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谢朓诗歌的山水描绘与审美空间

时间:2022-09-03 09:25:00

论谢朓诗歌的山水描绘与审美空间

作者简介:李佳静,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摘 要:谢朓是南朝时期的一位重要作家,以擅长描写山水景物诗而闻名,他的山水诗上承灵运,下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这些诗歌在写景上运用多种手法,使景物呈现出丰富的画面感。

关键词:谢朓;山水景物诗;山水田园诗

一、谢朓诗歌的写景

谢朓是南朝时期的一位重要作家,以擅长描写山水景物诗而闻名,他的山水诗上承灵运,下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这些诗歌在写景上运用多种手法,使景物呈现出丰富的画面感。

(一)精心结构景物

谢朓诗歌描摹的景物往往都很多,但读来并不觉得杂乱繁琐。这源于作者善于精心结构景物,使景物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在写景时,其视点不断迁移,或远近变化,或上下迁移,或随时间而流动,从而使景物不再局限于一个平面上,而是呈现出空间感,生动立体。如他的《观朝雨》,首句“朔风吹飞雨,潇条江上来”由远及近,给人一种雨丝随风扑面而来的清晰之感,而整首诗的境界也随之显得开朗扩大。后面“既洒百常观,复集九成台。空濛如薄雾,散漫似轻埃。”则主要从近处细观了雨之形态,《宣城郡内登望》描绘了“登望”时的所见所感,“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写出了对远眺所见的整体印象——平楚正苍然。楚,丛木也。登高望远,见木杪如平地,故云平楚。“正苍然”则写出了草木之色。“平楚正苍然”属于远眺俯瞰式地观察,属于第一印象式的直觉,同时也营造出了一个浩远阔大的境界。后面所描述的山、溪之貌则属于远眺之后的细观。在细观中,作者的视线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威纡至遥甸”视线为横向,而“巉嵒带远天”视线则为纵向。远近结合,纵横交错,使景物的空间性、立体性更强,从而让诗歌的画面性更强。

(二)巧妙运用动词

谢朓在写景时,不仅仅只是静态地摩形,更注重从动词的运用上赋予景物一种飞动感。从而使诗歌显得生气灵动。其《出下馆》“红莲摇弱荇,丹藤绕新竹”,“摇”与“绕”的运用,使红莲、丹藤的形态得到了更准确完美的体现,而且突出了它们的生命感,它们不再是静态一物,而有了生命,有了灵魂,仿佛从静态的文字中飞动了起来。又如其《游冬田》“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阡阡”、“漠漠”巧用叠字,音韵舒徐,读者在朗读时也仿佛看到炊烟缓缓上升布散之貌。下面两句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鱼儿游过,荷叶翻动飞舞;鸟儿飞散,花瓣散漫缤纷。双动词的运用,瞬间使荷塘花鸟鲜活了起来。再如《曲池之水》“芙蕖舞轻带”,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芙蕖的轻盈曼妙瞬间得以体现。中国艺术讲究的是“气韵生动”,所谓“气韵生动”,则主要是对作品的内在神韵与灵魂的追求。而谢朓诗歌中的“神”,除了来自诗句中所透出的真切情意,其景物描写中的动词,也对传神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三)清晰秀雅的风格

谢朓笔下大都是比较清晰秀丽的风景,再加上作者清晰流丽的语言,这就使得谢朓的山水诗显得清丽秀雅。比如说他《出下馆》一诗“麦候始清和,凉雨销炎。红莲摇弱荇,丹藤绕新竹。”一幅清朗恬淡的初夏图即在眼前。《直中书省》“红药当阶翻,苍苔依砌上”明艳动人。《移病还园示亲属》一诗,“停琴伫凉月,灭烛听归鸿。凉蒹乘暮晰,秋华临夜空。”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幅清凉秀雅的秋夜美景图。《春思》“兰色望已同,萍际转如一。巢燕声上下,黄鸟弄俦匹。”人们眼前仿佛已经出现了秀美明丽,春意盎然的画面。

二、审美空间的拓展——谢朓诗歌诗境构造的一个方面

山水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里写到“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在这一方面,谢灵运是代表人物。大榭喜欢将自己游玩所见的山水风景一一描绘下来,细致描绘一草一石的形态,确实可以说是“极貌以写物”,但是时候往往生硬说理,拖着一条玄言的尾巴,造成了一种割裂感。

谢朓在描摹山水方面吸收了灵运的优长,并且更注意情景的自然交融,更注重诗境的创造。如《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首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既写到了眼前之景,奔涌不息的江河兴起了作者的悲情,他的悲愁也如同滔滔江水一般不能停止。因着首句点出的“悲未央”,后面的景物描绘,便自然浸透了作者浓浓的情绪“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不仅写出了秋天的清寒,这一幅清冷的秋景也烘托出了作者内心的悲愁苦闷。又如《怀故人》一诗“清风动簾夜,孤月照窗时”淡淡的孤独落寞之情弥漫在这静寂的耿月夜里,诗人的思念,唯有这一轮明月,唯有这徐徐清风懂得。

谢朓诗歌情景交融的非常紧密,总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而不是最后套上几句抒情或说理的话。所以我们读谢朓的诗歌,便自觉有一种意境。那么,境是怎样构造的呢?或者说,其情景是如何得到紧密交合的?在某一方面,这源于其对审美空间的拓展。

谢朓诗歌情景的自然交融往往在一种深远阔大的审美空间中得以表现,诗人的感情在这里尽情驰骋,诗歌的内蕴得以丰富,而不再仅仅停留在摹山范水的层面上。谢朓诗歌含蕴的深厚、境界的圆融完满,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其拓展出的这种高远浩淼的空间。那么,这种审美空间是如何形成的呢?登望便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谢朓的很多诗歌都与登望相关,即使不是写登望的,也经常出现“望”等字眼,与景物拉开一定的距离。空间的扩展不仅更利于画面感、美感的产生,也利于兴起诗人的各种情感,激发诗人的艺术想象。这正如陆机的《文赋》所说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又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里说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我们举他的《宣城郡内登望》为例“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诗人登高,极目远眺,草木苍苍,树梢齐平,犹如平地,青山秀拔,绿水长流,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对比于大自然的壮美,诗人自然感叹自身的渺小,漂泊无依的孤独感,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悲戚感,想找到自己精神皈依的迫切感,这些感受便纷纷涌上心头,构成了这首诗的丰富内涵。山水景物不再仅仅是山水景物,它还成了诗人感情的载体,景中弥漫着浓浓的情,它们完美和谐地交融,而不是生硬地说教两句,所以读来便自有象外之音,味外之旨,便自然活跃着生命的律动,有一种境界,一种韵味。总之,这种辽阔高远的审美空间,不仅有利于拉开赏景的心理距离,更好地捕捉景物的美感,避免“只缘生在此山中”的局限性,而且有利于兴起诗人的各种情感,使情景在一个包孕无尽的空间里结合交融,同时这种空间又留下了无数的“空白点”,读来感觉有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钟嵘曾这样评价过谢朓的诗歌“善自发篇端,而末篇多踬,此意锐而才弱也。”善发端与意锐大家都比较赞同,像后人对“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这样的诗句不知留下过多少赞叹。而对于“末篇多踬”这种观点,历来都有不同的意见。谢朓诗歌在末篇喜欢抒发一些隐逸之情,有人认为有些重复累赘,但是这种结句要看和具体的诗境的结合是否紧密自然。虽然谢朓的有些结句确实不太好,但是大多数或直抒胸臆,或运用典故,还是能使情景水融,和整首诗构成圆融悠远的意境,给读者留下了相当多的回味空间的。(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南朝齐)谢朓著,曹融南,注,谢宣城集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 陈冠球,编著,谢宣城全集[M]大连出版社,1998.

[3] 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M]中華書局,1998.

上一篇:呼鸡也得有把米 下一篇:丝芙兰的“红海”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