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学生超重肥胖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2-09-04 11:39:37

广州市中学生超重肥胖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广州市中学生目前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中学生肥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结论:广州市中学生肥胖情况比较严重,应加强对中学生超重肥胖主要影响因素的干预,以降低成年后相关慢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关键词:中学生 超重 肥胖 影响因素

肥胖儿童成年后更容易患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中风和某些类型的癌症Ⅲ。近年来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的超重、肥胖与生活方式有关,如膳食和运动行为、休闲与静坐时间、遗传因素等。本次调查目的是了解广州城区11~18岁中学生超重与肥胖的影响因素,同时分析超重、肥胖与体育锻炼、静坐时间、零食以及遗传因素等的关系,为制定中学生超重与肥胖的公共预防措施提供依据,以降低成年后相关慢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资料与方法

从广州市4个行政区中随机整群抽取4所中学,在每所中学的初中1~3年级和高中1~2年级各随机抽取2个年级,以该年级全体学生为对象,对抽取的4542名学生(11~18岁)进行超重与肥胖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同时结合体检和体格发育现场测量法。在征求和咨询专家的前提下,参考经修改的2005年美国青少年行为危险因素调查表(YRBSS),制订广州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经调查修改后用于现场调查。中学生本人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运动史、饮食习惯、吸烟史、饮酒史等:学生家长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家长行为特征、家庭经济收入和父母职业等内容。为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不要求被调查者填写姓名,均为自愿。

全体学生在调查期间,进行体格发育检查。体检工作由广州市教育局学生体检中心完成。体检方法和仪器采用《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手册》规定的标准统一进行,获得学生身高、体重、计算BMI、血压(用标准水银血压计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肺活量、血红蛋白(采用WHO推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等数据资料。

肥胖及超重判断标准根据由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工作组领导、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制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l分类标准》进行判断。

结果本次调查发放调查表4542份,收回有效问卷3875份,有效率为85.3%。其中男生1818名,女生2 057名。年龄11~18岁,平均年龄为14.47±1.68岁。汉族学生3 767名,占97.2%,其它民族占2.8%。

男生和女生的超重率分别是8.23%和8.14%,合计为8.21%。男生与女生的肥胖率分别是3.84%和3.85%,合计为3.85%。超重、肥胖发生率与年龄、性别均无关(P>0.05)。

中学生超重肥胖主要因素为:零食、看电视时间长、体育锻炼不足、父亲肥胖、父母均肥胖和母亲肥胖等。

讨论

遗传因素本次调查结果也显示青少年肥胖与父母肥胖有关。现在,科学界已基本取得共识:人类的肥胖是个非常复杂的现象,至少涉及数百个相关基因。一些资深学者提出了人类肥胖的多基因遗传假说。

体育锻炼不足 体育锻炼不足是导致中学生超重、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中学生学业较重、课外作业较多而无暇进行室外运动以及运动场地受限等因素,都导致了体育锻炼不足。由于缺乏运动和体力活动,人体内的热能呈“入大于出”的局面,造成超重、肥胖。

因此,应该重视中学生群体的体育锻炼。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尤其是有氧运动,能够增加机体的代谢,有利于氧化燃烧多余的脂肪。

看电视时间长、吃零食过多看电视时间长是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看电视的时间长短能影响体质指数和皮褶厚度。电视对喜欢久坐和高脂肪饮食的儿童的影响更大。看电视时间每增加1小时,肥胖的患病率增加1%~2%。本次调查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与肥胖症相关的常见疾病可以分为5大类:代谢性疾病、结构性疾病、退行性疾病、肿瘤和精神障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儿童期肥胖者约有一半至成年后也同样肥胖。60%的5~10岁肥胖儿童到成年后,出现代谢紊乱、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肥胖对青少年的影响表现在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身体和心理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身体状态失衡后,带来了心理障碍,后者又转而影响着身体的健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肥胖儿童首先表现为体重增加,大量脂肪沉积,增加了机体负担和耗氧量,肥胖症儿童的氧消耗量多于常人,致使身体笨重,活动能力差。不少儿童青少年常有平足、膝内弯、下肢弯曲等损害。肥胖儿童的胆固醇和脂肪酸过高,血脂也高,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抗病力较差,易患多种疾病。

肥胖给青少年带来的沉重心理压力不能轻视。它使正处于自我意识加速形成的青少年失去最珍惜的生活内容――健美体型。因被同伴嘲笑自我形象扭曲而产生自卑感和精神压力,从而引发压抑、焦虑、自卑、退缩等情绪问题。因不堪讥嘲而引发孤独、多动、学校恐怖症、打架斗殴、破坏公物、自杀等行为问题。

上一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精神症状调查分析 下一篇:以腹部为主的多发性损伤90例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