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为本位,完善高职院校外向型应用人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时间:2022-09-04 03:07:08

以能力为本位,完善高职院校外向型应用人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摘 要: 实践教学,是指围绕学校专业教学活动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或操作的各种实践活动。它既包括课堂内的、教学计划内的实践活动,又包括课堂外的、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本文将从外向型应用人才这个视角,谈当前高职院校对外向型应用人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情况,并提出完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能力本位 外向型 应用人才 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国际教育分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动市场所需的能力和资格。”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是: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有较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具备某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高职院校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都应围绕培养学生掌握特定职业岗位能力(综合职业能力)这一中心来进行,课程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和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以培养外向型应用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职院校中,实践教学体系还需紧紧围绕外向型的特色来构建。

一、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

(一)思想意识上,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简单化。

高职院校受到办学历史、办学资源和条件等方面的限制,部分院校上至院领导,下至具体负责实习实践教学的教师,都有可能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简单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具体可表现为将实践教学简单等同于安排学生进行校外实践或各种暑期的社会实践。显而易见,这样的认识不全面。

(二)推动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不够,实践教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难以形成正常化。主要表现在校外实习实践难度大、成本高。受到办学经费因素的影响,各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上的投入往往表现为经费不足,校内实践基地的各种硬件设施不齐全或不能及时更新;与此同时,校外实践的合作企业不愿接收学生实习(或不指导实习到位)或者部分文科专业难以批量安排实习,因此,事实上一些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只能“走马观花”,校外实习变为校内实习,甚至有的学院将学生“放羊”,只负责监督学生在实习时间结束后上交的文字材料是否齐全,至于学生的具体实习过程和收获无从跟踪和衡量。

2.实践教学师资及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政策等各方面不到位,导致实践教学收效甚微。具体表现为:首先,受到高职院校升格和扩招等因素的影响,教师队伍,尤其是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不到位,不少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构成中有大部分比例是来自本科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没有足够的实践经历,自然难以开展实践教育。其次,部分高职院校在对实践教育活动开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不到位,如教学工作量计算不合理、鼓励措施不合理等,这些均影响了教师指导实验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三)国家政策层面尚不够完善,高校在学生实践管理中担负着较重的责任。

实习实践活动是高校开展教学和团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高校作为管理部门在其中担负着教育、跟踪管理、监督等重任,国家政策层面给高校赋予的更多是责任,导致不少高校因难以或者不愿承担而减少各种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机会。

二、高职院校外向型应用人才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构思

(一)在思想认识上,全院教师真正了解并践行“实践教学”的内涵。

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实践教学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审视人才培养体系所塑造、培养的毕业生,虽然有着基础知识扎实等优点,但在创新意识与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教学计划中包括的几十门课程,基本上由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单向系统传授或者大量的理论学习时间占据了少量的实践时间,教师的重理论、满堂灌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切实强化实践教学,就必须加强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结合的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给予重视、加大力度,推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1.校内外实训教学基地的配套建设。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建设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考虑到办学经费紧张的因素,高职院校可以探索实践教学市场化的运作模式,降低实践教学成本,确保实践教学效果。如旅游管理系专业的可借助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模式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即建立大学生旅行社,全权交由学生管理、开展各项活动;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旅游管理等专业可通过虚拟实习公司进行技能培养。虚拟实习公司是由学生自己组织与管理的、由教师和商业合作伙伴支持的、模拟真实商业环境的公司,借助这种虚拟的商务办公环境,学生可以巩固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及其他职业能力,可以培训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解决问题、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能力。

2.组建与实践教学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实施的主体是一线工作的教师。因此高职院校首先要致力于将理论型教师向能力型教师转变,组建“专家型”、“双师型”师资队伍,专门组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因此,通过“外培内养”的方式培养出一批专业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强,又有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的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培养的重点,同时得吸收企业优秀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到职业学校任教,建设兼具教师资格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师资队伍,这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得以实施的有效保障。

3.同步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重视课程体系调整,打破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建立了体现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和外向型的特色,突出了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4.开发匹配的实践性教材。实践性课程设置模式从工作活动系统出发,从职业岗位出发,课程安排遵循模块化、综合化,这样与之配套的教材必须实践性强,尤其是实习实训教材的建设,因此加强此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实践性课程模式的设置和运行,也更好地发挥其功效。

上一篇:平行文本指导下的影视字幕英译策略 下一篇:在高职示范院校建设契机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