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的Photoshop教学

时间:2022-09-04 07:45:13

基于网络环境的Photoshop教学

摘 要: 中职生的学习行为的形成有诸多原因,根据这些学习行为,教师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改进,本文利用一个案例说明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和优劣点。

关键词: 基于网络环境 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 Photoshop教学实践

一、中职学生学习行为的现状

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因学习成绩较差,考不上高中而来就读,生源整体素质下滑。甚至有个别学生对学习根本没兴趣,只因家长的逼迫而来混日子。所以,在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对教学活动的影响更为显著。

大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他们表现为相对更爱动手、而不爱动脑;相对爱学技能、而不爱学理论知识,学习凭兴趣而无系统。作为职校教师,我们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现状进行了解,并进行分类归纳,针对学生学习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进行研究,使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有所得,并产生可持续的学习动力。

以下是一份2007年某市城建中专对学生问题行为调查表结果(问卷调查表主要有该校1209名学生参与填写,所有上交答卷均为有效问卷。)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学生的入学动机,问卷中关于“你上职业学校是由于什么”的问题,学生是这样回答的:

表二是对学生主要学习行为的调查表结果:

根据上述两表数据,我们可以对中专学生的学习现状有所了解。

1.就读中职学校的目的与动机。

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动机,很难有良好的学习效果。我们从表一中可以得出数据:有近50%的学生就读中职目的明确,动机良好。有25.06%的学生为通过对口的高考考入大学,有22.99%的学生为了学习专业技术,拥有一技之长,找到合适的工作。有47.80%的学生因迫于学习现状无奈选择,另有4.13%的同学根本无明确的目的。

有近一半的学生选择职校为无奈之举,中职学生入学时对专业和职业并不会有较多的考虑,他们的专业有许多是由老师或家长包办的,这种包办造成学生对专业缺乏兴趣,也不关心自己的就业前景。即使学习专业了,学生自身也没有强烈地意识要学好一技之长,反而选择逃避,怕苦怕累,实践环节中也不愿动手操作进行实践。

2.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行为。

(1)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表二中的调查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课前准备:有24.72%的同学不带书,说明同学缺乏课前看书预习的习惯。

②课堂学习:有30.48%的同学上课不听课,有7.76%的同学有旷课行为,有8.56%的同学经常上课迟到,还有4.88%的同学有意早退,6.88%的同学上课玩手机和MP3等。这些数据反映了学生在上课时的状态,根本没有意识到课堂学习的重要性。

③课后复习作业:有16.16%的同学根本不交作业,有13%的同学请人作业,还有47.76%的同学直接抄袭作业,这说明大多数同学不能认真完成作业,这是不容忽视的。

(2)学习缺乏主动性。

在课堂中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习惯,有59.44%的学生上课不听课、玩手机、旷课、讨厌老师等,使得学习成为一种负担或是任务,对于课堂教学抱无所谓的心态。

(3)学习缺乏信心。

在分数决定命运的升学考试中,中职生已经狠狠地跌了一跤。其中有不少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由于学习成绩长期不理想,已经被老师放弃教学。这样造成学生对学习已经放弃,报考职业学校的学生有46.24%表现出无奈,有66.48%有偏科的现象,这也导致了学生在上课时没有听课的习惯,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的信心不足。到了职业学校,虽然所学的都是新的知识,学习难度并不大,但先入为主的思想造成了他们对听课的自我封闭。

(4)自我学习的能力很差,没有科学性。

由于起点低、基础薄,在进行文化基础学科学习时,部分中职生表现得相当吃力,听不懂课的人很多,加上学习上没有恒心,没有吃苦的精神,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力都比较弱。长此以往,造成学业上的懈怠、懒惰情绪,甚至滋生了在其他方面的不良倾向和习惯。

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分析

1.网络优势。

目前,在教学中,网络元素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单元,它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教学内容,更为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可持续学习的教学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选择信息、辨别信息、判断信息的能力。同时网络资源的不断更新,可以为教学提供最先进的学习资源。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使用最新版本的软件,选用最适合的实例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使用网络环境对传统教学环境的补充,使学生的学习机会大大增加,学习资源尤为丰富,能开拓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探究能力,学习效果明显。

2.教学模式。

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我们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不足的问题。对于网络环境,中职生并不陌生,他们大多沉湎于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网络空间等。利用网络环境来进行教学,会引起学生的关注。但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并不佳,也缺乏恒心和意志,往往会使教学过程产生许多问题,包括学生的自控、网络的真正使用率、学习效果的检查。故在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形式虽以学生为主体,但是不能否定老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简单下达任务、提供资源,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指导、帮助和监控,也包括评价。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教师应该不仅是讲解员、传授者,而且是指导者。促进者。教师的教学策略应该与教学环境相配合,以形成有效的教学。

三、基于网络环境的Photoshop教学实践

1.双主教学模式。

基于网络环境的特点,双主教育模式――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在Photoshop教学中的探索就是将由网上教学和网下教学综合起来的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的双主教学模式就是要使学生以教材为基础,以网络为资源库,从中学到更丰富的计算机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用于解决生活问题,从而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网上教学模式和网下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可以发挥两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因此,这种教学模式是很值得采用的。这种基于Internet的教学模式包括教师、学生、课件、Internet和WWW技术。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把事先将课件、文档上载到Web服务器上,学生可以应用学校机房的工作站或家用电脑来访问学校的Web站点。学生可以超越教室,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完成学习内容,而且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随时阅读、浏览众多课本内外的资料和信息。学生除了听课还可以参与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发言、开展课外讨论等。学生可以通过查询和阅读在线信息,调用在网络上的教学软件,由教学软件模拟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可通过E-mail或QQ、MSN等网络联络工具向教师提问,还可在BBS上提出疑问,征求解答。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可以24小时进行教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在网上下载学习的内容或向教师请教,从问题的不同时间、角度来学习,这是更为方便、有效的网络学习方法。

2.案例说明:Photoshop中画笔的使用。

课时:两课时。

授课方式:新授。

地点:多媒体网络教室。

(1)情景导入,引发兴趣。

通过演示素材和样张产生对比,激发起学生探究、并最终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导入:演示PPT,进行样张和素材的对比。

提出问题:样张制作中使用了哪些方法?原有的工具够用了吗?利用原来已经掌握的工具可能完成吗?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进行演示,强调练习。

向学生讲解制过效果的过程,特别是画笔面板的设置量,需要反复练习,直至各值最佳符合样张。

(3)小组学习,查找信息。

以基本自愿和各人所感兴趣的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要求学生结合实例后进行上网查找。各组课题如下:

第一、二组课题:查找画笔工具的具体使用特点,面板的设置等。第三、四组课题:查找利用画笔工具制作的各类图片效果。第五、六组课题:了解其他可以进行绘图的工具,并允许实践。

(4)交流协作,总结信息。

各小组成员在查找到相关信息后,教师汇总,选择有用的信息,请全班学生一起讨论,并应用到自创题目中去。

(5)成果交流,展示结果。

各小组成员利用之前的交流结果应用到新效果的制作中,向全体同学进行汇报,并进行说明。老师将各小组的制作进行整理、汇总,使其形成系统化知识面,并进行答疑解惑。

(6)效果评价,互评自评。

对学生的学生能力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学生在学习中的投入程度,对各小组学习结果的贡献程度,自身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提升,形成系统化知识的能力,等等。通过学生间互评、小组间互评、同学自评等方式,学生对自身学习成果会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同时应用网络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更大的空间。在本例中学生不但能学好画笔,而且有学生着手了解历史画笔工具等。

3.基于网络环境中双主教学模式的教学优缺点

(1)网络的开放性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存在上课纪律方面的问题。同学间交流过多过频,有喧宾夺主之嫌。特别是职校生的自制力较差,如不加以控制,容易偏离学习主题。

(2)网络的多样化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在网络里进行搜索需要学生的判断力和鉴赏力,一旦学会了网络资源的使用,学生对知识的利用和迁移或再创造是必然的。这也对教师的备课和基本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教材中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而且要具备帮助学生辨别资源有效性的能力。

(3)网络交流使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任务的开放式,使得学生可以根据各自能力进行选择,并制作出形态各异的效果。通过展示,学生能建立信心;自评和互评,能改善同学间的人际交往关系。但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小组中性格外向的或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占主体地位,而一些性格比较内向或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则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

(4)网络环境下分组使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更为密切,有助于培养同学与人交往的能力。这种模式对学校的信息设施要求较高,同时也对计算机教师的备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总结以上情况不难发现,基于网络的“双主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当然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但总体来说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主观能动性都有实际意义,是改变中职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建立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重建学习目标的有效途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在网络资源的搜集、分析、整理、判断上的指导,有助于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这种基于网络下的相对开放的教学模式为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提供了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傅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

[2]赵喜林,吴小瑜,邹浩军.基于网络信息化的“双主教育模式”在中职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7,No.18.

[3]周龙军.对中职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论智能楼宇的发展趋势 下一篇:论中小学体育教学与学生的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