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哲学现况哲学分析

时间:2022-09-03 06:11:42

当代中国哲学现况哲学分析

中国现在有三种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在这三种哲学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贫困化,中国哲学合法化,西方哲学边缘化,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而要解决这三个问题,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使中国哲学现代化,正确解读和评价现代西方哲学。这样,我们的哲学研究才能走向世界。然而,究竟怎样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怎样使中国哲学现代化?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现代西方哲学?这里就牵涉到一个哲学范式的转变问题。哲学范式的转变,用恩格斯的话来说,是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而改变自己的形式的。譬如,古代哲学研究本体论,形成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近代哲学研究认识论,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现代哲学研究什么呢?哲学范式如何转变呢?说法不一,理解各异,实在是一个值得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一)

从哲学史、认识史上说,从主客体理论上来研究,哲学是什么?哲学作为人生在世的一种方式,爱智慧首先不是认识论,而是生存论。因此,哲学不是表现为自然、社会、思维三大领域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是表现为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和美好愿景的诉求。

人的生活(处于更原始状态)高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从人的生活实践中生发出来的。当人类生存下来,探求世界的本原时,物质和意识、自然界和精神、存在和思维的问题,才提了出来。这就是古代本体论哲学的产生。到了近代,人类从对客体的探求进展到对主体的研究,提出了主客体理论,即认识论哲学。现代哲学是从对康德、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开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以实践、行动来批判近代哲学并取代他们的主客二元对立的哲学的。马克思在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所以,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仅仅把理论看作是真正的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1]

接着,马克思又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是多么重视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从而突出了改变现存世界的方法。因此,现代哲学研究的就是方法论哲学。恩格斯在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又清算了费尔巴哈哲学。恩格斯在这里讲的是“终结”,就是欧洲近代哲学的终结,也就是现代哲学的开始。从“终结”的观点出发,恩格斯讲,迄今为止,“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4]这就是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区分。

“除此之外,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它们在这里也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他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怎样的混乱。”[5]这就是说,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研究客体的,是本体论的哲学。接着,恩格斯又讲“:但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家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6]这就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区分。

也可以说是研究认识论的哲学,是专门研究主体认识的哲学。结果如何呢?“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使它按照它的条件产生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这样就说明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自在之物”通过人的实践可以变为“为我之物”。恩格斯特别指出,“从笛卡尔到黑格尔和从霍布士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时期内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而自从历史也被唯物主义地解释的时候起,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7]这样,现代哲学就是方法论的哲学,它研究现实的个人面向实践,探求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突出了哲学智慧的功能。

在这里,恩格斯提出了“自在之物”与“为我之物”概念,说明了在实践中,主客体是统一的,从而批判了近代哲学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哲学,实现了哲学范式的转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哲学,它已实现了从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的哲学范式的转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对这个事实的理解却有很大的差异。究竟有什么差异呢?

(二)

说:“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8]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从俄国人那里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当说,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而只是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应用。“文本”和应用是有差别的。全国解放后,我们没有现成的哲学理论。大家学《社会发展史》,学《实践论》、《矛盾论》,后来学《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列宁主义问题》、罗森塔尔和尤金编的《简明哲学辞典》,学习前苏联专家编写的《哲学讲义》和《哲学教科书》,到了20世纪60年代,我国才有了艾思奇主编的我们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材。但是,这个教材仍然是按照斯大林的哲学体系编写的。斯大林的哲学体系,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斯大林说:“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底世界观。其所以叫做辩证唯物主义,是因为它对自然现象的看法,它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它认识这些现象的方法,是辩证的;而它对自然界现象的解释,它对自然界现象的了解,它的理论,是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应用去研究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9]显然,这个哲学既没有跳出黑格尔哲学,更没有跳出费尔巴哈哲学的局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执政。

斯大林经过从1928-1936年的努力,于1936年正式宣布前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1938年斯大林为联共(布)党史四章二节专门撰写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这个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哲学中,总共讲了十个基本特征。其中辩证法讲了4个基本特征,即在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上,讲了“联系”、“发展”、“过程”和“对立面的斗争”4个基本特征;唯物主义讲了3个基本特征,即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绝对对立上,讲“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的可知性”3个基本特征;历史唯物主义讲了3个基本特征,即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与社会精神生活条件对立的基础上,讲了生产的三个基本特点,“生产永远也不会长久停留在一点上,生产样式决定生活样式,生活样式决定思想样式”,“生产决定生产关系,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产生是与旧制度的消灭和新制度的产生相关联的”。

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10个基本特征”,就是长期以来影响我们的一种哲学范式。基本特征是事物表现于外在的东西,还不是事物本身内在的本质。在这一范式中,根本没有讲否定之否定规律和辩证法范畴论,也根本没有讲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关系,更为重要的是,根本没有讲人、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据斯大林说,他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1938年)是从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1908)来的,所以他提出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强调“发展就是对立面的斗争”。

这个哲学范式,提出了一个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范式:即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彼此联系和永恒运动的,运动着的物质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形式,运动着的物质是有规律的。人们怎样认识客观规律呢?这就又讲到了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大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所以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在物质与意识二元对立情况下,如何说明世界统一于物质?如何认识客观规律性?如何发展意识的能动性?理论上讲不通,所以实践上就只能是盲目瞎指挥、拍脑壳的唯意志论。在辩证唯物主义中,斯大林提出一个物质、运动、时间、空间、规律等元素,而没有人的、冷冰冰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世界观的哲学范式。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只讲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没有深入到讲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更没有讲人民、国家、民主、自由、文化。

所以,在1947年,经斯大林批准,由苏共中央主持召开了一次盛大的哲学讨论会,审查批判了亚历山大洛夫所著的《西欧哲学史》(教科书),出席这次哲学讨论会的有全苏著名哲学家百余人,苏共中央书记日丹诺夫(1896年-1948年)在会上代表斯大林和中央委员会作了报告,强调人类历史、哲学史,就是一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军对垒的历史,斗争是主旋律,斗争是意识形态的核心。由此可见,前苏联斯大林哲学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是一种强调“斗争绝对性”的意识形态哲学。

全国解放后,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实行“全盘苏化”,在理论教育和宣传中,全面接受了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和日丹诺夫《在西欧哲学史讨论会上的发言》精神,接受了斯大林的这一哲学范式。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哲学范式呢?这是一个强调哲学是世界观和认识论的近代哲学理论范式。当我们一讲到“观”,就是讲看法“、根本看法”。它是一种解释世界的哲学,不是改变世界的哲学。这种哲学范式,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而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应用。当世界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进展到“和平与发展”,当我国社会已进入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这种哲学范式显然是落后的,它决不是现代哲学的范式。因此,面对这种状况,面对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改革,面对着党的指导思想的现代化,保持党的先进性,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必须要转变。

(三)

所谓哲学范式,就是指库恩描述一种科学发展的图式:一种范式规定的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旧范式转换成新范式的革命,形成新常规科学。库恩认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不在于意义的证实与证伪,人们在解决疑难的活动中才产生科学。形成科学的范式,则标志着一门科学的成熟。范式有模型、模式的含义。

范式由科学共同体普遍承认的科学原理与配套系统历史地理形成的共同信念,如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牛顿经典物理学、爱因斯坦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都是科学范式。我们借用它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称之为哲学范式。我们借用库恩的“范式”理论,解读和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和超越了近代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主客二元对立的哲学“范式”,发展为现代主客相统一的实践方法论哲学范式。由于我国在解放后“全盘苏化”中学习和借鉴了斯大林主客二元分立的哲学“范式”,所以在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就有一个批判和超越斯大林哲学“范式”而向现代哲学范式转变的任务。

这个哲学“范式”的转变,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现代哲学反映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反映着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过程,所以它实现了由静态的世界观要素论向动态的实践生活论的转变。

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要改变世界,就必须付诸于实践,付诸于现实的个人的实践的方法。所以现代哲学就是对近代哲学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哲学的超越,向主客统一的实践方法论的转变。近代哲学无论讲物质世界观的哲学范式,还是讲意识世界观的哲学范式,都是静态的思维方式,都是脱离开人的、抽象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东西;现代哲学讲主客体统一的生活实践,讲有人居住的、为人所用的现实的属人世界,讲动态的、由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所推动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这是现代哲学一大特点。第二,现代哲学反映封建专制向民主政治的转型。

封建专制社会讲的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独白,民主政治讲的是人民民主,是对话。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领袖独白“,读的书,听的话,按的指示办事,做的好学生”。我们不善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一些领袖人物的“四拍”现象“,拍脑壳决策、拍胸脯担保、拍大腿后悔、拍屁股溜走”,老百姓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1919年“五四”运动,提出要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许多人不理解科学与民主的辩证关系,所以出现了要么举科学大旗,要么举民主大旗的事情。须知二者是统一的,没有民主的意识很难举起科学大旗,没有科学的思想也很难举起民主的大旗。的科学发展观前面加上“以人为本”,就是要把科学与民主这两面大旗统一起来。从“独白”向“对话”转型,这是现代哲学的第二大特点。第三,现代哲学,从历史文化发展的坐标上说,既要重视共时态的考察,也要重视历时态的考察,还要重视从共时态向历时态的转变。从共时态上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文化的差异性,从历时态上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从共时态向历时态的转变,既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文化的差异性,又可以看到它们历史的纵向发展,看到它们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向,找到它们的同时代性和某些共同点与相似之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很值得我们重视。

例如,在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这种近代哲学之后,产生了两种现代哲学,一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种是所谓的现代西方哲学。从横向共时态上看,它们分别属于不同阶级的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但从纵向历时态上看,它们都是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现代化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同时代性,又在对具体问题探讨上有许多共同点和相似之处,它们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它们对人类社会发展和文化艺术的繁荣,都有不同的贡献。这是现代哲学的第三大特点。研究现代哲学的这三大特点,我们就可以判断我们的哲学尚处在什么阶段?是不是现代哲学?要不要向现代哲学范式转变?什么是哲学,古代希腊把哲学称之为爱智慧,是智慧之学;近代把哲学称之为知识之总汇,是科学,是认识论;现代把哲学看作是理论思维,是思维活动,是思维方法,是方法论。这就是说,古代哲学研究客体,是本体论;近代哲学研究主体,是认识论;现代哲学研究主客体统一,是实践方法论。如果我们理解和把握了现代哲学的三个基本特点,就可以明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就是停留在近代哲学范式的水平上,而没有实现向现代哲学范式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哲学现代化,正确认识和评价西方哲学,都应当从现代哲学的3个基本特点出发,这样我国的哲学才能繁荣和发展,才能走向世界。马克思曾预言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我国已故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1948年也提出过中国哲学世界化的问题,所以从现代哲学的3个基本特点出发,推进中国哲学的繁荣和发展,就是中国哲学界的根本任务。

(四)

哲学范式的转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实现了哲学范式的转变,现代西方哲学也已经实现了哲学范式的转变。在西方哲学中,关于本体论的研究,是一个重要问题。有人说,本体论是形而上学一分支,它是关于存在的最一般的规定和范畴的学说。也有人说,本体论是研究存在的形而上学。从古至今,不同的哲学有不同的本体论,有理念论的本体论,有经验论的本体论,有神学的本体论,有科学的本体论,还有的哲学拒斥形而上学本体论。我认为,所谓本体论就是对世界起源、要素、结构、变化和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问。

在西方,哲学发展到康德,本体论从关于存在本身的学说,转到了另一个方面,转到了对理性的基本原理和描述现象的原则进行分析的方面,即主体性方面。康德认为,作为关于存在本身的学说的本体论,若不与理性认识、人的行为和评价能力相关,就会完全失去意义。于是康德阐明了他的“现象—物自体”独特的本体论模式。康德认为,人的理性只能运用于感性经验范围内,才有客观有效性,才是真理。

至于意志自由、灵魂不朽、上帝存在等问题,根本不是知识,不是科学所追求的对象,它们是信仰的对象,是实践理性的公设。这样一来,在知识里“否弃”了意志自由、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在道德里、在实践方面完全以另外一种形式,以信仰的形式而固定下来。由此可见,康德关于“现象—物自体”的划分,一举完成了批判哲学的两大任务:《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这样,康德就把科学与道德、启蒙精神与宗教传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经验论与唯理论结合在他的批判哲学体系中。长期以来,我们不能正确解读康德哲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根据列宁《唯批》一书中所讲的那一段话。列宁说:“康德哲学的基本特点是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使二者妥协,使各种对立的派别结合在一个体系中。

当康德承认在我们之外有某种东西、某种自在之物同我们的表象相符合的时候,他是唯物主义者;当康德宣称这个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超验的、彼岸的时候,他是唯心主义者。在康德承认经验、感觉是我们知识的唯一源泉时,他是在把自己的哲学引向感觉论,并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感觉论而引向唯物主义;在康德承认空间、时间、因果性等等的先验性时,他就把自己的哲学引向唯心主义。”[10]显然,在这里,列宁是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来划界的。

没有看到“自在之物”与“为我之物”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也没有涉及康德所讲的科学与道德、启蒙精神与宗教传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经验论与唯理论等诸多问题,所以他就看不到康德在本体论上的转折和贡献。正如马克思所说,唯心主义发展了能动的方面,由于它们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所以只是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方面。

在康德之后,以费希特的“自我意识哲学”、谢林的“同一哲学”到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哲学,都发展了能动的方面。费尔巴哈虽然恢复了唯物主义的“王位”,但他却不愿承认自己是唯物主义者,他也不懂“革命的”、实践批判活动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说“: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1]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区分了人化自然和先于人类存在的自然界,并认为人化自然是人类生活资料最主要、最直接的来源,是实现劳动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主要条件。所有这些,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的人、对实践、对改变世界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真谛。所以,作为现代哲学的本体论,是一种主客体相统一的本体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从对近代哲学范式的批判中,走进了现代哲学的范式。西方许多科学哲学思潮,都反对和拒斥哲学的形而上学本体论。这里仅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首先,实用主义者杜威,他说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从来不怀疑世界的存在。他承认地质科学的结论,承认宇宙的世界的说法,但是他却不把这个世界看成是某种超乎有关它的知识以上的东西。他把知识和知识以外的东西,把人化自然和先于人类存在的自然相区别。在《经验与自然》一书中,他提出了经验的自然主义。他认为,长期以来,人们把经验与自然分开,认为经验只是人们的主观感受,是对自然现象的反映,它是偶然的、零碎的、不系统的、非本质的,是与客体不相干的,有时还会成为我们认识的屏障或帐幕,影响到人对自然本质的认识,因此,经验与自然是对立的。杜威反对这种观点,主张经验与自然是统一的。他引用了大量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说明经验既是关于自然的,也是发生在自然之内的。他说“:在一定的方式之下相互作用的许多事物就是经验;它们就是被经验的东西,当他们以另一些方式和另一种自然对象—人的机体—相联系时,它们就又是事物如何被经验的方式。因此,经验到达了自然的内部,它具有深度,也有宽度而且扩张到了一个有无限伸缩性的范围。”[12]杜威说,经验是一种活动,是主体与客体、自我与环境的一种交涉活动,经验具有连贯性和连贯作用,它具有面向未来、联络未来、对付未来的“投射”作用,主体是经验的中心,经验具有“双套意义”,就是说经验是一个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经验是一个兼收并蓄的统一体,经验就是自然。这是一个混沌的、纯粹的、中立的、无法认知的反省前的经验;其次是反省经验,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的分化,是同一经验内部在机能上和关系上的分别,是对原始经验反省的结果。由此可见,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所追求的哲学本体论,也是一个主客体相统一的、或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统一的本体论,是对近代哲学主客二元对立的本体论的超越。其次,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他主张建立有根的本体论,反对传统哲学无根的本体论。他认为,早在古希腊柏拉图的著作中,就已经提出了“存在”这个词,但是从柏拉图一直到以后的许多哲学家都不懂得“存在”的真正含义。

所以,两千多年来,一部分哲学家从“世界”方面入手,另一部分哲学家则从抽象思维方面入手,建立自己的哲学本体论。这样他们就陷入了所谓柏拉图路线和德谟克利特路线的斗争,即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斗争,从而使哲学家们离开人的存在去探讨世界的起源和本质。因此,他们的本体论就成了无根的本体论。海德格尔认为,离开人,侈谈什么存在都是毫无意义的。首先是人的存在,首先是“此在”,然后才是“在”。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海德格尔强调首先要研究存在的看守者—人,人的存在,此在,追问此在的意义,在时间中显现、展开,特别是烦、畏、死的情态中的显现、展开。他为了进一步说明他的有根的、基本本体论,形象地讲了存在与存在者的关系。他从二者的差异出发,并以壶为例子,说明这个问题。当我们往壶里注满什么的时候,承认壶作为器皿的性质。但是,器皿的性质不是由底面和壁面构成的,因为酒和水不能注入底面、壁面之内。说明白了,只能充其量注入底面、壁面之间。因此,应该说,器皿作为物的性质不在于构成其物的素材之中,而在于它所包容的虚空之中。这种虚空,科学的表象是无法把握的。

它是由于容纳和贮存注入物而满的。而且注入物的容纳和注入物的贮存形成统一的关系,而这统一由“倒出”所规定。东西从壶里“倒出”,不外就是“赠送”,这就是存在对存在者的赠予物。溢满的虚空之本性,归结于赠送,就像山集结的东西是山脉一样,赠送的集结成为赠物就在赠物之中,壶为壶的理由才能成立。注入的东西依靠“赠送”才成为水和酒,受到赠物的水涉及泉,泉涉及岩石,而且岩石涉及蒙受天之雨露的土壤的沉睡。水是天地婚姻之赐予物。这样在赠物中,同时含有天和地。另一方面,赠予物当然给予我们的必死者(人)以饮料,以解渴;而且可用来敬奉神圣者。

这样,在赠物之中存在着“天、地、人、神”四者,这四者自然结合在一起,合而为一,遂成“四方”。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首先是人的存在,而人的存在并不等于存在者,人只有在同其他存在者发生关系的场合,才能作为存在者而存在。离开“天、地、神”,作为人也难以存在。[13]从这里可以清楚看到,海德格尔的哲学本体论,也是一个主客体相统一的本体论。存在主义者萨特所讲的现象学本体论,也是反对传统哲学本体论的。他主张存在先于本质,把存在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认为“自在的存在”就是外部世界,它是一片混乱、一片虚无、没有原因、没有目的、没有必然性,它是偶然的、荒诞的、不可用概念认识的、不可用理性思维把握的;“自为的存在”则是个人的存在、唯一真实的存在。“自为的存在”决定“自在的存在”,“自在的存在”依赖“自为的存在”。“自在”只有相对于“自为”而言,在“自为”的照耀下才能被展现出来,而“自为”也只有在“虚无化”的意向活动中与“自在”相联系才有意义。这也可说明,萨特的现象学本体论,也是一个主客体相统一的本体论。再次,从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和解释学的情况看,都在对近代哲学批判之下实现了向现代哲学范式转变。石里克说,一个命题的意义,就是证实它的方法。维特根斯坦说,凡是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说的,就应该保持沉默。这些话已说明了他们现代哲学的特点。解释学提出了“文本”概念,“文本”就是书写而固定不下来的语言。“文本”中既包括写者与读者,也包括说者与听者,语言中还包括能指与所指,这说明它们都坚持主客体统一的本体论。

(五)

哲学范式的转变,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编写和讲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其基本框架和基本理论体系,是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或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这个世界观,脱离开人、脱离开人的实践,讲了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它所讲的本体论,实际上是列宁在《唯批》》一书第二章中所讲的物质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个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一概念,是列宁在讲认识的源泉时提出的“先于人类存在的自然界”的“自在之物”。从认识论上讲,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不一定能认识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的感觉它。整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我们如何去认识呢?只凭借感性、理性能够认识世界吗?认识不了世界又如何去改变世界?人生活在世界上,最直接的是生活在社会里。人们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资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区分了“人化自然”和先于人类存在的自然界的“自在之物”,认为“人化自然”是人类生活资料最主要、最直接的来源,是实现劳动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主要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说,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有两类生产,一类是人类社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再生产,一类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再生产,依靠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再生产,又影响着人类自身的生产再生产。除此而外,人类社会还有两种生产,一种是物质的生产,一种是精神的生产,所谓精神生产,就是指“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精神生产也有一个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问题。这两种生产,构成了两个历史过程,一个是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一个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由于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极大发展、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由于人类社会精神生产极大发展、精神生活丰富多彩,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极大提高,由于人们摆脱了盲目的异己力量的支配,人们再不依赖于物、依赖于他人、依赖于自身的观念束缚,所以,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发展,为人们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而人们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又促进了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更大发展。这两个历史发展过程的统一,揭示了人类社会美好的前景。应当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实现了哲学范式的转变,现代西方哲学也已经实现了哲学范式的转变,从而突出了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方法。所以,现代哲学就成了方法论的哲学。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其实,给我们送来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文本”,而是马克思主义“文本”在俄国的应用,是列宁主义。列宁在十月革命不久1924年就逝世了,我国向苏俄学习的哲学是斯大林哲学,而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没有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没有实现了哲学范式的转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前,我国正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在社会转型期,有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之较量。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以党的指导思想也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保持先进性。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只讲了十个基本特征(辩证法4个、唯物主义3个、历史唯物主义3个),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观点都没有涉及,而且更为根本的是没有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精神,没有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实现了的哲学范式的转变。所以,坚持这一落后哲学文化,必然会影响到党的指导思想的现代化,影响到党的先进性。党中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这一努力的具体表现。

要实现哲学范式的转变,首先要实现哲学由静态的认识主体向动态的主客体统一、由静态的旁观者认识向动态的生活实践论转变。过去,我们从静态上看,似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教条,是一个静态的不变的“文本”;从动态上看,马克思主义则是随着科技划时代的发现和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改变其形式的,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和方法。

其次,要实现哲学由“独白”向“对话”的转变。农业社会总是面向过去,崇拜圣者贤者,习惯于皇帝诏曰、孔圣人曰的“独白”;到了工业社会,重视现在,弱者倔服于强人、群众依赖于领导,强人和领导操纵了话语权,也是发号施令,还是喜欢“独白”;现代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初见端倪,面向未来、预见未来、展望未来,需要“对话”。人民大众经济上翻身了、政治上独立了、思想文化上自由了,喜欢“对话”,网上开展的国家主席、总理与人民群众的“对话”,学校里教学中出现的师生“对话”,就是现代哲学发展的新要求、新方法。

再次,要重视哲学由共时态向历时态的转变。由共时态向历时态的转变,说明我们既要重视从横向静态方面揭示事物存在的整体性、结构性、开放性,从空间的共时性上认识和把握事物,又要重视从纵向动态方面揭示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性、历史性和规律性,从时间的历时性上认识和把握事物。这就是说,我们既要抓住事物的当下现在,也要记住已经逝去的过去,还要追求美好的未来。既要重视对现实存在的研究,也要重视对历史文化的研究。这个时空转换的研究方法,是现代哲学的重要分析方法。

上一篇:多元文化中国历史少数民族内容思索 下一篇:从基础教育课程创新剖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