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之比较

时间:2022-05-14 08:33:41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之比较

摘要:本文通过对民族唱法、美声唱法的演唱风格之比较以及对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演唱技巧之比较,来推动两种声乐学派的交流与借鉴,对于发展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事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演唱形式美妙的歌声既是人类非物质文化的精神财富,也是无价的艺术瑰宝。作为人类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声乐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其特殊的传情达意的方式是任何一门学科所不能代替的。虽然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具有一些各自的个性化特征,但在很大程度上,两者又是相差无几的,甚至完全可以相互学习与借鉴。只要方法运用合理,真假声两个功能用得好,就是科学的,高效的。故推动两种声乐学派的交流与借鉴,对于发展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事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民族唱法、美声唱法的演唱风格之比较

1.1演唱形式

民族唱法讲究吐字清晰,以字带声,字正腔圆,注重声音的民族特性,嗓音中具有一种符合民族审美习惯的质朴感和亲切感,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演唱形式。美声唱法强调共鸣与音质,演唱偏于唱“声”,注重发声的科学性,歌者不易患声带疾病,但由于其来自异域,与本民族的审美观有些差异,因此还不能被广大民众普遍接受,是一种高雅和寡的声乐演唱形式,随着我国严肃音乐的推广,现在也逐渐被大家接受和欣赏了。

1.2音色

美声唱法不论在哪个声部,其音色均比民族唱法要暗一些。通俗地讲,美声唱法声音要靠后一些,民族唱法声音要靠前一些。随着音高的变化,其音色也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换声区与高音区,美声唱法由于采用了“关闭唱法”以后,音色便有一个明显的由亮转暗的过程。而民族唱法虽然也采用了混合声,借鉴美声高音区的转换方式,但声音明显地要比美声唱法的高音遮盖声要明亮一些。中、高音区音色变化不大。

1.3声音的表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我国当代的民族唱法在借鉴西洋美声唱法中的强调深厚气息的基础上,讲究比例恰当的混合共鸣和充分的泛音,要求宽厚与纤细、泼辣与柔和相结合,音域宽广,发声自如,音色优美,声音之间过渡平滑匀净,衔接熨帖,花腔装饰乐句流丽灵活,追求明亮圆润、音域宽广,有光泽,穿透力的声音。美声唱法要求歌唱的发声自然,声音洪亮,音色美妙清纯,有适当的共鸣和圆润的连贯音,特重的起音法,巧妙的滑音,稳定的持续音,有规律的渐强、渐弱以及装饰音等,其目的是要使旋律演唱得更华丽、更灵活、更圆润、更富有光彩,音高更为准确,声音更具有穿透力。

2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演唱技巧之比较

2.1气息

中国民族唱法极其讲究歌唱中的气息运用,早在千年以前,对于气息的运用就已总结出“气沉丹田”的成功经验。如唐代段安节氏在《乐府杂录》中记述:“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在我国民族声乐文献中还提出:“气者音之帅也”等。在歌唱发声时,要求声音“沉于底、贯于顶”,方可使歌声“声震林木,响遏行云”、甚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竭”。除了上述基本的呼吸方法外,民族唱法还有为自己的演唱技巧服务的各种技巧性呼吸法。不同的声、情、字腔和不同的音高、音色、力度等,都必须依靠气息的不同变化以及气息与声带、气息与吐字咬字的巧妙配合。由此可见,中国民族唱法不仅重视气息运用对于歌唱发声的重要作用,而且更具体地指出“自脐间出”、“气沉丹田”和“响发丹田”的理论。这实际上就是目前我们所推崇的科学的以腹式为主导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美声唱法中的呼吸理论也是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和语言、音乐风格的要求是一致的。它要求蓄气部位在肺的下部,保持胸腔的扩张状态,用气时用横膈膜的还原力和腹肌的收缩力来操纵控制,它要求吸气深而饱满,气息以“连贯”为宗旨,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胸腹式呼吸能充分发挥横膈膜以及腰腹部呼吸肌肉群的力量,使呼和吸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呼吸更加容易保持控制,并更具有弹性和力量。

2.2共鸣

由于民族语言的特点,中国民族唱法一般都把元音形成在口腔前部,多用局部共鸣,允许中间换气,形成独特风格。在歌唱发声时相应地把共鸣中心放在前口腔,多以口腔共鸣为主,加以部分的头腔共鸣,而对咽腔、胸腔共鸣使用较少。因为口腔四周,上有软腭,前有齿列等硬组织,对声波的反射能力较强,加之共鸣中心较靠前,所以,发出的声音“明亮”、“靠前”、“单薄”,声音呈“水平线”。但也因为少用咽腔、胸腔共鸣而失去声音的“通畅”、“丰满”和浑厚度,如唱到高音C3时,咽腔的发音管从上往下缩短了,“喉头上提”,从而使得声音音量较小、穿透力和达远能力较差,相应地表现能力受到限制。美声唱法讲究混合共鸣,强调整体歌唱感,整个声区充分发挥共鸣作用,要求声区统一,转换音区不能有痕迹,因此音量大,穿透力强,不必借助麦克风来扩大音响。它把人体的共鸣器官分为固定共鸣――胸腔、鼻腔、头腔。可变共鸣腔――口腔、咽腔,同时,又根据各共鸣腔体的位置及其作用,把它们分为上部共鸣与下部共鸣两种,以硬腭和软腭为界,口盖以上的鼻腔、额窦称为上部共鸣,口盖以下的口腔、喉腔、咽腔、胸腔称为下部共鸣,在歌唱时要根据音的高、中、低混合运用。唱高音时,以上部共鸣为主,口、咽腔次之,胸腔更次之,这样混合运用共鸣唱起来声音圆润、甜脆、饱满;唱中音时,以喉、口咽腔为主,上部共鸣次之,胸腔共鸣更次之,这样混合运用共鸣唱起来声音浑厚、结实;唱低音时以胸腔共鸣为主,口、喉咽腔次之,上部共鸣腔更次之,这样混合运用鸣腔,声音浑厚、饱满。在对于共鸣腔体的使用和共鸣效果的要求方面,中国民族唱法应该大胆地学习和借鉴西洋歌剧唱法。在保证民族语言特点和演唱风格的前提下,改变局部共鸣为整体混合共鸣,科学地调整共鸣中心,正确的理解和掌握字和声的关系,克服重字轻声等习惯,就一定会进一步丰富和加强自身和歌唱效果和表现能力。

总之,声乐艺术作为人类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传情达意的方式是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代替的。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之间有着许多的个性和共性,虽然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但在很大方面两者又是相差无几的,并且完全可以相互学习与借鉴。无论是中国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它们的良好发声技能和状态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应当兼收并蓄,以美声唱法为基础,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遗产,在两种方法的通融之中,形成我们本民族的独特风格。

上一篇:快速原型工具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下一篇:论内家拳中内气的产生及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