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随笔(二)

时间:2022-09-04 02:33:05

思想随笔(二)

调查研究

唐朝有个苏味道,作了宰相时,没有什么发明,常说:“决事不欲明白,误则有悔,模棱持两端可也。”所以大家称他是模棱手。晋朝人时间多花在清谈上,不着实际。模棱和清谈的毛病,现在在一些人中还有。治的方法:一是进行调查——掌握材料;二是进行研究——分析规律。否则就不免陷于模棱、清谈。如以模棱清谈为得计,那就无法把工作推向前进。

要了解实际情况,办法是:

听一听——任何地方发出的呼声,都注意分析,不要忽视,不要存主观的成见。

谈一谈——来了人谈一谈,碰见人谈一谈,彼此间谈一谈。所谓“酝酿”,也需要拉话交谈,搜集意见;拉话交谈常常在无意中能得出道理,启发思想。但拉话交谈必须是在“热炕”上,不可在“冷窖”里,即应有一股热情,而不是勉为其难地为拉话而拉话,为交谈而交谈,徒为形式。

看一看——各方来的报告、信件、报纸,都要看。

走一走——有机会就到农村、到市场、到各基层单位、到群众中去多走一下。

听了,谈了,看了,走了,未必就有所得,还须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把感知的材料对照一下,参照过去听的、谈的、看的,初步判断一下材料的真实性、全面性,然后分析其所以然(规律),得出对付的办法。

不调查而说研究,是空谈;只调查不研究,无实用,也许反为调查所误。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判定调查来的材料的正确性。这很重要,常常有材料的来源靠不住的情况。第二步才是从材料中抽出规律,得出结论。

分析,要很客观,从分析中去找寻结论,不可先有结论,然后去拿分析来证明;否则,常常陷入主观主义,

一般了解还应和专门研究结合。许多问题,不专门研究,得不到深入的知识与具体的办法,因而不能解决;解决错了,得了坏结果,甚至还不知道,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很好地调查研究或基本知识的缺乏。

学会动脑筋

人是生活在实际中的。然而有些人身处实际之中,心在实际之外,天天碰着的事,“熟视无睹”,天天做着的事,“漫不经心”。他们感是感了,印象不深,事物的全面未去理会,事物的片面也甚模糊。我们要把工作做好,就需要随时注意在实践中广泛地吸收经验,又不断地总结验。吸收经验要用脑筋,总结经验更要用脑筋。所以,用脑筋是做好工作的很要紧的一步。不动脑筋和不肯想问题的人,绝对不会做好工作。

常听人说:“没有办法。”实则不是没有办法,而是没有想出好办法来。因此要学会想。

一、想,要能凌空一点,不为片面、成见或一时的现象所拘。遇到问题,要从它直的发展上——过去、现在、未来和横的联系上——正面、侧面、反面、近的、远的,都想一想,这样才能不致拘限于小圈子里。

二、要抓紧基本的要紧的问题想。样样都想,不可能,因为你只有一个脑子。能寻出一个问题的一般的和特殊的规律就是大成功。一个问题想通了,别的的问题也就容易通了。东想一下,西想一下,什么都知道一点,什么都懂不透,这是最笨的工作方法。

三、想问题不要怕碰钉子,钉子常常是启发人深入想问题的引路者。不碰钉子的事是不会有的,看你是否在钉子面前屈服,不屈服就得再想。这方法错了,另想一方法;这方面错了,另想一方而。这就是所谓“吃一亏,长一智”。

四、意见来自某方面或某人,不去想就从,叫盲从;来自某方面或某人,不去想就不从,叫盲不从。这都不对。有些意见,对中也常有不对之处,不去想就盲从,常常不免出岔子;不对之中也许含有某些对的因素,即使仅是百分之几的对,盲不从又不免失去真理。

五、想也要靠集体,许多问题往往不是哪一个人的脑子能想得完全。工作,如只靠一个人想,而不善于倾听各方面的意见,考察各方面的意见,就很难想出好主意。有句老话: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又说集思广益。一个很好的领导者,在于他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把大家的意见加以洗炼,加以系统化,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中间,加进一点东西。所以,想,不只自己想,还要善于启发人家,和人家一道想,善于吸收人家所想出的好东西。

脑子越用越灵。肯想问题的人,脑子就会经常得到训练。想,似乎是耽误时间,但是想通了,解决了问题,在时间上又很合算。

“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开动机器,即善于用思想机器。

有些人不知道用脑子,推一下动一下,像机器人一样;有些人则不肯用脑子,对工作采取应付态度。他们不是身子下班脑子不下班,而常是身子上了班,脑子还没有带来。

我们不仅要用脑子,而且要善于用脑子。用脑的大敌是“不虚心”。脑子里堆积着一些较低级的东西(成见、浅见等),常常对新鲜的东西进行抵抗,因此必须坚决抛掉。用脑的目的是对一件事要找出它的规律;得在是处,就须坚持;发现错误,即予纠正。

为了练习用脑子,我们还要经常储蓄知识。读书,看报有所得的,记下;听报告,参加会议有所得的,记下;人家一言一行的好处,记下;自己的经验,记下。不一定都要写上本子,只要当时用了心,体会了,就是记性不好的人,也会记得。

脑子要常练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必然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考虑问题。

动手之先要用脑子,但用脑子又须是为着动手;不动手和懒动手的人,往往也是不大会用脑子的人。

批评和自我批评

批评是为着启发自我批评,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以批评的手段,达到自我批评的目的。革命队伍中,有些同志犯错误,常常是不自觉的,不经别人提醒,自己不知道,即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故定要有批评的武器。但错误是自己犯的,改也要靠自己。别人不是自己,更不能代替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深刻地知道自己,故定要靠自我批评。

自我批评的过程中,要着重“自我”二字。别人的批评只是个引子,定有很多是别人观察不到的。还有,别人批评,不一定尽对,原因就是别人不是自己。自我批评着重在自己的自觉。自己认为反省到家,而别人仍不满意,这里应该不自满,也许自己的观点还没有弄正确——内省是无止境的。但也不要放弃自己已得到的东西,要在自己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别人的意见,作进一步的反省检查,求得进一步的提高。“自讼”,“自省”,发现自己错误的性质和来源,然后彻底纠正,就能进步。真正的高明,不是不犯错误,而是能由自我批评中达到高明。不肯自我批评的的人,永远不会真正高明。

知过不易。不肯深思或缺乏某种知识的人,不能知;护短、不虚心的人,不肯知。古人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然而有的人却是:有了过错,不对别人讲;改过,也不顾人知道。这就不能很好地知过改过。

改变推、拖、乱的不良作风

工作上的推、拖、乱,似乎都有其原因,不把原因剖开,不易转变。

大半原因属于人的主观思想,即常说的“少朝气”,小半原因属于制度,二者又相互为其因果。为什么“推”?不肯负责或不好负责。不好负责助长了不肯负责;不肯负责又使得不好负责的弊端久留不去。为什么“拖”?“拖”来自“推”。“推”与“拖”累积起来,就不能不“乱”。

又,急与拖,常是一个人的两面。急则不冷静,不能熟虑,事办不了,只好拖。

作风必须不断改进。是“歪风”,就得“整”,不可等待。不怕难整,怕不去整。整的过程中会碰到困难,但困难也会在整的过程中得到克服。我们要提倡主动性。主动,即对人民负责,不是要人来逼,不是应付,而是自己去找;不是敷衍,而是要求彻底解决。

上一篇:好好劳动是前提 下一篇:一个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