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科学构建

时间:2022-09-03 04:56:57

论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科学构建

摘 要:诉讼是一个对具体案情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准则来作为判断的依据。因此,在诉讼审判活动中,必须要解决判决依据的问题,即依据什么对争议进行判决,这是诉讼制度正当性的基础。所以,科学构建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对于民事诉讼实践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事诉讼;证据;制度;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299-01

1 民事诉讼中主要的证据规则

关于民事诉讼中证据规则之一就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违法收集证据是与程序公正的要求相抵触的,允许使用非法证据难免会损害司法程序的公正性,且非法取证还会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对非法证据是否需要排除做出明确的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1995年在给河北高级人民法院的批复中,曾对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做过完整的表述:“证据的取得必须合法,只有根据合法途径取得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随后在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实施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8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征人特权规则也是其主要证据规则之一。出于维护不同社会关系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之间的平衡博弈,世界各国诉讼法均规定,具有某些特殊身份的自然人即使经合法传唤也可拒绝出庭作证,并且不因此而承担法律责任。此外,还有认知与推定规则。认识在证据规则指经验法则的具体体现,它缩小和免除了证明责任的范围,目的在于减轻当事人的证据负担。推定则是一种特殊的举证责任免除制度和特定的实体法律效果。

2 民事诉讼证据的收集与保全

收集证据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活动,其成效如何将会直接影响案件事实的证明,为了保障其顺利进行,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合法性作为证据的重要属性,它的要求之一就是证据的收集要合法。其次,收集证据必须客观和全面。第三,收集证据必须及时、细致。此外,在对民事证据收集制度进行探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清楚的是当事人在诉讼中应有地位的确立起最终标志不在当事人诉讼责任的强化和法院负担的减少之上,而在当事人诉讼权利的真正增强和法院职权的弱化及转向之上。

作为取证活动的重要环节,证据保全是收集证据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证据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前或在对证据进行调查前,依据申请人或当事人的请求,或依职权对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予以先行加以固定和保护的诉讼行为。如果因为保全措施不当而使提取到的证据受到损害甚至灭失,那么收集证据的任务很可能再也无法完成了,基于此,我们不得不重视证据保全工作。

3 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制度

所谓举证时限,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在法律规定或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用以证明其主张的相应证据,逾期不举证的,则将承担证据失权的法律后果的诉讼制度。举证时限制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期限,而是后果。证据交换是指开庭审理之前,在受诉法院审判人员的组织和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彼此交换己方所持有的证据材料的制度。“证据交换是各国民事诉讼中的共同制度,它的确立有利于实现公平诉讼,提高审判质量和审判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审判的集中化,节省司法资源。”因此,从发现真实,加强当事人的举证能力的目的出发,根据证据交换制度自身所具有的功能,我们认为应该将证据交换制度的设计与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0条有关当事人手机证据的权利贯通起来,将其转换为集手机证据、提交证据、展示证据于一体的制度,以切实保证当事人手机证据的权利,从而有利于实现民事证据法中认识论与价值论的和谐统一。

4 证据责任与证明标准

在证据法学中,证明标准与证明责任是两个紧密相连的概念,对证明标准的深入探讨必然要对证明责任进行相关的分析,从而有利于思辨的完整性与连贯性。

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指在民事诉讼中,用来衡量证明主体利用证据证明的活动是否达到了要求,以及具体达到了何种程度的推测和尺度。换句话说,证明标准就是在诉讼案件中已经明定的一把尺子,当事人的证明程度跨越了该尺度,则这项证明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即认定为真。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没有对证明标准作出直接规定,而是间接体现在具体法律条文的原则性语言中。因此,可以说,我国的诉讼证明标准实际上是一种主观的证明标准,当事人举证是否能够清楚地证明案件真实,由法官一起自由心证得出。

5 民事诉讼质证与认证制度

质证作为民事诉讼审理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毋庸置疑。首先,完善庭审质证方式,对任何提交法庭的证据,都要经过出证、审验、质询等步骤,尤其要针对征人证言、视听资料以及纯粹的见解证据等特点进行质证。然后,综合运用单个证据轮流质证、基本事实分段若干质证、一方举证对方归纳质证、双方举证双方辩论质证等多种质证形式,确保质证程序的科学与公正。而认证则是案件庭审的重要内容,也是庭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认证的内容既包括对证据资料的证据能力之认定,又包括对证据材料的证据证明力之认定,所以我们一定要大力建设和完善认证制度。

参考文献

[1]李浩.民事证据法的目的[J].法学研究,2004,(5).

[2]陈浩然.证据学原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339.

[3]何家弘,刘品新.证据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30.

[4]汤维建.民事诉讼中证据交换制度的确立和完善[J].法律科学,2004,(1).

上一篇:论商号权的性质 下一篇:论非诉行政执行制度