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绿色流通

时间:2022-07-08 05:41:24

【摘要】二、绿色流通的含义 我国城市污染问题十分严重,而从商品流通领域入手,从商品流通的主要阶段和必要环节着手,探讨通过发展绿色流通来促进城市污染量化、无害化的可行途径,对我国城市...

浅析我国绿色流通

提要现阶段,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分析其原因,流通的发展是造成城市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本文提出绿色流通的概念,进而探讨绿色流通的经济效益以及促进绿色流通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商品流通;绿色流通;建议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一、商品流通:城市环境新的污染源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城市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保护问题。全国2/3的城市存在“垃圾围城”的现象,“白色污染”等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和大气污染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深入分析其原因,是商品流通领域内的一些经济活动直接产生、加重了这些城市型污染。在固体废气物方面,商品购物袋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城市景观的破坏早已尽人皆知,如北京市1年使用的塑料包装袋有23亿个,商品包装废弃物现已构成城市固体废弃物的25%以上。商品包装废弃物增多使垃圾的容积率快速下降,由20世纪七十年代的每立方米1吨快速下降到每立方米0.33吨;与此同时,垃圾清运费也直线上升,由不足4亿元增加到8亿多元。在大气污染方面,由于城市大多须以公路货运为其货运的主导形式,从而使商品货运与城市大气污染的相关度也达到很高水平。近年来,货运车辆数倍于货运量增加的增长速度,在激烈竞争中厂家为了销售而不顾成本的不科学送货,使货运实载率仅达30%,空驶率高达40%,种种不合理运输直接产生、加重了城市的大气污染。在一些城市,货运对其中CO、NO等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分担率高达一半以上,由此导致的损失及治理费用数量巨大。

二、绿色流通的含义

我国城市污染问题十分严重,而从商品流通领域入手,从商品流通的主要阶段和必要环节着手,探讨通过发展绿色流通来促进城市污染量化、无害化的可行途径,对我国城市的污染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绿色流通,是指以绿色文明为方向、以环境保护为导向,直接或间接促成环境污染减少的环保取向型商品流通过程及活动。绿色流通是一个完善体系,通常包括绿色商流和绿色物流两大部分。其中,绿色商流主要指无公害商品的经营和促销,绿色消费的引导和推动,促进商品价值充分实现的旧货交易,节能型交易方式和流通作业形式的创新,布局优化的经营网络等;绿色物流主要指科学化的物流设计、管理和实施,合理化、最优化的商品运输方案,无害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的选用,包装物的回收复用,空位合理的适度包装,优化资源利用的流通加工等。

三、绿色流通的经济意义

(一)绿色流通是一种环保取向的新型流通。绿色流通与常规的商品流通是不同的,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充分兼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具有人文及社会属性的目标,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因此,如何协调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公共目标与流通过程本身所固有的经济利益目标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发展绿色流通所要解决的一个中心问题。另外,从流通活动的具体功能和内容方面来看,绿色商品流通与传统商品流通也有所不同。绿色流通在履行一般商品流通功能的同时,还要履行诸如支持清洁生产、经营绿色产品、促进绿色消费、进行废弃物回收等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特定目标。

(二)绿色流通是治理污染的一种很好选择。与现有的其他污染治理方法相比,绿色流通具有投入少、预防性强、见效快、治理面宽等特点,是一种更经济、更高效的治污思路,为我国城市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选择。第一,从商品流通领域入手及早控制、减少污染,有利于将环境保护工作思路的重点,从事后的被动治理转向主动的源头控制和全程控制,转向积极的污染预防;第二,绿色流通治污应该以政策投入为主,只要流通企业、消费者和相关生产企业改变有关观念和行为,就能在相当程度上明显见效,整个过程所需的经济投入和技术投入比其他治污措施要少的多,投入产出效果明显;第三,绿色流通以流通、市场为中心统揽城市治污,符合市场经济的根本需求和运行规律,能以点带面,因而能在较大范围内达到较好的治污效果;第四,正由于流通在社会经济中联结多种经济要素的这种特殊职能,流通领域同时也为政府控制和治理污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使政府的有关污染治理措施和方案能更为有效且高效地得到贯彻和实施。

四、促进绿色流通的几点建议

(一)有效实施环保教育,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环保方面的法制建设固然重要,但环保教育却有其他措施不可替代的作用。环保教育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环保道德,能为环保法律的有效实施提供必不可少的道德基础;同时,环保教育是提高每个人内心的是非判断能力,对人的行为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可以提高公众环保行为的自觉性。可见,在目前存在许多法不责众的情况下,环保教育恐怕是覆盖面最广、预防性最强、最能奏效的一种环保措施。因此,要提高市民对环保紧迫性的认识;扩大环保教育对象,有效实施全面的环保教育;建立环保教育的参与机制,确保教育者环保能力的有效提高;环保思想、理念的宣传和传播,要紧紧依靠学校和宣传媒体两大渠道。

(二)加快物流社会化建设,建立城市整体绿色物流服务体系。利用物流网络体系来减轻环境负荷,是日本、德国等国家政府减少环境污染、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特别是物流园区,以集约化、社会化、共同化为特征,改善物流运作,有利于发挥物流设施的规模效益。同时,还要积极促进物流资源整合,打破不同运输方式和部门之间的传统隔阂,加快物流社会化改造,推进物流社会化,统一利用物流设施。建立城市整体绿色物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合理物流的经验和技术,选择最佳路线,根据货物的数量选择车型,以顺路性进行货物的装配,减少不合理运输,减少运输污染。

(三)有效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绿色流通事业。首先,要引导生产者制定、实施绿色经营战略和策略。绿色商品营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环保的一个很直接、很现实的体系,也是绿色流通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所在。商品生产者需要以品牌化、名牌化战略进一步开发、强化产品的绿色功能,不断增加绿色商品的种类和品种,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以丰富的商品组合、较高的信任度和合理的功能价格比,赢得流通企业的积极配合,加速绿色商品实现市场化;其次,还要强化流通企业责任,促进废弃物回收目标的实现。为了实现预定的回收率目标,必须责任到位。因为只有在责任约束下,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才能有资金、组织保障。其中,制造商和销售商是固体废弃物排放的大户,必须对其行为负责。工业企业固然是经济责任者,流通企业对产品销售后的包装物的回收利用也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因此,作为制造商和销售商对企业排出的工业下脚料或包装物,应由本企业再利用。确认不能在本企业再利用的废料、包装物有义务回收。

(四)以有效政策体系促进绿色流通的快速发展。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行为具有消极的外部效应,即履行这些行为的厂商和个人并不承担或仅承担其成本的很少一部分,而这种消极行为的所有或绝大部分受害者并不是这些行为的履行者。市场对于解决这些市场的外部效应具有无效性,这就决定了在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保护上,政府要代表社会进行干预。尤其在绿色流通事业的起步阶段,政府的参与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需要通过制定行政规则,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制度化,动用舆论工具进行环境伦理、绿色观念、绿色意识的大众宣传,利用税收及收费手段对资源使用和污染制造行为予以限制和惩罚,以基金或补贴的形式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予以鼓励,利用产业政策直接限制浪费资源和制造污染产业的发展,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作者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施耀等.21世纪的环保理念――污染综合预防.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吴人竖,陈立民等.国际大都市的生态环境.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程红,朱群芳.绿色流通艰难前行.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9.

上一篇: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函数实证研究 下一篇: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