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职业技术学院课外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03 08:57:10

谈职业技术学院课外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课外管理是高职院校校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管理除了课堂管理就是课外管理。加强学生的课外管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国家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学生的课外管理显得非常有意义。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高职院校的课外管理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同时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本文将结合高职院校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来探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外管理,问题,对策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训,无论是对于国家、社会还是学生自身都具有重要意义。课外活动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的课外管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课外生活是学生校园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如果善加利用课外时间,学生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加强课外管理对于学生、对于社会以及对于学校自身的重要性。

一、高职院校课外管理概述

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目标,是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具有专业技能地应用型人才,因而它的对学生的总要求就是要提升学生自身的应用技能。课外时间是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课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课外管理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这个问题。一是认知层次;二是制度层次;三是文化层次。下面分别来予以介绍。

(一)认知层次上的课外管理。认知层次上的课外管理主要指的是社会各界尤其是高职院校对于课外管理的认知。在认知层次上,国家对于课外管理是非常重视的,国家在这方面出台了不少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针对课外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了规定,足见国家对于课外管理的重视。近些年来,社会上对于课外管理也逐渐重视起来,不少家长和有识之士都开始呼吁实行科学地课外管理。作为课外管理的主体高职院校本身,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了课外管理的重要性。

(二)制度层次上的课外管理。制度层次上的课外管理主要指的是高职院校针对课外管理所制定地各种制度,以及这些制度实施后的影响。高职院校针对课外管理制定了多项制度,高职院校的课外管理普遍采用的方式是职能部门宏观管理,辅导员微观负责的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是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实行的管理模式。由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宏观管理主要是学校各种文娱活动的举办以及各种赛事的设计等多种事项。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解决,以及具体到学生,师生之间关系的协调。这是辅导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我们要加强学生的课外管理主要是通过辅导员的微观地具体执行来实现。加强课外管理重点在于辅导员自身的素质。

(三)文化层次上的课外管理。管理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课外管理是校园文化的体现,是校园文化一部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提升课外管理的水平。加强课外管理,必须要从校园文化建设上入手。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课外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在校园中如果有一种浓厚地学习氛围,那么学生的课外生活就会非常丰富,学生综合素质就会得到普遍提高。校园文化中学习氛围不浓厚,则学生的课外生活就会用来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出现打架斗殴的现象,这种氛围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课外生活,对于课外管理也带来很大阻力。

传统的课外管理虽然看到了校园文化对于课外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平常管理中却把重点放在了制度建设和规范约束上,忽视了校园文化与课外管理的有机联系,在工作中没有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校园文化来优化课外管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还是一个薄弱点,是一个我们必须要加强的的地方。

二、高职院校课外管理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课外管理工作取得了极大进展。随着高职院校课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外生活不断得以丰富,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得以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但是在长期管理过程中也积累和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接下来,笔者就从上文提到的三个角度来详细论述我国高职院校课外管理的现状。

(一)课外管理认知现状。在认知层次上正如上文所述社会各界都对高职院校的课外管理非常重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公众尤其是高职院校在课外管理上的误区。社会各界虽然对课外管理非常重视,但是对于课外管理的基本概念,如何实现管理,校园文化对于课外管理的重要性等一系列问题上都存在着认识误区,正是由于这些误区的存在,导致我国高职院校课外管理一直不尽如人意。下面,笔者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公众在这方面的误区。

对课外管理概念的误区。虽然我们意识到了课外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公众尤其是高职院校在管理过程中,对课外管理的概念却存在着认知误区。这主要表现在:(1)对课外管理的范围认识不清。广大教务工作者一直认为课外管理的范围就是学生课外时间的管理。我们说的课外管理范围不仅仅是针对学生课外时间的管理,主要还在于学校软硬件的变化,学校学习氛围的营造等方面。这些方面与学生课外时间的安排相比同等重要。(2)如何实现课外管理上的误区。在如何实现学生的课外管理上,高职院校对于制度建设过度重视,认为实现课外管理只需要制定科学的制度就行。

对课外管理中的外界影响因素的误区。学校是一个群体,学校在课外管理过程中,常会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扰。我们就是在对这些外在因素的分析方面存在误区。(1)对学校周边环境的影响缺少分析。高职院校虽然意识到了学校周边环境对于学生的重大影响,但是在课外管理中对于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却屡屡不起作用。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仔细认真地去分析周边环境对于学生究竟起什么影响。(2)对校园文化同课外管理的关系认识不足。正如上文所述,学校意识到了校园文化对于课外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仍是一个难题。

(二)课外管理制度设计现状。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于课外管理的制度设计是异常重视的,也制定出了许多科学的规章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课外管理制度就是上文所提到的校园职能部门宏观管理,辅导员具体负责这一模式。这一模式对于学生的课外管理具有重要影响。但是这一模式也存在着缺点和不足。下面就来具体分析。学校各职能部门之间缺少沟通,难以形成有效地协同机制。针对学生的课外管理需要学校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相互配合、高效合作才能真正实现。高职院校各职能部门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各部门之间各司其职是工作要求,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也是提升自己职能部门能力的重要措施。在现实中高职院校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无法形成高效地协调机制。这会使得高职院校的课外管理失效。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太悬殊,给课外管理带来很大难度。通常,在高职院校中一个辅导员要负责管理七十多号人,多的情况甚至是要管理一两百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提高课外管理的水平难度不小。一个辅导员负责一两百多人的具体事务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再要让他们实现课外管理有很大难度。

(三)课外管理的文化现状。课外管理同校园文化的关系上文已经提到多次,我们要提升课外管理的水平,就必须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近些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有很大成就,但是问题也不少。

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同课外管理有机结合,这是课外管理中存在的首要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2)、校园文化本身建设上的问题,校园文化本身建设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自身方向的设定、采用手段上的问题。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应该是通过在学校营造浓厚地学习氛围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的方向出现了偏差。高职院校的基本方针是要培养专业型应用性人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重点体现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不可放弃对综合素质的要求。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实用主义的倾向,只要是有用的都是我们要宣传的内容,这种方法极不科学。对于学生的课外生活会造成影响,同时也会给课外生活带来阻力。

高职院校课外管理的现状,本文从三个层次上予以了详细论述。概括而言就是三点:一是课外管理意识薄弱;二是管理制度有缺点;三是校园文化没有与课外管理有机结合。

三、高职院校课外管理的措施

上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课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要提升课外管理的水平就是要仔细以上提到的那些问题,然后针对问题专门地去想对策。因此,笔者对于高职院校课外管理的对策也是要从认知、制度、文化这三个层次上来探讨。

(一)认知层次上的措施。社会各界尤其是高职院校要加强课外管理的研究,要加强自身的课外管理意识。笔者认为要加强课外管理必须要做到:(1)拓宽课外管理的范围,我们不仅仅要科学地管理好学生的课外时间,同时我们还必须要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校园软硬件的完善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要做到的。(2)课外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它涉及到方方面面,高职院校在课外管理中要充分重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意识到文化、人员素质对于课外管理的重要性。(3)要定期对广大教务工作者进行培训。培训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提升教务工作者的自身课外管理素质。所谓提升管理素质,就是要在认知层次上加深课外管理的理解,消除认知上的误区。

(二)制度层次上的措施。上文提到我国高职院校现存的管理制度有两大缺点,我们在课外管理制度上采取的措施就是要针对这两大缺点来采取措施。针对高职院校各职能部门之间缺少沟通,无法形成有效协调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可以在适当时机进行联谊,通过多种形式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另外就是要调整辅导员同学生的比例。加大辅导员的人数,同时提升辅导员自身素质。

(三)文化层次上的措施。针对文化层次上的措施。我们主要是把校园文化同课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要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来提升课外管理的水平。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把握正确地发展方向,要用科学地方法来建设校园文化。

课外管理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显示学校综合教学水平的重要平台。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课外管理要从认知、制度、文化这三个层次上来进行努力。

参考文献:

[1]徐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深化中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3).

[2]陆虎,张记超. 职院校辅导员“外促”培养机制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3(3).

作者简介:张庆波,男,出生于(1968.09-),山东菏泽人,毕业于西安市委党校,大专学历,助理政工师,现任职于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财务报表分析》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