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某电厂600MW机组经济优化运行

时间:2022-09-04 05:32:17

浅谈某电厂600MW机组经济优化运行

摘要:文章通过对机组控制策略的改进与优化、机组热力系统的改造与优化、机组脱硫系统的优化运行及节能改造三个方面的阐释,分析了600MW机组经济优化运行的方式。

关键词:机组控制;汽温自动控制;热力系统;脱硫系统

中图分类号:TM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33-0129-03

1 概述

随着电网和电力负荷峰谷差的日益增大,要求机组调峰的时间越来越多。机组在调峰过程中偏离设计工况,处于低负荷运行的时间逐步增加。同时由于电厂煤质频繁变动和控制参数的变化,协调控制系统的调节的功能较差,投入协调控制后压力波动大,甚至影响到汽温控制的稳定,因此急需对运行方式进行优化,对设备进行改造,以达到节能降耗和提高机组的经济性的目的。

2 机组控制策略的改进与优化

机组的被控特性是复杂多样的,而且它的动态特性参数幅度变化比较大,在不同的运行方式下呈现出不同的调节特性。600MW机组采用以锅炉主控制压力和汽机主控制负荷为跟随基础的协调以及控制的方式。而主控制负荷的汽机进汽量的增大以及汽机负荷量的增加都会一定程度影响汽机的功率调节器,从而加大锅炉对蒸汽流量的极大需求量。操作人员可根据设定的负荷指令有效的目标值,协调控制系统以及调度系统根据此情况运算出当前机组的参数,同时计算出相应的燃油量和水量,燃料调节子系统、给水调节系统同时接受下发的燃料以及给水指令。因此可以看出,汽温、给水、燃烧系统都极大影响着600MW机组的运转,各个子调节系统必须相互联系、密切配合。

2.1 汽温自动控制优化

汽包锅炉要保持汽温的稳定一般可以用喷水减温调节,因此当水量或燃料发生变化时引起变化的只会是汽包水位或锅炉出力,不会影响过热气温的变化。由于的燃烧、给水、汽温三个子调节系统的都极大影响着600MW机组,它们之间的配合必须相当密切,都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对相应分量的燃料量以及给水量,反之则会导致功率、汽压、过热汽温和蒸汽流量的不稳定。同时造成分界点的不同程度的移动,即在加热、蒸发以及过热区段间之内。

调节好燃料量和给水量相应的比例对于机组汽温调节相当重要,燃水比例的合适调节能够有效使用喷水减温调节达到稳定汽温的目的,否则汽温则难以调节。

因此优化汽温自动控制是使机组经济运行的重要方式。

优化汽温自动控制首先是要进行超前控制,即二级过热汽温调节联动一级减温器喷水调节,同时调节出口温度目标值,即为一级过热汽温。串级调节控制的组成的导前温度是以一级减温器后的温度为基础的。回路以及画面的调节则是靠一级温度的增加来设定值偏差的。

2.2 燃料自动控制优化

机组燃料自动控制以锅炉为主调节器,以燃料主控为副调节器,以中速磨给煤量调节为串级调节的控制。总燃料量以及给水流量的比例的维持的基础是给煤机的运转速度,而给煤机的运转速度主要是靠燃料主控的功能性调节。同时燃料主控逻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给煤量指令及其反馈的偏差,二是给煤量指令的前馈的函数。

如果给煤量的反馈和燃料控制指令在相应的负荷指令和给水流量前馈未变的情况下发生变化后,导致了煤和水比例的极大变化,同时也造成了多种参数的波动。如果给水流量以及主汽压力调节不当,再加之直流炉协调和控制偏离程度太大,若超出了1/3,则调节各种参数的抗干扰能力会大大降低,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因此找出优化燃料自动控制的解决方法极为重要,应该以实际的煤质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同时取280t/h作为标幺基准,机组168时的参数值调节燃料主控的PID参数,主要负责修改给水回路及协调回路的相关前馈参数及PID参数。而其参数值掌握在燃料主控以及锅炉主控之中,紧密联系于它们的RD的燃料主控的输出限制值以及自动指令的相关上限的情况。

3 机组热力系统的改造与优化

3.1 回热系统的主要特点

3.3 热力系统的改造

由于主凝结水与温度较高的疏水的结合导致了极大的传热温差,而高的温度的疏水的成因则是由于低压加热器将疏水送到凝汽器而形成的,这极大地影响了蒸汽的作功的性能,从而使机组热经济性的发挥严重受到限制。为了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使其加热器疏水系统的自流的形式更为方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改造热力系统的疏水方式,将DG1的低加疏水以疏水泵的形式打入出口的位置。采用这样的方式上一级的加热器被提高了,这主要是因为疏水和凝结水混合的结果。上一级的回热抽汽量得以减少主要是由于DJ2的入口的水的温度,因此机组作功能力的增加使机组得以更经济地运行。

依据表中实际计算的情况,为了提高机组的经济性,可以相应增加GJ1的抽汽份额,以此GJ1的抽汽量的增加在总抽汽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适量地减少GJ2的抽汽量,以此措施可以加大GJ1的抽汽量,达到机组经济运行的最终目的。

4 机组脱硫系统的优化运行及节能改造

随着电站建设装机容量的增大、电力建设的迅速发展,湿法脱硫装置的整体配套单体设备的容量极大地增大了,使得耗电量比例也随之在不断地增大,从而影响了机组的经济运行。所以要针对这一点优化设备、降低用电量,处于不同的运行方式下时,反复对设备进行试验,同时进行比较,采取适当的解决措施来降低能耗和提高效益。

要达到脱硫单耗的目标,即达到每脱除1kgSO2的电耗、水耗、粉耗的最小值,只有脱硫效率达95%以上并且在脱硫装置能正常使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节能降耗以及优化运行方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采用建立脱硫各单耗指标的数学模型的措施,必须采集和在线监视各种参数指标。

5 结语

近年随着电网调峰深度的加大以及600MW的大量投产,实现机组功能的优化及其经济运行的方式面临着更大的现实挑战,及时了解并分析机组设备的构成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机组改进优化,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保证电厂6OOMW机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的生产目标,实现机组的经济运行。

参考文献

[1] 黄红艳,陈华东.超临界直流锅炉控制系统的特点及控制方案[J].电力建设,2006.

[2] 孔亮,韩建朋,等.关于600MW脱硫机组运行方式的优化[J].科技信息,2007.

[3] 李千军.国产600MW汽轮机组定滑压运行方式测试方法研究[J].汽轮机技术,2009.

[4] 李千军.沙角A电厂300MW机组调峰负荷下滑压运行经济性分析[J].广东电力,2004.

[5] 李明.大型汽轮机组运行方式优化试验研究及经济性分析[J].湖南电力,2008.

[6] 苏烨,张鹏,卓鲁锋.AGC模式下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策略的完善及应用[J].浙江电力,2011.

上一篇:迷失沙漠 第1期 下一篇:广东省首条500kV线路的运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