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培养

时间:2022-09-03 04:58:04

小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培养

摘 要: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个教师在履行教师职责的过程中,要做到与学生交往要当好表率,要做好言传身教,把无形变为有形,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学生,使学生真正拥有一个健康心理,从小就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更好的在人生道路上学会自尊、自重、自强。

关键词:小学生健康学习;心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172-01

一、小学生健康学习心理培养的重要性

健康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要素,它属于个人和社会。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就是人们常常所说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除了躯体健康之外,心理也应该健康,要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这样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我们时常看见一些学生因为一点不顺心的事就离家出走或者做出一些怪异的举动,应该算是其心理上出了毛病。因此,现代学校教育应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个人认为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加重要。我是一名小学教师,看见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主要来自家庭和学校,关注小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培养已迫在眉睫,努力让学生用一种健康的心态来完成学习任务。

二、小学生学习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代社会教育的功利性越来越明显,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在学习上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往往适得其反。比如,一位一年级的小男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做小动作,影响了学习成绩。老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到,这正是因为他妈妈在家里每天陪着他做作业,但家里总不如学校管理得严,孩子喜欢边学边玩,每次等到妈妈提醒才将注意力集中到作业上来。这样一来,孩子不仅作业做得慢,还对妈妈的管教形成了依赖性,并把它带到学校,形成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高,比如总要求孩子考“双百”,否则就表现出不满意,这种过高的要求时间长了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造成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兴趣不浓的“自暴自弃”,本来聪明的孩子也会变成“笨孩子”。

成年人才有的抑郁、焦虑、烦燥等不良情绪现在也会在小学生身上表现出来,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与老师、家长的教育方式和言行引导有关。比如,有的老师有意无意地对某个学生表现出习惯性看法,时常对一些学习不努力的学生用“脑子笨”“不用功”等给孩子贴“标签”,就会使这个孩子自我评价能力变低,自信心不足,出现抑郁、自卑的心理问题。个别小学生的焦虑心理是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表现,即通过观察和领悟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表现出无助和焦虑。

三、小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培养方法

其实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时是枯燥乏味的,因为在学习中长期单一的智力活动会降低大脑皮层的感受性和兴奋性,从而影向学生的学习效果。兴趣、动机、环境、情感则可以使学习充满感彩,成为一种精神享受。我们要努力去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学习心理,让学生产生乐学的情趣。

1、乐学

孔子说:“学须立志”,才能“乐在其中矣”。平时生活中要有健康的心理,学习时有明确的目的,强烈的动机,才可能潜心学习,置各种困难艰辛于不顾,自得其乐,坚持学习。兴趣、情感、态度是愉快教学不竭的源泉,是精神学习直接动力。有老师提出“学海无涯乐作舟,书山有路趣为径”新的学习理念,把学习兴趣作为愉快教学的基础,达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境界。

2、苦学

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苦学”的意志。学生在学习或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是难以避免的,只有凭借学习意志的巨大力量才能保证学习的顺利,体验战胜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所以,每个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动机的驱使下,在强烈的情趣激发下,振奋精神,迎难而上,长此以往,通过自己长期而艰苦的努力,达到目标后获得的成就感、愉悦感是无法比拟的。同时,这些情感体验又促使学生去克服新的困难,成为学习的新动力,这样周而复始,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有效提高学习质量是大有裨益的。

3、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要注重师生交往中的潜移默化的濡化教育。师生关系本身既是人与人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更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人而存在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教育力量。师生之间的交往,一定要注意交往的快乐,要做到是春风化雨般的潜移默化,是敞开心扉的交流,是以心发现心,以火点燃火。做到对学生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介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教师一定是真正平等中的首席,可以信赖的朋友,直抒胸臆的倾听者。师生关系的展开和师生交往的过程,是学生获得人际体验技能和终生交往的重要源泉,也是学生建立价值系统的现实基础。学生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感悟、发现,全面发展自己,获得知识、成就与价值体验,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实现品德的自主建构,进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建立起坚实、丰富、光明的精神世界。

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个教师在履行教师职责的过程中,要做到与学生交往要当好表率,要做好言传身教,把无形变为有形,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学生,使学生真正拥有一个健康心理,从小就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更好的在人生道路上学会自尊、自重、自强。

上一篇:构建中职学校语文课堂的心理环境 下一篇:关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沟通艺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