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四要四不要

时间:2022-03-19 02:35:53

中学历史教学四要四不要

摘 要: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和兴趣,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要轻视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要“泛泛而谈、情感不浓”; 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不要在双边活动中滥提问;要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要一支粉笔一节课。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四要不要

“历史”科目作为实现中学基础教育任务的一门基础科目,同其它科目一样,其目的应该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呢?下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要轻视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

在中学历史课中表现为学生对发现和提出问题有浓厚兴趣,对独立思维有快慰感,对独立解决问题有心情舒畅的满足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强烈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其自觉地在历史园地中拓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具体地说:一是教师应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并进行思辨性的讨论;二是教师讲授的侧重点应从历史过程为中心转向历史发展的逻辑联系为中心;三是历史教学要联系实际,谈古论今,发挥历史的明理、鉴今、育人作用。最好在教学过程中先给学生创设一种能激发起兴趣的历史情境,使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思考,竞相发表各自的意见。当出现争执时,不要轻意否定任何一方,并鼓励求异思维,让各方面的观点都摆出来,然后和学生一起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尽情地发挥思维的潜力,广泛地进行交流。经过共同探讨、交流、沟通,师生对历史的感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不要轻视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如果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那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反思传统历史基础教育的弊病时,就“出现了一个极端的倾向,轻视书本知识”,即“把历史教学改革要从过去的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到重视能力的培养上来”。这种僵化的误解必将阻碍能力的培养。其实,学生历史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必须从搞好历史基础知识的教与学入手。

二、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要“泛泛而谈、情感不浓”

要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并引导学生把这种爱国主义热情付诸行动。

不要“泛泛而谈、情感不浓”。爱国主义既是一种思想觉悟,又是一种对祖国的深厚的感情,在教学中绝不能冷漠地进行教材分析,不引导学生循史入情。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爱国主义的道理,更要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历史教材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许多感人的事件让我们的思想、灵魂震撼不已。从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来说,即培养学生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晓之以理,需动之以情。在中国近代,中国领土被瓜分,被损害,财富被掠夺,文化被摧残,同胞被蹂躏。外国列强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法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定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赔款13多亿两白银,开放通商口岸100多处,租借地40处,租界上百个,割占和侵吞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国为何屡遭外国列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呢?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近代贫穷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教师这样明“理”,同时又激“情”,学生深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科教兴国”、“国富民强才能立于世界之林”等诸般道理,从而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对祖国前途命运刻苦铭心的关怀。

三、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不要在双边活动中滥提问

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是各种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在典型示范与一般要求相结合、讲授与引导相结合、肯定与补充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启发。比如,正问启发、反问启发、观察启发、对比启发、类比启发等,主要是提问采用较多,但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为目的。

提问是启发式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好的提问,教师不是将现成的结论告诉给学生,而是通过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有的则把启发式教学理解为简单的问答式,如有位教师在教完《林则徐销烟》后,如此展开了他的提问:“林则徐是不是我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学生回答:“是。”教师又问:“他是不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学生回答:“是。”教师再问:“我们有这样伟大的历史人物感不感到自豪?”学生回答:“自豪。”诸如此类的问题,只能说是一种毫无价值、学生无需动脑的问题。而我们在教学中所致力追求的,应该是引起并且激化学生头脑中已知与未知的矛盾,调动他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主动探索的那种问题。

四、要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要一支粉笔一节课

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利用活生生的画面和悦耳动听的音响刺激感官,使学生耳目一新,身心愉悦,得到启迪。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我们无法再次去经历和体验,但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历史文物或历史遗址摄制成录像片或拍成照片,连同历史过程的影视实录,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现代化技术,使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集合在一起,加工编辑成多媒体辅助课件。在历史教学中利用这些课件,能打破时空限制,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图文声像并茂,形象逼真地再现已逝的历史现象,创造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树立起历史的空间、动态概念,激活其思维,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效果,实现历史学习过程的个性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支粉笔一张嘴,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落后了,但现在仍然有很多老师在使用,因为这种方法简便易行,省事省力。但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也就很困难了。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最好不要使用这种方法。

总之,作为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对这些问题要不断地思考、探索,从而真正跟上改革的步伐。

上一篇:高中历史新课标下学生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性教学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