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心中的“大我”和“小我”

时间:2022-09-04 04:23:05

产品经理心中的“大我”和“小我”

现在,互联网公司开始重视产品经理了,这是一件好事。以前互联网谈融资、谈商业模式、谈战略,却很少有谈产品的,因为产品可以从国外抄袭,谁下手快谁就能获得先发优势。现在,互联网的资本已经不成问题,抄袭速度都一样快了。这个时候,互联网比拼的就是谁能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看谁能做出比别人更好的产品。此时,产品经理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个产品没做好,原因可能很多,比如说功能做得太多,或者定位不清楚。这些原因都容易看出来,给产品经理指出来。但是,背后的原因如果找不到,产品经理就会犯同样的错误,那也意味着他根本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心里必须要有一个“大我”和一个“小我”,要经历这两个过程的磨炼,才能找到原因背后的原因。

什么是“大我”?我的意思是,一个产品经理要把自己当成CEO。《兄弟连》里面连长的绰号就是CEO。产品经理要对一个产品负责,虽然挂的是经理的头衔,但行使的是总经理的职责。因为要对产品负责,产品经理还要经常去协调很多部门,要去推动很多不归他管的人和事,比如要跟设计打交道,要跟技术打交道,要跟测试打交道,还要去了解用户的想法,还要去跟市场谈支持。产品经理要操的心,一点也不比一个总经理少。所以,我说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首先要把自己当成一个CEO,既要负责执行、推动(Executive),也要负责用户体验(Experience)。可能别人不拿你当回事,但你自己心里得有一个“大我”。你对一个产品负责,你就一定要把这个责任担负起来。

所以,优秀的产品经理不必在意今天管理多少人,不必在意自己的头衔是高是低,关键是你能不能利用公司里的资源,不管采用什么手段,最后做出来的都应该是一个好产品。上亿的用户选择使用你做出来的产品,就是对产品经理最大的认可。在其他相同的条件下,你做的产品有上亿用户用,他做的产品只有几百万人用,那么你就比他要优秀。

十多年前,我在方正集团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产品经理,别人都说:“周鸿t这个人怎么看起来成天牛哄哄的,整天胸怀世界,天天跟老板似的?”他们说得没错,那个时候我觉得我就是老板,是我自己的老板。

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心中有“大我”,但同时还得有“小我”,甚至要“忘我”。这就是说,产品经理要忘掉自己。根据我的经验,产品经理最容易犯的几个错误,包括今天我都还在犯,就是产品做着做着,就不是给用户做产品,而是给自己做产品,给同事做产品,给领导做产品了。

所以,产品经理心中要做到“小我”,甚至“忘我”,就是产品经理必须身临其境,把自己当成一个典型用户,让自己“精神分裂”,这样才能体会用户心中真正的想法和需求。

我是做技术出身,做了这么多年的客户端软件,我相信任何客户端软件到我手里,解构起来都不是难事。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360的产品到我手里就会出问题。为什么?因为我只要一用产品,我马上就会变成另外一个周鸿t,一个对电脑一窍不通、非常急躁、乱敲键盘的周鸿t,这样一搞,很多程序没走几步就死机了。

有的人可能会笑,但我告诉你,用户就是这么急躁,就是这么没有耐心,就是这么乱敲乱点。用户用你的产品,是为了完成任务的,不是要了解产品背后复杂的技术。而且,他有意见也不会向你反映,直接卸掉了事。但是,如果一个产品经理不能放下自我,没有“小我”,或者说没有“忘我”,他怎么会做出一个用户喜欢的产品出来呢?

怎么才能练就出“小我”,甚至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呢?我在做产品的时候,也没有人指导,完全靠摸索,实际上是因为做失败的产品比大家多,挫败感多,因此感悟多,思索多,总结多。

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做防病毒卡,拿出去卖。结果,有时候会接到用户电话,被用户骂。像我这样的技术人才,被用户骂,那也没办法。那个时候,我感觉到原来用户想法跟我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做产品不能给自己做而是给用户做,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有时候,产品经理做出产品来,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公司,这也是要不得的。我们经常看到某家公司做一个产品,是因为公司需要,而不是用户需要。公司需要做某个产品,目的不是服务用户,而是服务公司。我曾经看到一家大型的互联网公司做的关于怎么做IM的报告。50页的PPT,从头到尾就在谈这个IM做好了,对这家公司的业务有什么样的帮助,但却没有说明这个产品到底要满足用户的哪些需求。

所以,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当你能够调动公司的资源做产品的时候,一定要避免我提到的这种陷阱。这种陷阱有时候我自己还会掉进去,只不过我会经常提醒自己要警惕,所以我还能爬出来。

博主简介:奇虎公司董事长

上一篇:支付行业大变局 下一篇:手机游戏商“市价”高涨真假繁荣或酿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