劫了吴哥,国都南迁金边,城市被废弃。

此间的9世纪初,阇耶跋摩二世(802~869在位)推行印度教,自称是“湿婆”天神的化身,建造了以供奉象征国王权力的湿婆神的林伽庙塔山,并把它看作帝国的中心,民众崇祀的圣地。他死后,该山成为他的陵墓。后来,所有的继承者都仿效他建造了庙塔山,大规模的建设历时三百年。建筑及雕刻反映的内容有印度教崇奉的湿婆、毗湿奴诸神以及大乘佛教思想和观世音菩萨等。吴哥地区庙塔林立,45公里范围之内,建有大小圣塔和庙宇600多座。其中,以吴哥寺最宏伟杰出。12世纪下半叶,又建吴哥通王城,城内有王宫、巴扬寺等建筑。据元人周达观记述,13世纪末吴哥还是兴盛的大都市,但兴造大规模的建筑已经停止。至16世纪,已沦为莽林丛生的废墟。

直到1860年1月,法国博物学家亨利·穆奥,寻觅到吴哥,在被巨树莽草覆盖的宏伟建筑的高墙上,看到神秘微笑的面孔,和爬满植物却满刻着各式花纹的建筑,才使这座古都一下子穿越了几世纪的沉默,最终被世人周知。后来,这座城市得到清理和修复,并被一些考古研究者渐渐揭开了它的历史面纱。当然,其中还夹杂着一些盗贼和文物贩子的破坏性盗掘,致使吴哥的许多艺术精品流失海外。

中国与柬埔寨并不是邻国,但自三国孙吴时代起,就与之保持着友好往来。13世纪末,元朝周达观率使团至真腊逗留一年。回国后撰写的《真腊风土记》,生动详细地描绘了吴哥城中的建筑和雕刻艺术,并记述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以及山川、物产、风貌、语言和文化。该书是现存同时代人对吴哥当时社会状况的唯一历史记录。据说,法国人亨利·穆奥正是得到了此书的译本,才按图索骥,寻找到吴哥的。

吴哥遗迹主要是宏伟的建筑和精美的石刻浮雕,包括王城、王宫、寺庙、陵墓及由水库、水池、运河组成的庞大灌溉系统。吴哥在建筑形式和装饰风格方面,前后有很多改变。本次往吴哥遗址的参观学习,虽浮光略影,却让我们真切地初识了吴哥艺术的伟大面貌。现暂将其分作四个问题:吴哥艺术的源头,吴哥前期,吴哥早期和吴哥晚期加以简述。

三、吴哥艺术的源头

吴哥艺术的源头,与印度教关系密切,在吴哥城外暹粒河的源头的河床中,发现了一大片密集的石雕,雕刻的全是Linga()和Yoni(阴具),前者是象征男性生殖器的,后者是象征女性生殖器的阴具。因此,这条河又被称作千阳千阴河。这些雕刻形象,与吴哥城中印度教寺庙中供奉的Linga和Yoni的样式完全相同,象征着对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永恒精神的崇拜。

早在公元一世纪,高棉人就受到印度文明的熏陶,建立了王国,他们采用古梵文为宗教的和宫廷的文字,崇信婆罗门教与佛教。据现存的梵文和柬埔寨及中国文献记载:当时柬埔寨的两个主要国家扶南国和真腊国“是由于印度的婆罗门人伽文德努邪,娶了当地的女王苏摩而建立;又公元659年卡姆人的碑铭说,是和龙女结婚而建成的”。由此可见,在柬埔寨国家形成的初期,印度文化就对它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它的艺术是与从印度传来的宗教艺术密切关联的。

四、吴哥前期艺术

公元800年建于迁都吴哥之前的罗洛士遗址,是吴哥高棉艺术的开端。它位于暹粒市东南11km处,遗址由巴孔寺(Bakong)、普利哥寺(Preah Ko)和罗雷寺(Lolei)3座寺庙组成,3寺相连,绵延大湖东岸逾3km。巴孔寺是其中规模最大且最重要的寺庙,曾是真腊初建时期城市中心的大型庙宇,是第一次用曼陀罗形式(即建筑中所有结构形式的安排,其数目都表示着一种宗教理念)盖成的三神庙。从坛座平面的底部,层层叠涩缩小并增高,攀爬上5层坛台,象征着与天神的相接。普利哥寺是完成于880年的小型宗庙,该寺建筑底座为高高的台基,上有6座塔,塔上均篆刻梵文,是因陀罗跋摩为他和父亲、祖父及其各自的王后修建的。罗雷寺建造在高棉历史上第一个人工水池(现在是稻田)中央的小岛上,是阇耶跋摩二世迁都吴哥前的最后一个主要寺庙。

从建筑布局来看,这些寺庙的周围原先都环绕围墙,如今只剩些许的遗迹。在围墙的两边或多边,与入口石塔相交,这是该时期或更早期的革新建筑。建筑平面呈方形,上层有叠塔。罗洛士的建筑群中,还出现了平面矩形的藏经阁,顶篷呈弧形,并带有三角墙。一座寺庙一般建两座藏经阁,分别位于通向中央圣所入口石塔的两侧。

从建筑样式上看,此时期主体建筑都是孤立的砖塔形,石柱通常作八角形,与吴哥时代的伟大建筑迥然有别。建筑材料多用红砖,表面敷用参以糯米的几公分灰泥后再行雕刻。可以说,建筑的每一立面上,多有细致美丽的浮雕,但室外浮雕多已脱落。

本期造像内容,以迦罗(和尚头)、骑在揭路荼上的印度湿婆神和奥克沙拉女神(飞天)为常见,还有周围的侍卫和小精灵。那些镌刻在高墙上几近圆雕的女神,头戴角椎形宝冠,臀部斜耸,双乳丰满圆润,充分反映出源自印度笈多艺术的一些特点。而在博物馆里见到的一件无头神像,身躯健美,肌肤圆润,胸部健康饱满,下身着裙,衣纹简洁精练,但绝无来自印度的明显的性特征,颇有受我国唐代雕刻技巧影响的痕迹。

据一些艺术历史学家说,罗洛寺群建筑过梁上的浮雕装饰是“所有柬埔寨艺术中最美丽的”。可能正是因为砖上的灰泥容易剥落,后来的吴哥建筑便放弃了砖灰材料,改用石头建造。但正是由于这些早期的艺术实践,为高棉艺术奠定了细密如画的雕刻传统,使后来的雕刻工匠也能游刃有余地在石头垒砌的建筑上,雕刻出尤如刺绣织锦般精细的花纹装饰。

五、吴哥早期艺术

迁往吴哥城后的城市建筑,是根据印度古代宗教宇宙观的寓意设计的。中心为一寺庙,代表宇宙的中心须弥神山。由此有4条道路通向东西南北四方,代表宇宙的基本方向。寺庙则以1座或呈梅花瓣形展开的5座,即中心和四角各一座,中心主塔最高,象征须弥神山,周围的建筑代表世界的实体。这次参观的巴肯寺、吴哥寺、女王宫和班迭斯雷寺为此期的典型建筑和雕刻。

柬埔寨的古建筑神庙,多建围墙,四面开门,包括一个有前厅的入门,其顶上饰有阶层式的方尖塔。10世纪出现了排列在平台上的塔群,如豆蔻寺(921年)、东梅奔(951年)的双子塔,而空中宫殿的中心塔则矗立在有回廊的祭坛之上,11世纪初的茶胶寺(1001年)是典型古印度式金刚宝座塔,有5座宝塔在3阶宝座之上。

始建于893年的巴肯寺(Phnombakong),位于吴哥王城南部,建筑风格与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大塔相似,整个建筑是一座曼陀罗。砖石混合结构,方形台基高13m,分作5层,底部边长72m,台顶有5座尖塔。底部及每层四周均列砖塔,层层套叠,共108个。印度教认为,108象征着宇宙中最圆满的数字。在巴肯山上,可以俯瞰到当年吴哥城城市规划的全景。

吴哥窟,即吴哥寺(Vrah Vishnulok),意为“毗湿奴的神殿”。建于苏利耶跋摩二世时期(1113~1150),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也是该地区唯一坐东面西的寺院。从飞机俯瞰图像上看,寺院被浓郁苍莽的丛林和护城河所环绕(图4)。院墙两层,第1道门楼上峙3塔,从东门至内围墙入口,修一条既宽且长的石砌甬道(347m),甬道两侧由西向东各置一藏书室和池塘。在宽及9.5m,高约1.5m的甬道两侧,有巨蛇形护栏,护栏两头作升起如扇面展开的七头蛇浮雕,以象征宇宙的初创力量。在甬道两边生满莲花的池水中,日出时可看到完整且美丽如画的吴哥寺主体建筑的倒影。进入内围墙,恢宏的主殿兀立在中央,下建3层台基,第一二层为长方形,第三层为正方形,台基通高23.5m。每层台基的周边环绕以回廊,回廊四边中央有石雕门楼,回廊一层比一层高,每层以石蹬相连。在台基的顶部,筑塔5座,亦如梅花骰子5点排列,四隅较低,中央较高,中心塔的通高达65.5m。总体样式与印度金刚宝座式塔布局相似。以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吴哥窟蹬道阶高且陡,充分体现着人的卑微,处处考量着世人欲进入天国世界须付出极大的耐力和勇气。在塔身、塔尖、门楼上,装饰的莲花蓓蕾形浮雕,数目达1万左右。

吴哥寺建筑群以错综复杂的台基、回廊、蹬道、宝塔令人难忘。建筑布局严整恢宏,比例匀称,无懈可击。最可钦佩的是所有的建筑材料,全用砂石垒砌而成,石块间不用灰浆或其他粘合剂,而靠表面的规整形状和本身的重量紧密结合于一体。

吴哥寺留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回廊内壁及廊柱、石墙、基石、窗楣、栏杆上几尽间不容隙的浮雕。成就最高的是第1层回廊巨型浮雕壁画。共计8幅。每幅约高2m,长近百米,全长约800m。浮雕应是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的故事和吴哥王朝历史的图解。从西北壁角依逆时针方向的顺序,西画廊是《罗摩衍那》中阿逾陀国王子罗摩(Rama)击败罗刹魔王罗波那(Ravana)的场面,和《摩诃婆罗多》中佧拉婆族与班度族的战争故事。南画廊是关于吴哥王朝的历史及印度神话中32层地狱和37重天堂。东画廊是印度往世书中著名的毗湿奴搅乳海故事,另外的毗湿奴击败阿修罗的场面为16世纪后人所加。北画廊刻毗湿奴第八化身黑天战胜阿修罗班那。西北和西南角廊的画面较小,多是描述罗摩衍那或黑天的故事。总体上看,浮雕壁画场面宏大,物象十分复杂,但主题明确,具有故事的情节性。如乳海中象征善和恶的众神与众魔的拉蛇大战,描绘了毗湿奴令92尊阿修罗(魔)和88尊天神把蛇王婆苏吉(Vasuki)系上绳索而搅动乳海。整体气势十分壮观,神与魔们个个叱眉瞪眼,弩嘴鼓腹,手握巨蛇,齐力使劲作拔河列队排开的队伍竟达100m!而最两端持五头蛇者,体量较他人要大许多,头作3层,3面脸又作多重,据说这是象征具有无比的神力之意。印度教认为,世间的一切,没有绝对的善与恶,宇宙的发展,是靠善与恶两股力量产生的合力推动的。由于天神与阿修罗的大战搅动了乳海,由此产生了无以估量的精彩生命,图中我们还可见到,在乳海翻卷的浪花里,上层出现了众多狂欢起舞的美丽天神,下层出现了穿行在热带海洋植物间的各类鱼群,以及各种奇异的生灵、动物,壮观、生动而有趣。再如《罗摩衍那》中猴神助罗摩作战图,无数的猴子和身着战服的士官,个个操刀挥戈,人人群情激愤,纠缠扭打,人头落地,好一场混战!还有苏利耶跋摩二世骑象出征图,帝王穿戴的奢华与威仪,士兵整装前后呼应,可谓华盖昭彰,旌旗猎猎,好不威风!总之,雕刻家娴熟地兼用了雕刻与绘画的双重手法,使得浮雕在严谨考究、凸凹有致的雕刻手法的处理下取得了主题明确、宾主有致的艺术效果,并使画面取得了层层推远或拉近的纵深感,其刀法洗练又不失精细,图像丰富又极具情韵,真是名不虚传的世界级煌煌巨制!

六、吴哥晚期艺术

1177年,占婆王国(今越南境内)的掸族首次攻占了吴哥,1181年阇耶跋摩七世率军将其赶走后,于1200年修成的吴哥通王城,标志着吴哥艺术开始了它别具风采的晚期风格。

通王城比原先的吴哥城要小,早期的巴肯寺、吴哥寺等都被隔在了新城之外。晚期建筑和雕刻较早期厚重,但不及早期精致。王城为正方形,有高约7m的石城墙环绕,总长约12km,城墙外的护城河宽100m,它就是元人周达观来吴哥时看到的真腊王城。城墙开5门,即东西南北方向各开一门,东边又加一座直通皇宫的“胜利门”。城门外的大桥两侧,各有27尊跪坐状天神和魔王列像(头戴椎状宝冠者为神,头戴盔甲者为魔),天神表情严肃,魔王面相狰狞,每尊像之间由巨蛇牵连,构成栏杆。这些神魔石像个个高约2.5m,其中有不少已残损。这些应是前述拉蛇大战故事的圆雕再现,以象征善与恶两种势力,在对抗力量中求得平衡与稳定使世界繁昌的理念,以此突显了吴哥王朝对国家政治稳定国运繁昌的祈愿和雄厚实力。城洞之上,筑有3塔,其中一塔正值门洞通道之上者,有前后两面像相对。两侧塔各有一面神,面部分别朝向左右两侧。每塔顶端有一盛开的莲花,花上有一圆锥形之冠。由于阇耶跋摩七世此时改信大乘佛教,神像也改换为观世音自在王。正中洞口,高7m,可容骑象通过。门洞外两旁,各雕3首巨型大象,它们并排站立,伸鼻汲水,象鼻有点弯,长鼻落地时有卷起的莲花和水泡装饰,真实且富有美感。而3头象,是印度神话中最具神力的因陀罗大神的坐骑,吴哥城里的所有3头象,都是在说明天空之神因陀罗来护卫这个政治中心,即国王会出现的地方。

在新城中,开四条大道,从城墙的四门,都可通向位于城市中心的巴扬寺。王宫位于城西北部,面积有150000m2。宫墙高7m,东边开大宫门,南北各有宫门两座。《真腊风土记》描述这座建筑“梁柱甚巨,皆雕画佛形”。但因宫室原为木质,今已无存。遗迹仅有皇宫前面国王听政的基础,现称象台,阶前有雕刻的猎象图以及厅前广场上的小石塔等。

吴哥王城中央的巴扬寺神庙,始建于苏里耶跋摩一世,重建于阇耶跋摩七世末年。寺门向东,寺院中部为二层石砌台基,两层台基四周都有浮雕回廊,上层还有十字形内回廊。建筑面积约为吴哥寺的一半多一点。下层台基长宽为160×140m,高约1m;上层台基长宽为80×70m,高2.4m。台基中央有一主塔,高45m,当初塔可能镀金,即《真腊风土记》中记录的“金塔”。金塔周围列塔20余座,整个台基上共建塔50座,所有塔的四面都雕刻着表情温和的菩萨头像,总计佛像达200余面。人们穿行在深邃的回廊中,在阳光明灭的回廊里,可以见到墙面、屋顶、廊柱、门框的两边都刻有成双成对,翩翩起舞的飞天,而遥望回廊的尽头,几乎都可看到室外塔尖上的菩萨头像,有时其目光深邃莫测,有时却好像闭上了双眼。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线下,巨大的菩萨头像给人的审美感受不尽相同。此期的寺庙的塔顶的4面,都雕有这样的巨型菩萨头像,由此“吴哥的微笑”也成为吴哥艺术的一个象征符号。在该寺内外两重回廊里,还有浮雕壁画。内回廊以佛教神话故事为主,外回廊间为战争和百姓的世俗生活。如战争图表现两军对战,在占婆与真腊打仗的队伍中,竟然出现了南宋军人装扮的图像。在庶民生活图像中,有妇人顶着东西前行,人们扛锄下田,还有射鸟打猎,男女惜别等等,图像以各种树木相隔,流露出一些轻松与浪漫的情韵。与吴哥寺凸凹明显,主题突出,具有体量之感的浮雕不同,巴扬寺为浅浮雕,所以保存状况不甚完好。但描绘的生活细节生动诙谐,刻制的线条轻松流畅,体现出战胜占婆之后,真腊社会所出现的祥和轻松的气氛。

七、吴哥艺术的新生

对吴哥了解得愈多,就愈会发现——当地所有供人参观的庙宇,都是经过人工长年清理、修复或部分修复才对外开放的。参观过程中,我们见到了几处将建筑修复与自然生长的植被共同实施保护的寺庙,即既让几百年生成的大树存有生命,又阻止它继续生长破坏建筑和文物,并可以让人们认识吴哥被湮没在莽林中时的景象。其中,最令大家惊心动魄的是塔普伦寺(Ta Prohm)中的景观,摩天巨树兀立在寺门殿顶之上;庞大的根系像团团被惊散的蟒蛇,纷纷钻进了层层石头垒砌的屋顶缝隙之中;被树根遮避的长廊幽暗歪斜,东倒西歪,令人心生恐怖。有的雕像被藤蔓纠结缠裹,可能清除后马上就会散落开来。这些文物景观,更让我们认识感受到吴哥艺术所面临的危机和困难。

伟大的吴哥艺术是由祖祖辈辈的柬埔寨人民创造的。但这个国家于1960年结束了法国近百年的殖民统治后,又在1975年至上世纪90年代初,经受了红色高棉的暴政统治。目前,这个国家终于迎来了它的和平发展的好时机。随着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将它列入濒危世界文化遗产名单,又号召世界各国为保护吴哥古迹出力,并鼓励柬埔寨政府保护现场。从1993年开始,世界各国包括我国都参与了吴哥古迹的保护修复的工作。我们深信,随着吴哥地区文物的不断修复并得到保护,吴哥艺术会迎来它的新生,让我们为它深深祝福!

上一篇:寻常百姓家的舞台 下一篇:敦煌彩塑的绘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