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情报论文:科技情报研讨与经济发展透析

时间:2022-09-04 02:14:46

科技情报论文:科技情报研讨与经济发展透析

作者:纪健敏 单位: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首的新加坡,面积只有710km2,人口只有中国的1/300,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中国的30倍,它经济腾飞的奥妙在那里呢?在忧患意识的驱使下,新加坡充分利用了7000家外国投资企业中3600家跨国公司区域总部所在地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尖端成就,在科技情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造就了如今拥有世界第一大集装箱中心、第二大电子中心、第三大炼油中心、第四大外汇中心、第五大金融中心的科技型经济发展群。日本经济上迅速崛起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世界经济史上最震撼人心的事情莫过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重失败以后,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却出人意料地在短短不到30年时间内,以流星般的速度在战争废墟上异军突起,一跃成为当时继美苏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工业国和经济强国。这是为什么?因为日本历届政府对科学管理经济十分重视,在科技情报基础研究上,看准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适时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了“科技立国长远发展战略”,同时注意吸取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促进出口。根据国内资源贫乏的实际,选择了以“重、化学工作”为中心的加工贸易型的面向国际的发展战略。例如,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之一,并大量出口。当时,日本生产的纤维和黑白电视机出口美国,超过美国该产品进口数的1/10,从而引起美日贸易摩擦。据统计,1960—1970年间,日本的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6%,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3%。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推动经济稳步发展。1986年,日本的黄金储备达到42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1987年,日本的外汇储备超过联邦德国,居世界首位;1988年,日本的人均收入达1.9万美元,超过同期美国的1.8万美元。1988年,根据权威的美国《商业周报》统计,世界排名前30名的大公司中,日本占了22家。美国一直引以为荣的王牌工业———汽车业和钢铁业受到来自日本的强大冲击,贴着“索尼”“松下”“日立”标签的日本电器军团打得美国电器业溃不成军,整个西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大为震惊!这突如其来且异常强劲的“日本冲击波”迅速影响着全球几乎所有的市场,改变了世界经济竞争的大格局。

美国高度重视高科技人才及情报学。为什么美国能长时间保持其头号经济大国的地位呢?因为美国重视科技,重视情报学。纵观200多年历史的美国经济发展史便可知道,美国总是站在高科技成果的前沿,发现市场,开拓市场,在经济转型的队伍中,它总是以领头羊的身份获取市场,赢得市场经济的巨额利润。二战结束时,苏联抢机器设备,而美国抢科学家,这说明当时美国人就重视知识,重视人才。150多年前,美国就开始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电相关的早期发明基本都来自美国,以电为标志的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美国,随着企业和政府对研究与开发投入的大量增加,诸如信息化产业的大量涌现,形成了知识的爆炸性扩散和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激活了人们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活动,更多的知识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应运而生,从而推动美国经济迈向了知识经济的大门。据统计,美国在高新技术领域、核心产业的就业人数380万人,加上相关产业和其他经济部门中的程序管理员、网络经济员,总就业人数达到910万人,而汽车、飞机、船舶、铁路、航天等制造业加在一起的就业人数不过152万人,可见其知识经济的比重。此外,美国的制度保证最优秀的人才留在美国或者能为美国服务。知识经济还体现在美国高质量的学校多、图书馆多、各类期刊多。美国情报研究所ISIwebofscience之journalcitationreports(2005—2007年)中几个主要国家出版刊物的影响因子分布情况。中可以看出,美、英、德3国在高影响因子刊物(>3)中,占有绝大多数份额,达到87.9%。即使在SCI收录的全部刊物中,以上3国出版的刊物也占有了66.3%的份额。这说明,无论质量还是数量,3国在全球科学研究工作的出版工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换句话说,他们掌握了科研成果的初审权,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世界上高水平研究的最新研究思路及其最新结果。毫无疑问,这种优势地位可以使这些欧美国家的科研人员更早地踩到其他优秀的科研人员的肩膀上,得以获取更大的成就。科技情报研究对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的作用。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铁道部的一个附属工厂(永济电机厂),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被重组进入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长期以来,公司十分注重技术情报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工作。为了给科技人员搭建创新交流的平台,提升企业和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便创办了《技术报道》杂志,后改名为《电传动技术》,每期都要与公司内外700多个单位和个人进行沟通交流;2008年又创办了《国外技术文献翻译汇编》内部期刊挂在了公司的局域网上;成立了软件开发、网络管理的信息化部门,有力地保障了资源的共享;公司内技术图书馆各类专业化书籍全天候服务。除此之外,多年来实行了在外出差回来的员工,报销必须填报“出差人员情报信息反馈单”的制度等。所有这些对决策层了解和分析国内外市场、产品动态的信息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公司分别引进了西门子、阿尔斯通、东芝、日立、EMD的先进技术。在铁路市场不断升级换代的同时,“立足铁路,面向未来,走向世界”,先后开拓了城市轨道、油田、矿山、冶金和风电等各大市场,尤其是牢牢抓住了目前在全球倡导的低碳环保经济的风电市场,2010年的风电市场几乎占据了销售总额的半壁江山。统计5年来的公司销售收入,分别由2006年的10亿元、2007年的17亿元、2008年的24亿元、2009年的28亿元、2010年的46亿元,发展到2011年向更高目标迈进的逐年递增的良好态势。

发达国家和地区利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在充分利用别人资源的基础上振兴自己经济的例子告诉我们,研究和利用自有资源优势的同时,认清世界经济发展的势头,从体力型的密集、粗放型经济尽快转向信息化、集约型的知识经济,是提升我们经济跨越发展的有效举措。美国最近提出了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经济”理论,更说明了新的经济战略眼光已随着信息技术革命辐射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和军事上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一样,我们的经济转型如果跟不上就会处于被动的局面。

上一篇:县域经济论文:小议地方市区经济发展 下一篇:经济房建议论文:加强经济房供给的建议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