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消极畏难作文心态的指导

时间:2022-09-04 12:54:40

浅谈初中生消极畏难作文心态的指导

当代初中生消极畏难的作文心态对他们的作文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探索其解决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一、真诚做人,真实作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容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话与文都不是可以做作的,有几分品德知识能力只能说几分的话,写几分的文。”这种以做人为作文之本,用作文促进做人的指导思想,对于今天的作文教学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在初中生的作文中,存在着比较普遍的虚假现象,常见胡编乱造、无病等。学生写的作文不是自己真情实感的载体,而是成了蒙蔽真实情感的帷幕,因此难以打动人,难以获得高分。人们常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要想打动人、感染人,就要抒发内心深处的真情。真诚做人,真实作文,鼓励学生,让他们敢说真话,肯吐心声,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学生将心扉敞开了,就可以独抒性灵,才能真正消除作文时的消极畏难心理。

二、关注生活,广泛阅读

有些学生一提到写作就很头疼,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原因就在于缺少对生活敏锐的感悟力和洞察力,一言蔽之,就是未养成关注生活的习惯。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序》中说道:“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文学来源于生活,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有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教师要调动学生善于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生活,多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感受自然,增加感性体验,就能从身边的生活中获得创作的源泉——写作素材。有了写作的素材,怎样才能让学生的笔底生花呢?广泛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爱读书,读好书,可以阅读天文地理、音乐美术、哲学历史……尽量用各种知识来武装头脑,丰富思想。“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准备好素材,方能“下笔如有神”。

三、树立信心,多写多练

信心是成功的开始,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是消除消极畏难作文心态的方法之一。处于网络时代的我们,可以利用QQ群发挥大作用。比如,我把学生上交的作文全部以匿名的形式放到QQ群的空间里,让学生阅读后并打分,特别是评价自己喜欢的作文,大到评价整篇文章,小到评价文章里的词语句子、写作方法……每篇文章都有自己出彩的地方,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他人的欣赏和鼓励,信心足了,作文的积极性就高,进步自然就快。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要多写多练,养成勤思考、爱动笔的好习惯。让学生把平时看到的现象,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记录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端流淌出来。魏书生说过:“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会使人求知、向善、爱美。”写练的形式多种多样,可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等,凡是于会心处的偶得都可以把它们记录下来。天长日久,积累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最终由量变上升为质变,作文时就会得心应手,由苦思、厌写转变为乐写、善写,消极畏难的心态就会消失无踪了。

总之,消极心态和畏难心态是初中生作文心态的两种主要表现,教师在作文指导中只有面对挑战,毫不畏惧,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加拿大著名教育家迈克·富兰曾说:“问题是我们的朋友。问题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但是好的一面是如果没有问题,你就学不到东西,也不能成功。”我们只有深入到问题中,才能更好地研究与解决初中生作文心态的问题。

上一篇:从摘抄入手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 下一篇: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规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