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教学中

时间:2022-09-03 09:22:04

《品德与生活》教学中

【摘 要】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深刻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可以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感悟。如何充分利用科学手段和实际活动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我们每个小学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未来教学的方向。

【关键词】 学习兴趣;《品德与生活》;多媒体教学;实际活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方法,取得过一些成效,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运用多媒体营造乐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是两千年前孔子的名言。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科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全部才可能发挥到今天为止80%以上。反之,只能发挥20%。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强有力的催化剂。因此我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实物演示、猜谜语、欣赏录像、听音乐、做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渲染气氛,引起学生的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可能就会怀着期待的心理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比如在教学《我和动物交朋友》这节课时,先给学生们观看《森林舞蹈会》视频,看完视频后通过观察视频里的动物跟同学们组织过一种叫《看动作猜动物游戏》。我先让学生到前面用语言、动作表演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让学生们猜一猜它喜欢的动物是什么。然后让表演的那个同学,把自己喜欢的动物介绍给全班学生。学生们听说表演自己喜欢的动物让别人猜,就争先恐后地要到前面来表演。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而且在这堂课中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到了更多有关动物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设置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感悟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运用多媒体技术找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当然在教课书或通过多媒体学过的一些认识和感悟能实行到实际行动中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我在教学《美化家园》这篇课文时是这样做的。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看过关于保护环境为主题的一系列视频,之后我在班级里放置了两个“垃圾房子”,上课时让学生把放在操场捡的垃圾拿出来,给学生一些时间想想:自己手中的垃圾应该放到哪个“垃圾房子”里?然后让学生把“再利用垃圾”与“非再利用垃圾”分别放到两个“垃圾房子”里。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学会了将垃圾分类处理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到:能再利用的垃圾一定要再利用,这样做会使垃圾数量大幅度减少的道理。而且知道了:要想保护环境就不应随便扔垃圾的道理。

三、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兴趣教学中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美国休斯敦的一家儿童博物馆里有一句醒目的话:“我听过了,就忘了;我见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告诉我们实践对掌握知识是何其重要,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体验实践活动是巩固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

《我很整洁》这一课,无论是材料的选取还是活动的设计,都是源于生活的。在教学“照一照,评一评”环节中,照镜子原本是生活中很常见的,搬到课堂上来——源于生活,而学生却特别熟悉、喜爱,对这位来自真实生活中的“客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与关注。正是因为来自生活,孩子们愈发觉得亲切,没有距离感,接触得到,做得到。

像这样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运用多种多样的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去解决问题,使课堂教学回归到生活之中。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学生在生活中发展,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调查、访问等活动与交流,使学生们积累丰富的经验,能够体验生活。此外,在教学中进行小品、讲故事等活动,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充分联系起来,增长学生自身经验,在汇报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在学习教材内容后,教师要举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讨论、思考,把学习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实践,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品德与生活》这个教材以图画为主,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涵盖了开发性。教材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指导者、合作者。老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公。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比如在教学《花草树木点头笑》这节课时,先让学生们通过网络等方式了解关于花草树木的一些知识,然后根据自己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们制作自己喜欢的植物头饰,在我播放幽美动听的音乐时,让学生把头饰戴在头上,我跟随音乐翩翩起舞,参加我组织的“森林舞会”活动。舞会结束,让学生一个一个地到台前介绍自己最熟悉的、最喜欢的植物的形态、颜色、生活习性、作用等,其他同学听得很认真。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们在课堂上了解了更多的关植物的知识。

五、结束语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或实际行动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亲身体验生活,培养了学生各个方面能力,以及他们优秀的品德。

上一篇: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利与弊 下一篇:探讨新课改下的如何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