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滋味新鲜可口

时间:2022-09-04 12:47:40

■ 安徽・肥西

2003年,共和国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的粮改让粮商马家荣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商人

年底将近,马家荣正处于2003年的最后一个忙碌时段。

这位安徽省肥西县个体粮食商这段日子的工作基本上是,隔三岔五地走村串户一次,从农户手中直接收购原粮稻谷,然后加工成大米出售。此时正是粮食消费的高峰期,各地农村的原粮收购也突显高潮。

虽然对于收购的程序马家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但是他还是有一种新鲜感,这种新鲜感从2003年6月1日就开始出现,40岁的马家荣总结为“一个真正商人的新鲜感”。

安徽省自2003年6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粮食补贴改革试点,对于马家荣来说,其中的“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是最有用的信息,因为这一“放开”透露出个体商贩也可直接参与粮食购销活动,而这在此前是无法想象的。

因为按照原有的粮食政策,个体粮商是无法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的。

现在不仅仅是想象,而是一个事实,马家荣可以光明正大、自由地收购农民原粮,而不必再看当地国有粮站“老爷们”的眼色。这种自由还有另外一层含义,作为一个粮商,从此之后,他可以放开手脚利用自己的能力大胆搏击市场,再也不必像“地下工作者”一样活动了。

粮贩马家荣

当年的马家荣只能被称为粮贩。

马家荣曾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子,又是所在乡镇的电影院职工,而贩粮只是他业余之外的业余。1984年,随着电影院效益的日趋下滑,而又不甘像父辈一样做终身农民的马家荣,开始走上了贩卖粮食的道路,那年他只有19岁。那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这将成为他以后的职业。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和朋友聊天时,无意中说起对以后生活的担心,没想到朋友真的给他指了条路――贩卖粮食。一开始,在农活和工作之余,他几乎每天清晨都起早赶集,去收购农民带到集市出售的米,一般每天的收购量都在500公斤左右。中午时分,顾不得吃饭便租来一辆三轮车,将收购来的米运往60公里外的安徽省会合肥市场。当时公路不是很好,加上车速又慢,因此下午返回家中往往都已日近西山。

早出晚归的日子一直持续了6年,期间电影院正式倒闭歇业了,马家荣则全身心地成了一个专职粮贩子。1990年,为了结束那种早起晚归的旅途奔波,他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名为“严店”的集镇开了间大米加工场,并添置一台小型米机,在代农加工的同时也从事购销活动,不过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加工费。马家荣说,由于当时经济不活跃,加工的量又少,再就是没有生意人的头脑,因此加工场基本是不赚钱地惨淡经营。

马家荣的事业在1993年发生一次巨变。在此前一年,一条连接省会合肥、县城肥西和铜陵市的合铜公路穿严店而过,原先的土石路变成了柏油马路。交通的方便让马家荣很快意识到商机的出现。1993年,他将加工场迁至公路边,并添置了一台日产15吨的米机,生意逐渐开始扩大。在代农加工的同时,自己也向农民直接收购原粮,加工成大米后销往省会等消费市场。

安徽省是我国有名的产粮大省。在其省会合肥市场上,除了东北、江苏等外地大米,本地大米就属肥西和淮南米最为有名。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马家荣的在合肥市场的知名度也不断扩大。

马家荣说,1998年之前,原粮收购也是国有粮站占主体,但国家对个体从事粮食购销的行为虽不鼓励也不排斥,基本是一种默许的态度,以至于在严店周围不足10公里的范围,一下冒出了100多家粮食加工场,大家认为其中有钱可赚,上项目时都带有很大随意性,谁也没有料到一场政策性改革已在酝酿之中。

1998年的马家荣

1998年是粮贩马家荣们艰苦的一年。政府为了管理好农民手中的余粮,隔断农民和私人粮商的直接交易,实现国有粮食企业的顺价销售,实行了三项政策,一项改革。马家荣用“暴风骤雨”来形容该政策对个体从事粮食购销的影响,因为粮贩的供应链条被切断了。

该粮改政策出台以后,工商等部门加大了对个体收购原粮的打击力度。马家荣说,当时工商部门几乎每天都要来加工厂和家里检查一次。1998年冬天,马家荣家储存了5000公斤大米被工商部门发现,当即就被“排购”给了当地的粮站。所谓排购,就是粮站强行将这些大米收购过去。因为当时居民家中的大米储存量不准超过500公斤,否则就属违规行为。

这年冬天,马家荣没再敢收购一笔原粮,他的加工场业务也只是代农民加工口粮。虽然也有农民表示要将加工后吃不了的大米卖给他,但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再收购了。

而就是在这个冬天,一笔巨大商机因此与他擦肩而过。当时,本地的原粮价格和大米价格普遍走低,原粮每公斤0.98元,大米每公斤1.6元。而上海一带的大米价格却一路上扬,大米价格一度高达每公斤2元以上,而且货源还比较紧缺。上海的许多米商纷纷给马家荣打来电话,希望他能救急供应几批货源。接到这样的电话,马家荣只能无可奈何地加以回绝。至今想来,马家荣仍“耿耿于怀”。

据马家荣介绍,本地价低外地价高,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许多本地粮食贩子开始偷偷收购,然后连夜外运转手。许多粮贩就是因此而弄得破产。当时路上的检查非常严格,私自购销原粮和大米如果被发现的话,就会被全部没收,而对于规模不大的个体粮食贩子来说,这些往往是他们的全部家产。严店周围10公里范围的100多家加工场,因此而关闭了相当一批。

商人马家荣

1998年之后,马家荣在粮食管理部门办理了粮食收购许可证,但仍不能自行直接购销原粮,中间需要当地粮站进行转手。

当时还出现了让市场人士无论如何也看不懂的一幕:严店乡粮站将收粮地点设在马家荣的加工场,然后再将收购来的原粮出售给马家荣。在这个转手过程中,粮站出手价一般比收购的保护价每50公斤高2元。由于自己没有权利收购,马家荣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取原粮货源,然后加工外销,而大米的利润往往会被那高出的“2元”抵消,马家荣说他的利润之源主要来自加工费和面糠等附属产品。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2003年年初,期间马家荣又换置了一台日产30吨的米机,但总是因为原粮不足而处于断断续续的生产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马家荣开始向粮站购买原粮,“这是政策所允许的”。

2003年6月1日,共和国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的粮食改革在安徽试点,其主要内容为“两放开、一调整”,即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和粮食收购价格,把过去按保护价格收购农民余粮时对流通环节的补贴,调整为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

最让马家荣兴奋的是,这意味着个体粮贩的购销活动合法化。马家荣说,这是一次彻底的变化。1998年之前是在“默许”下做的不合法活动,1998年之后是完全的禁止,“而如今则是完全地合法,正式从地下走到了地上”。“对于个体粮商来说,今年是一个转折年。”

其实,这一改革早在2002年就有了某种松动,国家对小麦的收购价开始从“全面保护”改为“重点保护”,优质小麦的价格不再和普通小麦同等价格了。特别是今年年初的人代会之后,工商等部门开始不再管得那么“死”,个体购销活动逐渐恢复到了1998年之前的状态,虽然不合法但却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马家荣也开始了一些小额的直接购销活动。6月1日粮改试点启动,则是彻底的转折和变动。

对于马家荣来说,最大的利好则从此成了“自由”身,不必再受政策的限制。用马家荣的话说,没有了政策的硬性限制,自己可以根据市场的信息反馈,随时改变经营战略和购销价格,自己的事业和想法不会再受到种种羁绊,“能力有多大就会干出多大的事业”。

与此同时,粮价随着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而浮动,粮食成为了真正的商品。今年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原粮减产,导致市场粮价出现了一次罕见的上涨情况。起初,马家荣也没有意识到粮价会出现如此规模的涨情,但几乎在10月14日涨价当天,他就已经从市场获取信息,其收购和销售的价格也都随之进行变动。

“可这在过去那是要犯法的。”马家荣说。而正是有了像马家荣这样活跃在市场与农户之间的个体粮贩,粮食才能显现其商品的正式身份。

针对此次“粮改”效果,安徽省淮南市统计局最近对农户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农民普遍反映此次“粮改”促进了粮食收购的公平竞争,降低卖粮农民的销售成本,国有粮食企业、个体私营业主惯有的下村入户购粮,按质论价等经营优势,既方便了农民也节省了时间和费用。

不过,马家荣也有担心,粮食购销全面放开后,不可避免会在短期内涌现大量的粮商,这必然会对市场的正常秩序形成冲击,像他这样规模不大的个体粮食加工和购销企业,将会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局面,市场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对于马家荣来说,2003年是一个作为粮商的转折年。

粮改50年

1953年 全国粮食实行统购统销。 这是完全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粮油生产、收购、储存、加工与销售完全由国家统一调节。这一阶段的粮食改革政策,目标就是刺激供给的增长。

1985年初 宣布取消实行30多年的粮食统一收购,实行合同定购。定购价实行“倒三七”比例计价,合同定购价格比统购价下降10%以上,进一步刺激了粮价下跌,抑制了粮食生产,为后来的粮价大幅上涨埋下了隐患。最终导致了政府的强制干预,合同定购改国家定购,不少地方城镇居民口粮实行凭证、凭票、定点、限量供应。

1990年 国务院决定建立国家粮食专项储备制度。1990年至1994年的粮价波动,基本重蹈了1984年至1989年的覆辙。1989年后,经过一系列调整,粮食生产逐步恢复。

1998年 我国实行了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声势浩大的改革。这时粮食流通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改革的原则是"四分开一完善",即实行政企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新老财务账目分开,完善粮食价格机制。

2001年 对粮食主销区和主产区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粮改。2001年又实行了放开主销区粮食市场的改革方案,对1998年粮改方案作出重大调整。

2003年 在安徽省和吉林省进行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试点,在河南、湖南、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也开始了粮食补贴方式改革工作。

上一篇:突然当头洒下的阳光 下一篇:基金制造蓝筹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