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概念探析

时间:2022-09-16 03:44:47

个人信息概念探析

摘 要:个人信息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虽然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制定专门系统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但中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方面也有了重要进展。然而无论学术界还是实践中对于个人信息概念的界定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影响了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因此有必要从个人信息的内涵、外延、特征、分类几方面厘清个人信息的概念。

关键词:个人信息;概念;探析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299-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侵害个人信息的现象愈演愈烈。为此,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法。而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制定专门系统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当前中国主要在个别法律的个别条款中有一些与个人信息保护有关的规定,比较零散。随着侵害个人信息犯罪的越来越猖獗,中国于2009年在《刑法修正案(七)》中新增加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彰显打击个人信息犯罪的决心。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是中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重要一步。然而无论学术界还是实践中对于个人信息概念的界定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不利于对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因此厘清个人信息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人信息的内涵、外延

要理解个人信息,有必要先弄清楚什么是信息。信息在哲学上的本质性定义是: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1]。

一般来说,人们对信息的概念难以理解且无法统一,但对信息的基本特征却大体达成一致,即信息具有客观性、传递性、可利用性、共享性、依附性、脱体性(可分离性)。

“个人信息”是“信息”的引申概念,由“个人”和“信息”两个词构成,是信息社会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的产物。在当今社会,一切与个人有关的资料如个人自然状况、家庭状况、社会背景、财产状况、上网活动情况等都属于个人信息。

对于个人信息的概念,目前世界上通常有两种定义方式:一种是“概括式定义”,如欧盟1995年《个人数据保护指令》第2条规定:“个人数据,是指任何与已确认的或可以确认的自然人有关的信息”;另一种是“概括加列举式定义”,如中国台湾地区《电脑处理个人资料保护法》第3条中规定:个人资料,指自然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身份证统一编号、特征、指纹、婚姻、家庭、教育、职业、健康、病历、财务情况、社会活动及其他足资识别该个人之数据。

笔者认为,个人信息是指任何可以识别特定自然人的个人私有信息。个人信息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有关个人自然情况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高、体重、血型、DNA、肖像、指纹等;二是有关个人社会情况的信息,包括职业、住址、籍贯、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婚姻家庭情况、学历、名誉、荣誉、、政治信仰;三是有关个人财产情况的信息,包括收入、资产、负债、信用记录等;四是有关上网情况的个人信息,包括上网活动记录、电子邮箱、QQ号码、聊天记录、网上购物情况、登录和使用的各种账号密码等。

当前、对个人信息的称谓也各种各样,很不统一,如 “个人数据”、“个人资料”、“隐私”等。因为中国必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因此有必要厘清这几种称谓的优劣。从广义上讲,隐私乃是一种与公共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即隐私包括三种形态:个人信息、个人私事、个人领域[2]。从狭义上讲,个人隐私就是指本人不愿或不便他人知道的个人信息。可以看出,个人信息和隐私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不同的,二者存在着包容的关系,个人隐私的外延明显小于个人信息的外延,个人隐私属于私密性个人信息,是个人信息的一部分;个人信息包含个人隐私,但不限于个人隐私,范围远远大于个人隐私。如果使用个人隐私的概念,显然不能全面地保护个人信息,并且个人隐私的概念也不符合中国的法律传统和使用习惯,有造成公众误解和混淆之嫌。而对于个人数据这种称谓,笔者认为也不太符合实际情况,因为数据这一概念适用范围比较狭窄,主要适用于技术领域,如数据库、数据交换等,数据的概念不能完全涵盖个人信息的全部内容和形式。综上,个人信息的概念,含义清晰,外延较广,形式多样,更易理解和接受,中国应采纳。

二、个人信息的特征

综合各国各地区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来看,个人信息一般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个人信息范围广泛、形式多样。个人信息是指任何可以识别特定自然人的个人私有信息。因此不论个人信息以何种形式存在,只要能识别特定自然人的信息都是个人信息。信息必然依附于特定的载体,载体的形式决定了个人信息的存在形式。如个人信息可以以纸作为载体,也可以以声、光作为载体,还可以以电子数据作为载体等等。前已述及,个人信息的种类很多、范围很广,一切与个人有关的资料如个人自然状况、家庭状况、社会背景、财产状况、上网活动情况等都属于个人信息。因此无论个人信息以何种形式存在,种类如何,法律都应该对其作出相应程度的保护。

2.个人信息的主体为自然人。个人信息是有关个人的信息,是自然人的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信息不属于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与特定自然人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人身专属性,保护个人信息就是为了保护自然人的个人权利和人格尊严。因此大多数国家的个人信息保护法都将个人信息的主体限定为自然人。个人信息的主体是活着的自然人,但也可以是死去的自然人。因为个人信息具有很强的人身专属性,有关死者的个人信息仍然是指向死者的,这种信息所有人的身份是不能转移的。但这里要注意区分个人信息所有人和个人信息权利人是不同的,个人信息权利人只能是活着的人,死者没有民事权利能力。

3.个人信息具有可识别性。个人信息可识别性是个人信息最重要的特征,包括直接识别性和间接识别性。直接识别性是指通过单个个人信息单独就能锁定某个人,如肖像、DNA、身份证号码等。而间接识别性是指必须通过与其他个人信息相互结合才能锁定某个人。个人信息是有关个人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当然能够确定某个自然人身份,如果不能确定个人的身份,也就不能成为个人信息,可识别性是个人信息的应有之义。只有在该信息能够明确特定个人身份,单独或相互结合能描绘出个人特征时,侵害个人信息的行为才有可能对个人的生活产生实际影响,对个人权益造成损害,从而需要法律予以保护。

4.可分离性。个人信息属于信息,与物质不同,物质只能在同一时间被同一地点的用户占有和使用,而同一内容的信息可以在同一时间为不同地点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户同时获得和使用。另外,个人信息可传递、可复制,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对方获得了信息,而发送方并不会失去信息。个人信息的可分离性使个人信息价值得到更加充分的扩展,同时也增加了个人信息的保护难度,个人信息一旦与人分离就难以被收回。

5.组合信息价值倍增。首先,个人信息可以分为单一信息与组合信息。在多数情况下,单一信息难以对个人加以识别。但是,若干个单一信息的组合就足以对个人进行识别。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主体的信息价值有限,但若把某些具有共同特性的主体的个人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成数据库,以该数据库来反映某种群体的共性,则增值的空间非常大。比如,某群体的相同情况的个人信息,可以被商业企业用以实现市场特定部分的选择性目标的定位。可见,单个信息的汇聚是信息集合体价值倍增性的基础[3]。

6.与公共利益没有直接关系。个人信息是个人的私有信息,与公共利益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个人可以对其信息的商业价值进行自由支配。

7.个人信息具有巨大商业利用价值。在信息社会,个人信息的商业利用价值越来越突出,并能获取巨大的经济价值,因此个人信息侵权问题才越发突出、愈演愈烈,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才越来越重要和急迫。

三、个人信息的分类

1.以个人信息的敏感程度为标准,分为涉及个人隐私的个人信息与普通个人信息。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又称敏感个人信息,如有关健康和性生活的个人信息,具有较强的私密性,一旦受到侵害,将会给当事人造成比较大的伤害。普通个人信息,又称琐细个人信息,是指不涉及个人隐私的其他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高、文化程度、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反映个人基本情况的信息。普通个人信息虽不具有隐秘性,但如果遭到泄露并被不适当的使用,也会给个人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我们对个人信息必须给予必要的保护,对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更要予以特殊的保护。

2.以能否直接识别特定个人为标准,分为直接个人信息与间接个人信息。直接个人信息是指可单独识别特定个人的信息,如姓名、身份证件号码、肖像、DNA、指纹等;间接个人信息是无法单独识别特定个人,需与其他信息结合起来才可确定个人身份的信息,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型、职业、学历、民族等。通常来说,虽然由于直接个人信息的可识别性强,对个人的侵害会更直接、更加严重,但是实际生活中侵害间接个人信息的现象也比比皆是,因此法律对直接个人信息和间接个人信息应当给予同等保护。

3.以个人信息是否被公开为标准,分为公开的个人信息和未公开的个人信息。公开的个人信息是指已被公开披露的个人信息;未公开的个人信息则是指尚未公开披露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的公开仅限于信息主体或其授权的人对其信息的公开。公开的个人信息在收集时无需经过信息主体的同意,但未经本人同意非法商业化利用公开的个人信息则构成侵权。未公开的个人信息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公开。对于未经信息主体同意或授权的他人向公共领域内披露个人信息,信息本人可以其侵权。如果同时侵犯财产权的,信息主体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综上,本文从个人信息的内涵、外延、特征、分类几方面对个人信息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司法、执法、守法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 邬焜.消息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5-46.

[2] 杨立新.人格权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304.

[3] 郑素梅.论中国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责任编辑 魏 杰]

上一篇:新形势下高校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下一篇:浅谈小学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