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石

时间:2022-09-03 10:49:14

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石

摘 要: 阅读的兴趣、方法和习惯是制约个体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培养习惯三方面入手,这样,学生在阅读教学及课外阅读中就不会茫然失措,阅读能力会不断提高。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激发兴趣 教给方法 培养习惯

阅读能力是人类必备的能力之一,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令人担忧。有学者对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做过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认读能力低幼化;阅读能力简单化;鉴赏能力肤浅化。[1]笔者认为,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培养习惯是提高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基石。

一、激发兴趣

兴趣,按照心理学的解释,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者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一旦学生对阅读有了浓厚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阅读当做快乐的事情,乐此不疲,废寝忘食。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宋人张载说:“学至于乐,则不自已,故进也。”阅读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激发学生兴趣的做法:

1.巧设导语。学习新课文前,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文体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短小精悍、妙趣横生的导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趣。

特级教师魏书生在讲授《论语六则》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时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的精神世界。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例如牛顿、哥白尼等,同学们是否知道这十位思想家谁排在第一位?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2]408这个导语像磁石,吸引学生的注意;像重锤,撞击学生的心灵;像钥匙,开启学生的心扉;更像是桥梁,引导学生走向课文。

2.设置悬念。学习新课文前,教师通过研读文本,提出既与文本内容有关又能引起学生好奇的问题,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内在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

一位教师在讲授《雷雨》的公开课时,一上课,他就抛出了这样两个问题:“课文最后,鲁侍萍说‘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请问鲁侍萍有哪些苦处?既然因为周朴园而受了很多苦,鲁侍萍为什么还要故意将身份暴露呢?”[3]这一提问抓住了课文的关键,学生厘清鲁侍萍的苦处对于突破全文的诸多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大有益处。尤其是第二问,学生很感兴趣,因为这个问题给他们留下了讨论的空间。需要注意的是,设疑不能故弄玄虚,而要切合课文实际和学生实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3.创设情境。教材中不少课文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教师如能营造特定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有助于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阅读兴趣。

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有教师先播放刘欢演唱的《好汉歌》歌曲,让学生边欣赏边回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的某些画面,在音乐声中想象梁山好汉的风采。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鲁达遇见了一件什么样的不平事?他又是怎样向郑屠出手的?”有了歌曲营造的氛围,问题又把歌词和课文内容巧妙地联系起来,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阅读兴趣。

4.深情诵读。教材中,不少散文、诗歌,非常适合朗读。教师的深情朗读能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极大地吸引学生。梁实秋先生在《散文的朗诵》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记得小时候,老师教我读《古文观止》,选中一篇古文之后并不立刻开讲,而是先行朗诵一遍……我们细心聆听,在理解文章的内容之前,已经相当地体会到文章的美妙。”可惜,至今有不少教师为了课上多讲几分钟,原本非常适合朗读的文本,自己不给学生读,也不让学生朗读,使学生失去了感悟的机会。其实,比起泛泛的讲析,教师有声、有色、有情、有味的朗读,学生要感兴趣得多,收获也大得多。

5.比较阅读。对于一些内容、题材、立意相近的课文,可用此法。如在讲授《回忆我的母亲》一文时,让学生与以前学过的《背影》作比较,找一找两文在选材、组材、立意、写法方面的异同。运用这种方式比起单学一篇文章,学生要感兴趣。比较的过程是学生探究的过程,通过比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新课文的兴趣,而且可以复习旧课文。比较阅读,不局限于教材上的文章,教师也可以从报纸杂志上选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体裁相近、时代气息浓厚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由于这样的文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生很感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学生的阅读不能局限于有限的教材。因此,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兴趣外,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在课外自由阅读。

二、教给方法

阅读方法也叫阅读策略。能否根据阅读内容的需要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或策略,是一个人阅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阅读方法种类繁多,主要有:

1.朗读。朗读是把无声的文字化作有声的语言,把单纯的视觉活动转化为各种感觉的综合活动,从而加强对书面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深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

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普通话标准、正确、流畅、有感情。朗读训练常用的方式有:(1)听名家朗读;(2)教师范读;(3)学生单读(这是最好的训练方式);(4)学生齐读(适用于诗歌、散文等音韵感和节奏感较强的作品);(5)分角色读(适用于戏剧等人物个性鲜明的作品)。在正确引导学生朗读时,还要纠正唱读、念经式等不正确的朗读方法。[4]205

2.默读。默读是不出声的阅读,由于默读具有速度快、理解深的特点,因此它是实用价值最高、最具有广泛适应性的阅读方式。

默读的训练和指导,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三不三到”。“三不”指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三到”指:(1)眼到。眼睛离书距离要适当,保证一行字都在视觉范围内。眼皮要少眨动,最好看完一句或几句才眨动一次。(2)心到。眼睛看到哪,脑子就想到哪。一边默读,一边提出“为什么”的问题,通过“读”和“思”领会文章的内容。(3)手到。提起笔来,边读、边画、边写,学会圈点。画重点词语,重点句子,重点内容,佳词妙句。写自己的看法、疑问。

3.精读。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朱熹的“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

精读是一种咬文嚼字、一丝不苟的阅读方式。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精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指导学生精读的方法很多。“三步精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步骤和要点是:第一遍看内容,边看边画,标出自然段的号码,写出这一段的内容要点。第二遍在第一遍的基础上,分清思路,理清层次,归纳出课文的基本思想。第三遍阅读,结合自身再次认真思考——自己读后得到什么教益?还有什么问题?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上认真听老师讲解,边听、边读、边记、边对照,全面理解书中的重点、难点。最后,要求对课文再阅读,并记住内容。

4.略读。略读是对读物求其大意的阅读方法,其目的在于研究、查找有关的信息资料,或者是掌握有关问题的现状或动态。

和精读相比,略读不要求对读物纤屑不遗,而重在搜寻有用信息。略读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方法。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5]141

略读训练应注意两个方面:(1)把握大意,抓住重点。重在让学生把握材料大意,准确捕捉关键信息。(2)提高阅读速度。略读训练要在准确理解的前提下,要对学生的阅读速度提出较高的要求。[4]136

5.速读。速读即快速阅读。可以采取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材料迅速浏览一遍,了解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

在人类已大踏步迈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教给学生速读的方法很有必要。掌握速读的方法,应遵循以下原则:(1)注意力高度集中。(2)阅读时不出声,不动唇。(3)阻止回读。(4)扩大视幅。(5)捕捉主干。[5-6]

三、培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浓厚的阅读兴趣和正确的阅读方法的结晶,是阅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培养学生以下良好的阅读习惯:

1.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要求学生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不望文生义,不凭想当然,也不依赖别人。

2.圈点批注的习惯。笔者经常教育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读书、听讲时,手里必须有一支笔,对文中的精彩词语、句子、段落要圈圈、画画,对自己有疑问的地方打上问号,对老师、同学分析得精彩的地方进行旁批,等等。

3.善于发问的习惯。从心理学观点看,问题即思维,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思维,发问越多,思维越快。善问的学生往往思路敏捷,思考问题深刻,在读书中处于主动地位。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提出问题,大胆质疑。

4.筛选信息的习惯。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筛选信息的快慢与多少,通常课文前有阅读提示,课后有思考练习,要很好地利用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预习课文,找出相关信息,从而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5.比较的习惯。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能发展思维。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可以求同比较,也可求异比较。求同比较,归纳他们的相似点;求异比较,找出各自特点。

阅读的兴趣、方法和习惯是制约个体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从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培养习惯这三方面入手,学生在阅读教学及课外阅读中就不会茫然失措,阅读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钱正华.初中生阅读能力现状及探究[J].青少年日记,2012(7),64-65.

[2]邢改萍主编.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中卷3)[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3]陆岩松.上好语文课,问题是关键[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3)上旬刊,26-27.

[4]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朱自清,叶圣陶.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

[6]陈建伟.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基金项目: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201323)。

上一篇:简析汉语连动式的英译方法及其意义 下一篇:集佳诉讼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