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学对话”让学生积极参与化学教学过程

时间:2022-09-04 12:05:12

通过“教学对话”让学生积极参与化学教学过程

摘 要:教学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教学对话较好地体现了课堂素质化要求,也能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激励、调控和评价。

关键词:教学对话 形式 实践

在教学中采取对话形式最早可以追溯至苏格拉底,他的著名的“产婆术”对后世影响很大,他主张“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这样,师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要求学生不仅能掌握科学文化,更重在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探索,学会发现和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学更重在过程而并非结果,所以我们必须创设多种教学形式,运用“教学对话”,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和教师共同去“寻找”教学结果,从而使教学能真正优化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教学对话”教学方法的形式和实践

“教学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探索反映客观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各有关信息,并能将其发散、交合,进而剖析、筛选,直至逼近问题的实质。具体过程分三个阶段:1. 信息探索(学生以竞赛抢答形式报出各类信息),2. 信息阐述,(要求学生均能了解本组报出的信息含义)3. 信息应用(由师生共同对交合信息进行目的性收敛)。

如“关于溶解度的计算”教学:

教师明确说明教学内容是根据基本概念的有关计算,所以让学生以溶解度概念为信息基础,讨论某一固态物质的溶解情况。

各小组马上投入热烈讨论中,按教师要求,依次报出各类信息,首先是点面信息:“温度、状态、溶质、溶剂”等,之后又将这些信息发散,如温度信息中结合“需要、固定、相同、变化条件”等情况,状态信息中结合“饱和与否、变化条件”等情况,溶质信息中结合“质量变化、质量表示方法、溶解质量变化”等情况;溶剂信息中结合“质量变化、成分”等情况;接着是信息的交合,学生将不同信息纵横交合,信息量很多,困难在于剖析、筛选。教师可参与各小组的讨论,适度点拨、及时肯定,学生的交合信息涉及“改变溶液状态的条件”、“溶液中组成成分的质量分数”、“某一溶液在不同温度时的状态变化”等多种情况。

在阐述信息含义时,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侧重于和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应重视和鼓励中等生和后进生的阐述,可以学生阐述为主,教师补正为辅。同时,应注意爱护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如学生对发散信息“需要温度”的解释是:“在饱和溶液中再继续溶解溶质,需要提高温度。”虽然回答不严密,但也可看出其思维的灵活性。还有一位学生在阐述时提到:“温度是指挥,饱和是目标,溶剂是监督,溶质是服从。”逻辑思维有机地联系了形象思维。

学生感到比较困难的是信息应用,教师应指导学生将信息收敛指向目标,溶解度计算是关于溶液内部组成的计算,所以应引导学生注重分析溶液状态变化和溶液内部组成的本质规律。学生指出:“溶液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变化。”只有在一定条件下的溶液内部组成才是恒定的。教师列出下式,引导学生注意哪一些是解题的必要信息,哪一些信息是解题的必要信息,哪一些信息是解题时应注意的。

通过以上对话,学生不难理解有关溶解度计算的求导方法,也可以从中推导出溶解度计算的有关公式。

二、“教学对话”较好地体现课堂素质化要求

教学实践表明:“教学对话”教学方法符合教学规律,也容易被学生接受和掌握,讨论形式活泼灵活,学生身心放松、兴趣浓郁、精神振奋、思维活跃、注重团结合作精神,信息探索,各抒己见,有利于学生创造才能的发展和带到各层次学生的进步。

“教学对话”教学方法的另一个特点是: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由传统教学的静态被动接受转化为动态主动发展,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了思维品质,讨论中关于“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等又深化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简而言之,“教学对话”能较好地体现化学教学课堂素质化的要求,学生学得主动、灵活、有情趣,表现为自信、勤思,主体性突出,同时,也能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激励、调控和评价,在知识到位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认知、情感受、能力等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上一篇:论优化设计在中学化学实验探究课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论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化学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