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效果初步评定

时间:2022-09-03 06:14:05

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效果初步评定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予以口服克罗米芬50 mg/d,共5 d,同时服用补肾活血中药,10~15 d;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针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3个月后的排卵情况、受孕成功率以及流产次数。结果:(1)两组患者排卵次数、宫颈黏液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受孕率(72.0%)明显高于对照组(52.0%),且观察组的流产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针灸; 排卵障碍; 不孕

中图分类号 R271.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9-0045-02

doi:10.14033/ki.cfmr.2016.9.025

排卵障碍是内分泌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排卵障碍性不孕即各种原因导致女性排卵功能障碍,而未能排卵或影响与卵子结合,导致不孕的一种疾病。有调查显示,女性无排卵导致不孕的概率约占所有不孕原因的20%[1]。不孕不育严重影响家庭关系,因此对排卵障碍性不孕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极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效果,现将相关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均经临床病理与影像学确诊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1岁,最大40岁,平均(33.2±3.6)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年,平均(4.3±1.2)年;卵泡直径最小6.3 mm,最大10 mm,平均(8.6±0.2)mm;对照组5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2岁,最大41岁,平均(34.6±3.4)岁;病程最长11年,最短1年,平均(4.5±1.3)年;卵泡直径最小6.5 mm,最大9.8 mm,平均(8.7±0.3)mm。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卵泡大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排除标准:患者有严重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双侧输卵管堵塞;患者生殖器官畸形;患者晕针。本次研究为所有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治疗原理和治疗方法,获得其同意与配合。

1.2 方法

研究开始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详细询问其家族病史、流产史以及妇科疾病史等,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为每位患者建立系统的档案资料,做好详细记录。对100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患者治疗效果。

1.2.1 对照组 50例患者予以口服克罗米芬(上海衡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107)以及补肾活血中药。克罗米芬用法用量:50 mg/d,共5 d,自月经周期的第5天开始服药。若患者闭经,则应先用黄体酮治疗,撤退性出血的第5天开始服药。同时服用补肾活血中药,中药组方:菟丝子、丹参、益母草、茯苓各15 g,女贞子、桑葚子各12 g,当归、白芍、仙灵草、制首乌、黄精各10 g,甘草6 g。加水煎煮至150 ml,早晚各服用1次,共治疗10~15 d[3]。

1.2.2 观察组 5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针灸进行治疗。操作方法:毫针常规消毒,患者进针前排空小便,选择中极、关元、子宫、三阴交、足三里作为进针点,针刺深入30 mm左右,待得气后提插捻转九数,以中极、关元、子宫的针感向会阴放射为佳。间隔10 min行针1次,留针时间为半个小时,从月经周期的第5天开始,每天1次,连续治疗10 d[4]。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宫颈黏液评分、月经改善情况。同时还应观察两组患者的排卵率、内膜厚度以及受孕、流产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8.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1)100例患者均完成随访,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中9例患者治疗1周期后受孕,11例患者治疗2周期后受孕,8例患者治疗3周期后受孕,8例患者治疗4周期后受孕,总受孕率为72.0%;对照组50例患者中3例患者治疗1周期后受孕,10例患者治疗2周期后受孕,7例患者治疗3周期后受孕,6例患者治疗4周期后受孕,总受孕率为52.0%。(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详见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排卵次数、宫颈黏液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受孕率(72.0%)明显高于对照组(52.0%),且观察组的流产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四、五、六周期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不孕分为男性不孕和女性不孕,其主要原因依次为排卵障碍、异常、输卵管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其他不明原因的不孕。而排卵障碍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因素,占妇女的20%~25%。排卵障碍主要是指女性不能排出正常的卵子,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不规则甚至闭经,周期短于26 d或长于32 d提示有排卵异常症状,还可以表现为多毛症、雄性激素旺盛、溢乳及雌激素过少等内分泌紊乱现象。造成不排卵的原因较多,如内分泌紊乱(下丘脑-垂体卵-卵巢功能紊乱)、卵巢病变(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多囊卵巢综合症、功能性卵巢肿瘤等)以及一些全身性疾病均有可能导致女性不排卵。除此之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吸烟、饮酒、应用富含咖啡因的饮料以及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等)、过度肥胖或过瘦也会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协调[5-6]。

中医上认为无排卵或排卵障碍主要是由于肾阴不足、癸水不充,无法滋养肾精(卵),则精(卵)发育受阻,肾中气阳不足,阴阳转化不力,无以推动卵子排出所致。在治疗上重在调经,经水调畅方可受孕。因此治疗应以疏肝理气、和营调经、养血滋肾、活血和络为主。

针灸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采用针灸治疗排卵不孕的原理在于增强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从而使机体恢复正常排卵。其选取的穴位为中极、关元、子宫、足三里、三阴交。中极、关元、子宫穴同用,可充精生血,促进子宫、卵巢等女性器官的供血,利于卵泡细胞的成熟、排放。足三里可温补先天与后天之元气,配三阴交可通利瘀滞。诸穴合用,使肾气-天癸-任冲-胞宫性系统功能和谐而易于受孕[7]。

本文在西药与补肾活血中药的治疗基础上予以针灸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进行治疗,其受孕成功率达72.0%,明显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效果(52.0%),且流产率(5.56%)明显低于药物治疗患者(23.08%)。由此可知,使用针灸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受孕成功率,降低流产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烨.针灸、HCG联合克罗米芬及补肾活血中药对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干预的对比[J].江西医药,2014,54(12):1487-1489.

[2]庞保珍,庞清洋,赵焕云,等.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性科学,2010,19(3):25-29.

[3]盛拥辉,刘海真,姜春雨,等.针药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59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5,37(8):1216-1217,1257.

[4]郭建芳,刘涓,石萍,等.针灸调经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1):72-73.

[5]冯华,赵莉敏,唐芳,等.超声监测联合益肾逐瘀中药、艾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10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4,36(5):675-676.

[6]张琦斐.针药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实验研究[C].2013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3:200-206.

[7]阿米娜・阿不都热依木,杨镜以.66例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针刺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9):124-125.

(收稿日期:2015-11-19)

上一篇: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基于功效系数法的哈尔滨房地产泡沫预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