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软环境

时间:2022-03-21 12:38:23

教育中的软环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变化,教育环境也一直在跟着变化,我们应正视这些变化,我们教师都希望能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而学校是个大集体,班级是个小集体,人人为集体着想,就能汇成巨大的力量。其中班集体的建设正是教育中软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讨论如何建设好这个软环境。

关键词:合作,转化,创造

教育需要一个好的环境,学校应重视教育环境的优化。而学校的教育方式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要竭尽全力地设法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软环境。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我认为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一、发挥合力的作用,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不是单靠教师或者学校就能形成的,还要依靠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合力作用。因此,班主任或者科任教师在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时,应与家长、学校领导保持密切的联系,积极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1、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利用有效的合作来教育学生。

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还不够,美国在第三次教育改革时提出了家长、学生和教师之间是合作的关系。确实,家庭的教育对儿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家长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作为学校或者教师都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可以通过家访、开家长会,组办家长学校等形式,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一方面指导家长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2、开创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接受社会上积极因素的教育。

我们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所以,我提倡让学生多与社会接触,甚至学生也可以参与大人的大部分活动,可以讨论大人的话题。因为学生受益,岂只是限于上课时仅仅的四十分钟?学生的课余时间往往比上课时间要多,教师应克服一切的困难,灵活地开展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了解、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我们应在课余期间,引导学生参加绘画、朗读、集邮、摄影、跳舞等兴趣小组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校外活动,增长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在登山活动时,培养同学间互助精神;在参观游览时,感受祖国的美丽与伟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这样,既可以让他们发挥了个性特长,又增进了同学关系的融洽,对建立良好班集体有很大的帮助。

3、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与开创怎样的第二课堂有紧密的联系。

第二课堂的活动与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又是一个互动的关系,这一点每位教师都应注意到。当然,学校甚至上级领导部门也应义不容辞地配合教师、班主任搞好第二课堂的活动。

二、转化差生,使学生整体发展,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一个好的集体,要求有一些素质较高的集体成员,于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成了建设良好班集体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我们职业类中学,学生的基本的素质都比较低,那么转换差生就更刻不容缓了。

记得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要打开一把生锈的锁,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它注进油”。在班环境中,要注意消除另眼看后进生的不良风气,鼓励互助友爱的精神。在教学时,对后进生要采取一种有效的激励的教学方法。现在,有些地方采取“重试”的办法,给考试不理想的学生重试的机会,我认为这种做法既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又能让后进生体验到成功,增强学习的信心,推动后进生的后续学习的积极性,值得我们推广。

三、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我发现很多学生,纪律或学习不好都是心理上的问题。我们想要建设一个良好班集体,非常有必要调整好学生的心态。

作为一名职业中学教师,其本身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行为的折射性是挺大的。特别是中职生,他们没有足够的理性知识去辨识老师言行可能存在的不合理,模仿性是很强的。有人说,学生的不良表现是学校的管理误至,我想这与教师的言行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其次就是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民主下放到每一名学生身上,大力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搞班风建设时,单靠教师“一厢情愿”是不行的,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尊重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如:组建班干组织,劳动、文艺活动、出黑板报等等,都由他们各自儿处理。只是必要时,才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这样,学生在主体性得到发挥中既感到了民主,也培养了能力,对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师应以良好的心态、充分尊重、理解、宽容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要正确地对待班中的每一名学生和班中的每一件事,要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平等、友爱、团结与文明,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心悦诚服地为班集体奋斗,促进他们互助、进取和爱国的激情。这样,我们的班集体才算是合格的班集体。我们的教育才算是达到了目的。

四、认真做好教室的“软建设”,优化学习环境

教室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室环境的好差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教师应把教室建设成能让学生自由发挥能力的软环境,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如“学习园地”让学生自己分工合作设计、完成,能说的就说,能写的就写的,能画的就画,能做的就做,能评的就评……定时更新,评比总结。另外,还要根据实际给教室布置得美丽、舒适,地面要保持干净,一点垃圾甚至尘埃都不能有;桌椅要摆得整整齐齐;墙上挂上合适的名人名句……平时强调每位学生都要坐得端端正正,引导学生保持教室里的安静与祥和,告示学生教室是神圣的,任何时候不允许不文明的言语、动作在教室里发生。这项工作很琐碎,但是也很重要,只有做好了这项工作,班集体的良好环境才能得到保障。

培养良好班集体的方法与手段还很多,我希望能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上一篇:浅析学生课堂话语权的缺失及补救策略 下一篇:初中语文审美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