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介入治疗病人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9-04 07:06:43

心血管介入治疗病人的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1-0135-01

【摘要】 目的:探讨针对心血管介入治疗的病人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两年来进行过心血管介入治疗的病人200例,对其护理记录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全部经过科学和对症护理的患者均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没有出现并发症和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术后患者经过护理人员的观察和科学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 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心血管疾病很容易受到心理因素和情绪的影响,了解患者的心理和情绪状况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都有重要作用。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和护理是目前医疗界的重要课题。作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心血管介入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手术前后以及手术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还有各种并发症。所以加强对进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是很有必要的。

1 临床资料

患者选自本院自2010年6月-2011年8月收治的进行过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200例。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200例,男125例,女75例。年龄24~78岁,均为择期手术患者。

2 手术前护理

2.1 充分的阅读资料,掌握患者的全面情况:在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情况做全面的了解,不但要了解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还要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科学判断。

2.2 对患者进行术前教育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情况对患者进行术前教育。对于有关内容要充分讲解,直至达到手术前令人满意的效果为止。护理人员还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及时地做好心理护理,对病房和医院的情况进行详尽的介绍,尽最大努力消除患者的焦虑感和不适感,使患者尽快的适应环境,保持平静的心情。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排尽尿液,减少饮水,手术后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充分认识到饮水的重要性,并且积极督促患者多饮水,使造影剂更好的排出体外,有尿意时要及时排尿。

2.3 心理护理:患者在住院期间经常会产生忧虑、恐惧和紧张的心理,担心手术的安全性,担心手术后有无并发症,情绪不稳定,没有安全感。造成这些心理因素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患者或许担心手术的操作带来的身体不适,还有就是对病情和手术缺乏了解,心理上产生不安全感。护理人员不但要给与患者生理上的护理和照顾,还要考虑到患者的不良情绪。

在做好在对患者做好身体护理的同时要做好心理护理,尽快使患者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使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都符合手术要求。护理人员在操作时要避免毛手毛脚、神色慌张和情绪急躁,因为这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积极进行沟通,向患者讲解相关的检查目的和治疗方法,抚平患者的紧张情绪。

3 手术后护理

3.1 观察患者病情: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血压和脉搏变化,注意患者的神智是否正常,如果出现恶心、呕吐以及大汗等现象要及时报告主管医生并且按照医嘱处理。注意观察患者的局部穿刺情况,叮嘱患者保持术后的术侧肢体伸直,同时观察有无渗血现象。

术后要提醒患者及时补水,若不及时补水,会造成血容量不足可能会引起低血压或者诱发血管迷走神经的反射。还要注意拔管时的压迫适度,应该用特殊的装置减少迷走反射的概率。手术后患者要保证患者的心电监护,注意血压、心率和心律的变化。尤其是对于高血压以及高龄和心功能低下的患者更要注意,根据基础血压以及脉压等综合分析,尽早的避免早期高血压。

3.2 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3.2.1 心包填塞:进行过心包穿刺和引流手术的患者出现心包填塞征象时,要准备好心包穿刺引流工具、除颤仪以及其他急救设备。首先要进行超声定位,然后积极配合医生心包穿刺引流积血。

在心包穿刺时要留置猪尾导管引流,引流袋要做到每天都进行更换。对于较难以控制的情况,穿刺引流之后生命体征仍然异常者应该进行心包开窗减压或者进行冠状动脉的缝合手术。

3.2.2 要预防尿潴留现象:尿潴留形成主要是由于不习惯卧床排尿。加上环境不适引起的情绪因素导致发生尿潴留的概率更高,但是术后良好的饮水习惯可以减少尿潴留形成的概率。如果饮水量不足会引起膀胱输出感觉障碍。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术前排尿的指导和术后指导。不习惯平卧排尿会导致膀胱过度充盈,使排尿无力,所以就会排尿困难。护理人员应该注意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和护理,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可以较好的预防尿潴留的出现。

3.2.3 术后的睡眠护理:睡眠障碍是心血管介入手术之后经常出现的症状,主要与肢体制动、腰酸背痛以及排尿不畅和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所以心血管介入手术之后患者极易出现睡眠困难和多梦等现象,睡眠质量很低。这时护理人员应该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睡前放松训练,可以鼓励他们听轻音乐、用温水擦洗等,以增加交感神经的紧张性。

4 讨论

伴随着各种医疗技术和手段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新的仪器设备和药品的临床应用,心血管的介入治疗手术将会越来越普及,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受益。

为了更好的运用这种新的技术和方法,提高手术质量并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我们应该及时的加强手术前的患者病历分析与讨论,并且指定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指导和心理疏导。手术中要认真观察,提高操作技能减少患者痛苦,术后要进行严密科学的监护,积极的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如果出现并发症要正确的进行处理。护理人员要在临床护理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加强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不断地增加临床护理的知识,不断地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尽职尽责做好每一个细节,使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安素才. 心血管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29).

[2] 陈娟,蔡卢铭. 冠脉介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09,(23).

[3] 张西民.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10,(01).

[4] 吕维娟,万京梅等. 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后病人的护理[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O2).

上一篇:细菌性痢疾志贺菌检测结果分析 下一篇:36例压疮病人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