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法律观念的发展

时间:2022-09-04 12:39:22

浅谈我国法律观念的发展

【摘 要】法律观念是指社会主体在一定法律思维方式的制约下,基于对法或法律现象的理解所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法律意识定势。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的态度和对人们行为合法性的评价。文章通过对王菲诉大旗网、张乐奕案中王菲,网民和法院三方的分析,探讨我国现在存在的两种典型法律观念以及这两种观念在现代法治中的发展方向,并对二者在发展中如何协调做一简要讨论。

【关键词】法律观念;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5-082-01

2007年,北京女子姜岩自杀身亡,之后其博客在网上公开显示死因与丈夫王菲不忠有关,一时间网民群情激愤,搜索出王菲具体的个人信息。致使王菲及其家人的生活受到巨大影响,随后王菲天涯网、大旗网、张乐奕等网站和个人侵犯其名誉权和隐私权,经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审理,最终王菲胜诉。

一、 王菲案中反映出的两种典型法律观念

(一) 义务型思维基础上的法律观念

在上述案例中,这一法律观念主要是表现在网民身上,其带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就整个事件来看,王菲在道德上存在很大的责任,但在法律上其与姜岩的死亡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但网民几乎是一边倒的讨伐声,尤其是在王菲胜诉后,网民甚至把矛头指向了法院和我国的法律。这其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典型的义务型法律观念,网民对王菲行为的评价,认为他应受到惩罚只是基于他的道德责任,表现了对义务的重视。但是从法律角度来讲,王菲确实不存在责任,网民都是从义务型观念的角度出发,认为自己维护了正义和姜岩的权利。但是却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反而是对他人权利的侵犯,要负法律责任。

(二) 权利型思维基础上的法律观念

这种法律观念在案例中主要表现在王菲和法院这一方面,并且是法院最终维护的,更多的是以法律为指引来思考的。王菲在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选择了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没有因为自己道德和义务履行上的瑕疵而放弃自己的权利,反映了一种较为现代化的权利型法律观念;同时法院的判决结果是公正客观的依据法律作出的裁决,没有受到情理和主观意识的干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二、 两种法律观念在我国法治社会中的发展方向

在我国占据主流地位的一直是义务型的法律观念,但是现在我国要建设法治社会,以法治代替人治,就必须做到以法律为准则,法大于情,法律观念的发展就要由义务型法律观念为主向权利型法律观念为主发展。

首先,这种发展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只有确立权利型法律观念才能走出‘人治’的误区,真正实现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调的是以法律为最高的行为准则,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前注重义务,伦理色彩浓厚的法律,制定更加科学完善也就是把重点放在权利保护上的法律。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立法、司法人员以及公众转变自身在传统的法律文化下所行成的义务型法律观念,以适应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

其次,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从法律角度看,以人为本就是以个人权利为本位,尊重人的权利,有效保障人权,建立权利保护的法律机制,重点突出对于弱者人权的立法保护。”这其中很明显的强调了个人权利的重要性以及现代法律的目标。要想真正的维护个人权利,就要树立权利至上的法律观念。只有树立了权利至上的观念,才能真正的认识权利,尊重权利进而保护权利。

三、 两种法律观念在发展中的协调

笔者认为法律观念应从义务型法律观念向权利型法律观念发展,但并不代表要彻底摒弃传统的义务型法律观念,而是转向权利型法律观念为主。

首先,前文分析过,我国法律深受儒家思想渗透和影响,重义务轻权利也在我国经历了千年传承,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完全摒弃在客观上不现实。另外,中西双方在文化传统,历史背景,社会土壤和法律起源方面均有很大不同,由传统的法律观念直接一跃转变为西方所推行的法律观念,既不现实也不合理。再者,义务型法律观念属于我国的传统本土观念,并且能够传承千年,必定有其合理的方面,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的继承。所以在向权利型法律观念转变时,并不排斥义务型法律观念的存在,更不是要完全放弃。

其次,情与法也并非完全对立,我们看到法院在审理案件的判决书中法院认为“王菲的行为不仅违背了法律规定,也背离了社会道德标准,本院予以批评。”这一说法说明法院虽然在审理时认为王菲的隐私权受到侵害,应当予以保护,但也认为王菲在义务和道德上有过。体现出法院在保护法的同时,也兼顾了情理。我国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体制使两种法律观念在以权利型法律观念为主的基础上完美的融合。

在社会转型时期,利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契机,引导我国的法律观念由传统向现代化的以权利为主的方向发展,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也有利于我国整体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提升,从而推动我国法律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俊明.法律思维:和谐社会建构的法律观念保障[J].理论建设,2009(4).

[2]李泳君,李芬.关于中西法律观念上几个问题的比较[J].河北法学,2004(8).

[3]陈飞.试论中国法律传统与观念对公民权利意识的影响[J].新世纪论.2006(3).

[4]乔舒轶,周月.法律观念现代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定位思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

上一篇:国际夏令营是学还是玩? 下一篇: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