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建议”浅析

时间:2022-09-04 07:13:17

“教学活动建议”浅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由四部分构成,其中第三部分是“内容标准”,内容标准主要由“标准”和“教学活动建议”等构成,“教学活动建议”共有121项,其中小学1-6年级79项,中学7-9年级42项,都是针对标准提出的较为具体且可操作的内容学习方式。笔者对教学活动建议进行一次分析,以供同行们商讨。

一、“教学活动建议”的功能“教学活动建议”是课标中“内容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写教材课后活动的指南,体现了中小学美术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重视对美术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美术观赏、考察、实验、调查和美术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是围绕“标准”设计的,是达到“标准”的重要途径。

二、“教学活动建议”的三大特性参考性是指“活动建设”是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的,而不是固定不变和必须采用的;选择性是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可根据本校、本地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开放性是指“活动”除了可根据条件选择之外,还可以自行设计。

三、“教学活动建议”的分类及作用根据“教学活动建议”中“活动”的内容、形式和特点,可以把课标中的121项活动归类成附表。

1、语言交往类活动是指学生自主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在美术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经历和体会,并在交往中应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对收集的美术信息,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解释的一类活动。如“鼓励学生从课本中选一件最喜欢的作品,通过查阅资料,向同学介绍欣赏作品心得”,“选择自己喜欢的园林,文化广场或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从形式美的角度进行评价,并与同学交流”,“到阅览室翻阅画册、学生读物或观看学生美术作品,找出最喜爱的一件作品,并说明其理由”等等。

2、模拟情境类活动利用计算机动画演示、学生角色扮演或做实验等形式模拟生活中的场景,展示社会生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直接经验的一类活动。如“用各种材料制作小型商品,并布置成小小超市或集市,模拟商品交易过程”,“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服饰、皮影以及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等等。

3、知识技能类活动是指学生根据所给信息或搜集的信息,通过计算机或手中的工具材料,把某些美术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运用美术语言来表现简单的创意,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类活动。此类活动在“教学活动建议”中所占比重较大,颇具美术特色,凸显学生的美术知识技能,是美术活动成果的主要展示方式。

4、观赏、体验类活动是指学生自主地对美术事物和美术现象的发生、演变过程进行细致的观赏,从中发现其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如“欣赏情节性较强的中外美术作品,认识该类美术作品的特点”,“以游戏的方式,观察和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的组合造型”,“通过参观或观看录像、图片等,欣赏雕塑和现代工业产品,感受不同材质美;欣赏不同类别的现代设计作品,感受其不同手法与形式感”等。

5、社会实践类活动(含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校门,深入社会调查、搜集所需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类活动。如“以调查、汇报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所在地区有特色的建筑,了解其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功能”,“调查、了解社区或村庄的历史,从美术设计的角度,为自己所在的社区或村庄的未来发展作规划,设计并制作模型”等。

6、应用信息技术类活动信息技术在美术学习中的应用是美术课标的一个基本课念,它是美术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美术学习和研究手段的现代化标志。如“使用摄影机、摄像机收集素材,利用计算机等手段进行美术创作和展示活动”,“初步学习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等。

上一篇: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纠风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 下一篇:企业工程人员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