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构建探讨

时间:2022-09-04 12:23:54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构建探讨

摘 要:资助是“输血”,可以保证他们渡过暂时经济难关;育人是“造血”,可以促进他们彻底脱离贫困。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包括奖、贷、助、勤、补、减等多种形式的资助措施,大学生资助体系不仅是助困,也是培育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要不断挖掘资助体系的育人功能,不断探索资助体系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受资助的同时,获得学习、心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283-02

一、中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现状及不利因素

当前对家庭贫困学生已基本形成了“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但由于国家政策和财政的资助力度有限,目前高校贫困生经济资助还不尽人意。

1.高校贫困生经济资助现状。教育是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的,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农村和城市中的贫困家庭在负担子女教育费用方面面临诸多困难,很多贫困家庭的子女不能顺利进入梦寐以求的高校,他们接受教育的问题不仅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而且成为制约社会文明进步的“瓶颈”。针对近年来高校的贫困生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逐步加大了资困助学力度,无论是在资助总人数或是在资助总金额上都在逐年大幅提高,但与此同时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也在大幅增加。

2.高校助学与成才教育存在的不利因素。目前许多高校对贫困生助学问题高度关注。从经济上努力帮助贫困生摆脱困境,以完成学业,但具体实施中,却往往将解决其物质生活的负担作为助困的重心,忽视了对他们的思想、人格、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引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资助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紧密。目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尚缺乏系统性的教育机制,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的针对性不强。许多高校都将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作为济贫助学的最终目的,出现“奖、贷、助、补、减”的多元化资助体系与思想道德教育结合不紧密的情况。人们往往只注意物质扶贫,认为只要对贫困生多给予经济上的资助,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因而忽视了贫困生的思想“扶贫”,出现育人与助困脱节的现象。

二、构建高校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1.科学规范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第一个环节即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的认定。切实掌握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情况是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的前提,也是国家、学校制定的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

然而,如何科学、准确地认定贫困生,成为困扰高校工作者公开公平做好资助贫困生工作的一大难题。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和对其他高校的调查了解,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所采取的依据是学生提供给学校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和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而往往忽视对学生日常消费行为的参考。事实上,生源地所出具的经济状况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实在难以取信,在利益面前很多学生和家长缺乏诚信,频频利用地方的“人情关系”获得虚假证明,加之缺乏必要的监督约束机制,导致助学资源分配不公已成常态。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和理论成果,对科学认定贫困生提出以下对策:(1)建立综合的认定标准。学生本人情况的认定指标可从两个方面展开: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除学生提供学校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和家乡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材料外,应当充分了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个人情况包括月支出金额及用途、学习态度及成绩、学生诚信等级、学费欠缴情况等;家庭情况包含家庭成员的组成及职业、人均收入、家庭所在地经济水平、有无欠债情况、有无重大事故或灾害发生等,在具体的认定过程中,还应该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注重因人而异、视情况定夺。(2)严谨规范认定程序。在认定过程中,辅导员应该是第一责任人,辅导员在初步判断的基础上,要深入了解学生,经常走访学生宿舍、和学生聊天,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要定期听取班委、同宿舍同学对学生日常消费的反映,基本上做到心中有数。评选过程中,要实行跟踪管理并张榜公示评比结果,发挥同学之间的监督作用。高校要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出差等机会,组织老师和学生对相对集中的贫困生所在地进行实地走访,尤其是对有争议或者存疑的学生家庭进行复查。(3)实行权利义务对等的资助模式。现行的“奖、贷、勤、助、补”等资助措施中,困难补助、生活补贴、助学金都属于“免费午餐”式的无偿资助,资助对象凭借资格认定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资助。应尽量缩减当前这种“免费午餐”式的资助,采取附有条件的资助模式。高校应该开拓勤工俭学岗位,对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除了给予相应的报酬外,还可以在助学金、困难补助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鼓励他们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资助模式,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感恩意识和回报意识。(4)落实政府、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目前,政府、高校、社会都很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但是这些主体之间缺乏联系和沟通,停留在完成份内工作之上。信息和资源不能共享,以至于出现政策和现实的脱节。生源地基层政府要对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学生及家长的信用度等基本信息进行甄别,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明知家庭经济状况不符合规定而出具困难证明或虚假证明的相关工作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加大处罚力度。

2.提升勤工助学在资助体系中的地位。从资助体系的运行来看,传统的“资助型”奖助体系往往重视的是经济资助,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能力的提升。高校助学如果仅停留在“授人以鱼”的输血式救济上,而不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必将使其丧失内在的“造血”功能,也无法使学生真正“脱贫”,勤工助学就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内生“造血”式自助模式,它不仅能解决贫困生的生活困难,还可以使其树立自立自强、负责有为的观念,提升人际交往、竞争合作等社会适应能力,进而提升就业能力。同时,高校实施勤工助学模式,要注意以下几点:(1)拓展和完善岗位类型。从勤工助学的实施来看,高校岗位数量少,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而且提供的岗位大多是“体力型”“劳务型”,缺少“智力型”岗位,因此不但报酬较少,而且脱离学生的专业学习,不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既要挖掘勤工助学的校内岗位,甚至又要大力拓展校外勤工助学基地,以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并优化勤工助学岗位,从低层次的体力劳动型向专业智力型拓展。(2)与就业相对接。勤工助学岗位尽可能与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择业、就业相对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3)规范管理。规范学生用于勤工助学的时间,避免影响正常的专业学习和透支身体。(4)保障经费。学校应每年以一定的比例持续增加勤工助学经费。同时加强对学院资助专项经费使用的监督力度,使勤工助学这一“造血型”资助地位提升到仅次于国家助学贷款。

3.积极探索扶贫资助与励志育人相结合的新机制。无论是助学金、还是助学贷款,都只能缓解生活困难学生一时的经济困难,只有引导他们发挥自身的优良品性、行为作风和勤奋意识,才能真正做到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具备“造血”功能,才是育人的根本。(1)心理帮扶。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窘迫的生活体验,使得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自卑、抑郁等问题,社会适应能力较差。需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咨询,帮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走出心理困境;开设“厚怀学堂”等人文关怀的系列讲座,帮助贫困生树立心理健康观念、人格观念和素质观念,以高尚炽热的情感,真心实意地去感化贫困生,促使师生之间的情感自然融洽。(2)励志与责任教育。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既渴望自强自立,又存在不同程度的自信心欠缺问题。高校通过讲座、“自强之星”评选、深度励志谈心等活动,教育引导他们以榜样的力量激发成才意识,不断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以求有所作为。现实生活中,个人不能仅关注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还要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高校要加强责任教育,这不仅是受助学生感恩的需要,也是由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3)注重教育的实践环节,实施“实践育人”。组建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主体参与“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义务助学,义务服务,爱心捐助等社会公益活动,为学生回馈母校、感恩社会搭建平台,让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来自国家、社会、学校“资助”的同时,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高认识,接受教育。逐步实现其“自助”向“助人”的转变。(4)提升就业能力。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继续依赖政府下拨学生资助经费已经不能完全解决日益突出的贫困生问题。所以,在坚持政府资助为主的前提下,高校应积极开拓社会资源,争取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团体关注并资助贫困生。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之际,大学与社会,尤其是和产业界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高校应该积极和优秀企业、社会团体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大学为企业提供科研支持,企业可以在高校设立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另外,还可以开辟大学生到企业勤工助学的渠道,使他们在生产第一线锻炼自己的工作本领,为贫困生未来的就业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 桂富强.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理念及管理体系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 李超祖.教育激励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 夏文斌.公平、效率与当代社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顾书桂.高等教育中的政府投资和个人投资[J].江苏社会科学,1996,(6).

[5] 廖清林.试论高等教育贷学金制度的建立[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4,(3).

[6] 赵博.论加强生活困难大学生励志教育的必要性[J].黑河教育,2009,(6).

上一篇:让诚信伴随学生成长 下一篇:个人信息概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