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动画造型对传统皮影造型的借鉴方式初探

时间:2022-09-04 11:21:33

现代动画造型对传统皮影造型的借鉴方式初探

摘要:动漫作为一种新兴艺术形式从上个世纪初开始。由于其卓绝的想象力以及真人电影难以表现出的奇幻的镜头和和画面效果,使得这种新兴艺术很快便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与真人电影并驾齐驱。

关键词:动画造型;传统皮影造型;皮影艺术动漫艺术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但在它发展的过程中,从最初的动画片《白雪公主》取材自欧洲民间故事到现在的动画片《功夫熊猫》不论是故事还是角色造型都吸收了中国元素,动漫艺术从来没有远离过传统艺术。任何一种新兴艺术形式的发展,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但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人的灵感和想象力,借助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提升。如何从民间艺术中吸取养分,为我们的动画创作服务,许多优秀的外国动画作品给了我们启发。例如《勇闯黄金城》成功地运用了玛雅石雕中的造型艺术,《埃及王子》 中平面的造型深受埃及壁画的影响,《小鸡快跑》中的鸡群整个就是一群活生生的非洲木雕,《花木兰》是以中国汉画像石、画像砖、秦俑等经典的造型为基础,创造出来的“美式商业大片”。虽然目前国外没有哪一部动画片的造型元素来自于中国皮影,但是他们借鉴世界各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元素的方式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1国内动漫现状

近些年来,中国的动漫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各式各样的动漫展、动漫节、动画频道如雨后春笋般争相而出。一方面,国内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大力发展中国动漫产业。例如:前些年制作的“中国式动画大片”《宝莲灯》;一亿人民币投资三维动画巨片《魔比斯环》等等却收效甚微。另一方面,日本及欧美的各式动画影片,却如同洪流般涌入我们的动画市场,从早期的《聪明一休》、《米老鼠》、《猫和老鼠》、《白雪公主》等等,到现在的《千与千寻》、《勇闯黄金城》、《埃及王子》、《小鸡快跑》、《花木兰》、《怪物史莱克》。这些优秀的国外动画影片让我们的国产动画意识到我们的尴尬处境。曾经,中国也有着许多经典的动画影片,曾享誉世界的经典动画《大闹天宫》吸取了各式各样的传统艺术造型的营养,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汉画像石、画像砖、瓦当的动物纹样;民间陶瓷中的植物纹样;京剧的脸谱;民间的门神、灶画等等。有着中国风格特色的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渔童》、《金色的海螺》吸取的是陕西皮影和民间剪纸的外观形式;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脱胎于中国画中的写意花鸟和写意山水;《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等传统动画片,借鉴的是中国古代寺观壁画;《南郭先生》、《火童》融合了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刚健风格;《三个和尚》中,人物的举手投足、清新的背景音乐设计均采用中国戏曲。这些优秀的国产动画片以及这些影片中独特的极富个性的形象,无一不是立足于自己的本土文化,以传统的艺术造型为基础诞生出来。

2皮影动画的历史

皮影之源,据考证始于1500余年前的陕西长安。陕西皮影作为中国皮影艺术的一个代表,是一种融合了绘画、雕刻、影像、表演及唱白为一体的特殊艺术形式,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动画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如何从皮影艺术中吸取养分,为我们的动画创作服务?在国内,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有实践。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为动画片完全吸收皮影外观造型和动作技巧,如1955年的中国第一部借用皮影造型艺特点的动画片《东郭先生和狼》和2008年的皮影动画《梁祝》,它们在动画人物造型上完全照搬了皮影人物造型,缺少改进创新之处;而获得2006年日本东京TSB唯一金奖的皮影动画《桃花源记》,则在传统皮影人物造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改进与创新,将传统的人物造型变得更加简练与概括,删除一些过于繁琐的装饰,强化一些面部表情及身体特征的表现。如故事中的主人公――渔民由于苛捐杂税的重负使得面部皱纹横生、身体佝偻、肋骨根根尽显,这样的造型在以往的传统皮影造型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在此片中,这样的造型使得人物形象极具特色,辨识度更加突出,为影片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现代动画角色造型中吸收传统皮影的造型元素,这种吸收并非照抄照搬,只有在选择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才能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

3现代动画对传统皮影造型的借鉴

对现代动画从传统皮影人物造型中吸取设计元素,可以尝试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借鉴创新。

(1)面部造型。面部是整个皮影人物造型的关键和重点,在人物造型中有这样一句口诀“眼眉平,属忠诚。圆眼睛,性必凶。线线眼,性情柔。豹子眼,性情暴。”在现代动画造型创作中,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典型造型特点。

(2)头饰。在皮影戏中,头饰主要有发型、帽、冠、盔、巾等。不同的人物,其头饰不尽相同,主要用于区别不同人物官阶和身份。在我们的动画造型设计中,对头饰这样的细节设计有些单调雷同,通常整部片子下来,人物的头饰是没有任何变化的。在这一方面,现代动画人物造型有所欠缺。

(3)服饰。任何一位人物形象的塑造,都需要搭配与之相符的最能突显人物气质的服装,而这一点在皮影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现代动画造型对服装也很重视,但缺乏能够突显人物性格的服装造型,往往很多一部动画片里很多角色的服装有些类似,并没有能突出地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身份。

(4)人物造型比例。皮影的人物比例一般为头长的四倍或五倍,与正常的人物比例1:8相比,其造型夸张头部、面部重要部分,使其人物性格突出。依照皮影的比例变形法则,我们可以举一反三,发掘出更多的造型比例,1:3、1:2甚至是2:1、3:1。在不脱离现实的基础之上,对我们需要重点突出的部分,进行适当的艺术夸张。

(5)人物造型形制。皮影的人物造型一般都采用侧身五分脸或七分脸的平面形象,这有助于表现人物特征,但是略显呆板,缺乏生动活泼的画面效果。在现代动画中,对同一个人物可以设计出多维造型,除了侧面可以有正面的,背面的等等。在人物造型形制方面,现代动画人物造型可以大胆的改进传统的皮影人物侧身形象。

皮影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动画,将现代数字动画与皮影结合起来现代动漫与传统皮影艺术的结合不仅能够提高中国动漫的文化底蕴,还可以起到弘扬传统艺术的作用,更将传统艺术中无形的东西通过动漫让更多的人去理解。现代动漫从传统皮影艺术借鉴造型元素,不是简单的直接嫁接传统皮影造型,而是提取皮影中的造型精华元素,结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进行再创造。以求达到传统民族元素与现代动漫艺术的较好结合。

参考文献:

[1] 丁薇.传统绘画的艺术魅力对现代动画设计的影响[J].2007(9).

[2] 魏力群.中国皮影艺术史[M].文物出版社,2007.

[3] 肖著强,李洁.浅析动画创作中角色造型设计的符号化特征[J].电影评价,2007(23).

[4] 杨宏远.浅析动画角色造型设[J].活力,2010(20).

[5] 昌隽如.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教学中的创意方法初探[J].华章,2011(11).

上一篇:关爱与美味的承载 下一篇:数字技术在视觉影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