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时间:2022-09-04 12:29:44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提根据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志趣、能力等进行不同的教育,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采用的教学方法,数学教师也不例外。在初中数学中因材施教,就应该认识到人具有差异性,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各自的特点。笔者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就应该重视分层教学,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因材施教;层次性;差别性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06-01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提根据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志趣、能力等进行不同的教育,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采用的教学方法,数学教师也不例外。在初中数学中因材施教,就应该认识到人具有差异性,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各自的特点。笔者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就应该重视分层教学,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教学。

1.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数学应该面向每一位学生,实现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领域取得不同的发展与进步。当今,教学方式仍为传统的"平行分班"模式,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潜在能力、学习方法、基础知识状况、学习动机、智力水平等存在差异,其领悟教学内容的情况也就参差不齐,并且每个班里学生人数数量太大,假如教师按照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那么长此以往,对于优秀学生来说其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对于后进生来说也赶不上教师的进度,最基本的知识也掌握不了,不能实现全体学生的素质整体提高的目标。因此,实施分层教学很有必要。通过之前实行的分层教学的实验教学,我们发现被试验的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的成绩,在优秀率、及格率和平均分方面均提高百分之十几。同时,在数学竞赛方面,实验班中有学生获得市级以上奖项。由此可见,分层教学方法的试验施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实现了我们教学中一直所追求的因材施教的目标。

2.因材施教的作用

2.1通过因材施教,让学生更好地成长。由于学生处于不同的知识水平,他们对知识的运用并非相同,特别在数学领域,人们在应用推理、判断方面程度是不一样的,有较强推理、判断能力的学生常常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就掌握了,但是那些应用推理、判断能力较差的学生就要花费很久。因此,教师要是根据课本上的知识来教,那么好的学生没办法得到更长远的发展,而差的学生也没办法得到提高,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办法是不可取的。所以差别性教学教学有利于改善这一点,从每个学生的突出点出发,根据他们的突出点来制定符合他们成长的教学手段与内容,学生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2.2让使学生更加自信。推理、判断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常常热衷于深入地研究难以解决的方面,这些学生在深入研究时能得到自信,要是直接采取同一种教育方式去教育所有的学生,那样就很难使学生获得自信,会使学生不愿意深入探究难以解决的方面。另一方面,那些应用推理、判断的程度比较浅的学生就因为太多的失败而不再相信自己了,产生放弃的念头,从而使他们渐渐地落后于其他人。因此,通过依据学生水平不同进行教学的方式,能使好的学生深入研究难以解决的方面,使落后的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进步,这样所有的学生就可以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更加相信自己。

3.初中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实施办法

3.1从学生的水平出发,科学分组。通常,学生可以分为三种层次:第一层次的学生是起点高,有好的方法和技巧,应用推理、判断程度高的;第二层次的学生是起点一般,但有较好的方法和技巧,应用推理、判断程度较高的;第三层次的学生是起点低的。我们应进行有序分组。有序分组的过程中应关注下面三个方面:首先,必须清楚地知道学生的突出点是什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应好好交流。其次,有序分组应理解学生的内在想法,不可只依据卷面测试结果来区分学生,分组应该是具有伸缩性的而不是硬性的。卷面测试结果属于有序分组的一部分,学生了解自身的状况,有自己的目标,所以我们应理解他们,不能忽略他们的内在想法,这样他们才会相信自己。待分组结束后,我们要进行差别性教学。最后,教师在看待不同组的学生时,应一视同仁,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

3.2依据分组后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我们要考虑到所有的学生,将差别性教学深入应用在课堂上。

3.2.1引入新的内容。数学的内在关系是紧密相连的,教师可以回忆学过的内容来引入新的内容,此时则通过第三水平学生去回忆学过的内容,使其加深印象。第二层次的学生则解决新的内容的引出,第一层次的学生则完善第二层次的学生的内容。

3.2.2解说新的内容。解说新的内容时要考虑到第三层次的学生,循序渐进。

3.2.3课上操练。结束新的内容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操练,第一层次的学生比较得心应手,教师则让学生操练转变形式的习题,可以给第二层次的学生比较有难度的习题进行操练。另外教师要认真对待第三层次的学生,提供难度小的习题有助于他们加深记忆。

3.3依据分组后学生的情况,安排不同任务。安排的任务要使学生可以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而有助于他们的成长。第一层次的学生可以多安排统合性较高的习题,加强他们的处理数学问题的规则和程序,使他们挖掘习题中那些数学处理的规则和程序。第二层次的学生,主要学会普通的题目和一部分难题的思考方向。第三层次的学生则重复做题,做很多的习题来巩固基础。

3.4依据分组后学生的情况,进行不同评价。因为学生的核心目的有所不同,所以要使用不同的评估方法。举个例子,教师依据水平不同的学生,应把考试题目进行区分,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做不同的题目。第一层次的学生重点做难题;第二层次的学生重点则是中等题目,外加小部分难题;第三层次的学生重点放在基本的题目上,外加一小部分中等题目。那么,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范围内得到进步。

4.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深化发展的今天,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指引者,教师的作用就是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并指引方向。分层教学注重学生的差异性,不仅可以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而且对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因材施教能个让每个学生获得适合他自己的发展,符合当前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因材施教"作为我国的"祖传"教学方法,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去细细品味。

参考文献:

[1]文明远,差异性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2015,(3)

[2]秦浩,浅论因材施教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3,(9)

上一篇:关于中等职业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反思与对策 下一篇:提高初中数学阅读能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